辽景宗耶律贤:辽朝复兴的关键推动者 辽景宗耶律贤,辽朝第五位皇帝,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与坚韧不拔的改革决心,在辽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面对辽穆宗时期遗留的混乱局面,他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稳定内部局势,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军事力量,为辽朝的繁荣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 耶律贤于辽世宗天禄元年(947 年)出生在契丹迭剌部霞濑益石烈乡耶律弥里(今内蒙古赤峰市一带),与辽朝皇室成员籍贯一致。他是辽世宗耶律阮的次子,母亲为怀节皇后萧氏。耶律贤的童年充满了坎坷与磨难,天禄五年(951 年),耶律贤年仅四岁,大臣耶律察割发动叛乱,这场突如其来的政变致使耶律贤的父母惨遭杀害。危急时刻,御厨刘解里急中生智,将耶律贤用毛毡包裹起来,藏在一旁的柴火堆中,才使他侥幸逃过一劫。此后,叔叔辽穆宗耶律璟继位,将耶律贤收养在永兴宫。在耶律璟统治的昏聩时期,辽朝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耶律贤虽身处宫廷,却也深受时局影响,学会了隐忍与自保。 随着年龄的增长,耶律贤逐渐显露出与众不同的才华与见识。有一次,他与大臣韩匡嗣谈论时事,被大臣耶律贤适撞见并劝阻。经此一事,耶律贤深刻认识到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谨言慎行的重要性,从此不再轻易谈论时政,而是默默地积累知识,观察时局,等待时机。 应历十九年(969 年)二月,耶律贤入宫朝见辽穆宗,辽穆宗表示耶律贤已经长大成人,甚至流露出可托付朝政之意。然而,当月辽穆宗在怀州被侍从弑杀,突如其来的变故再次改变了耶律贤的命运。得到消息后,耶律贤当机立断,与飞龙使女里、侍中萧思温、南院枢密使高勋等人率领骑兵千余人迅速奔赴怀州。次日黎明,耶律贤抵达行宫,在辽穆宗灵堂前哀伤哭泣,其悲痛之情令在场众人动容。在这关键时刻,众大臣商议后一致决定拥护耶律贤为新君。耶律贤即位后,随即大赦天下,加尊号为天赞皇帝,改年号为保宁,是为辽景宗。为严明宫廷守卫职责,耶律贤以保卫不严的罪名,诛杀了殿前都点检耶律夷腊、右皮室详稳萧乌里只。 即位之初,耶律贤深知辽朝面临的内忧外患,毅然开启了一系列改革举措,致力于振兴国家。在政治上,他大力整顿吏治,重用贤能之士。除了任用耶律贤适、耶律屋质等老臣外,还大胆提拔了萧思温、高勋、女里、室眆、郭袭、刘景、马德臣、韩德让等一批有识之士,其中不乏汉族官员。他通过此举积极吸收借鉴中原王朝的先进统治经验,推动辽朝政治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保宁八年(976 年),耶律贤恢复贡院,并于次年开科取士,为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参与政事开辟了道路,赢得了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与拥护,有力地稳定了统治根基,同时也加速了辽朝的封建化进程。 在律法改革方面,耶律贤针对辽穆宗时期刑法严苛的弊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他恢复登闻鼓院,允许百姓击鼓诉冤,使百姓有了申诉冤屈的渠道。在处理具体案件时,耶律贤秉持 “刚柔并济” 的原则。例如,赵王耶律喜隐擅自出狱,耶律贤果断将其重新收押,以正国法;吴王耶律稍被奴仆诬告,相关部门请求逮捕,耶律贤明察秋毫,认为若轻易逮捕,恐助长诬告之风,不予批准;侍从实鲁里不小心触碰到神纛,按律当斩,耶律贤从轻发落,仅施以杖责。这些举措充分彰显了耶律贤律法改革中宽和与严格并存的特点,使律法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经济上,耶律贤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保宁八年(976 年),他派遣使者慰问生活贫困的民众,并给予物资援助,以缓解百姓的生活困境。乾亨四年(982 年),对于那些民力凋敝、农田毁于战火的州县,耶律贤果断下令免除当年的赋税,减轻百姓负担,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此外,鉴于原有的货币无法满足市场流通需求,耶律贤下令铸造新钱 “乾亨新钱”,投入市场流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对外关系上,耶律贤延续了辽世宗、辽穆宗时期对北汉的扶持政策。北汉与辽朝早在天禄五年(951 年)就建立了朝贡关系,耶律贤即位后,进一步强化了对北汉的控制,并在物资上给予大力支持。乾亨元年(979 年)正月,面对北宋侵犯北汉的局势,耶律贤试图通过谈判解决争端,但因宋朝立场强硬,谈判破裂。随后,耶律贤果断派遣南府宰相耶律沙、冀王耶律敌烈等人率军增援北汉,之后又派南院大王耶律斜轸、乙室王耶律撒合等前往支援。然而,在白马岭之战中,耶律敌烈率军渡河时,遭到宋军突袭,辽军溃败,将领都敏、唐薚、耶律德里等人战死,幸得耶律斜轸及时赶到,宋军才收兵撤退。同年六月,北汉末主刘继元投降宋朝,耶律贤将北汉宗室刘继文封为彭城郡王。 宋朝军队灭亡北汉后,趁势进攻辽国,耶律贤迅速命令北院大王耶律奚底、统军使萧讨古、乙室王耶律撒合等人迎战,却被宋军击败,宋军长驱直入,包围了辽国南京(今北京)。七月,辽宋双方在高粱河展开激战,辽国将领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率领军队奋勇出击,一举击败宋军,宋太宗赵光义仓皇奔逃,一直逃到涿州,乘坐驴车才得以脱身。此役,辽军缴获大量兵器、铠甲、符印、粮草和钱财。耶律贤对在守城战中表现出色的韩德让、耶律学古、刘弘等人予以重赏,同时,鉴于耶律沙、耶律抹只在高粱河之战中立下战功,赦免了他们之前战败的罪过。而对于在战场上临阵脱逃的耶律奚底,耶律贤严惩不贷,用剑击打其背部,对其他逃跑的士兵则下令斩首,以明军纪。 九月,耶律贤命令韩匡嗣、耶律沙、耶律休哥等人率部讨伐宋朝,并派大同军节度使耶律善补率军出击。十月,韩匡嗣在满城兵败,后又在火山兵败,但耶律贤念其旧情,未予追究。此后,耶律贤亲自率军南伐宋朝,包围了瓦桥关。宋朝援军夜间来袭,辽将萧干、耶律痕德奋勇出击,将宋军击退。随后,双方大军在瓦桥关以东再次交战,耶律休哥大败宋军,瓦桥关守将张师率军出城迎战,也被耶律休哥击败。宋军在河的南岸驻扎后,耶律休哥率军渡河,再次将宋军击溃,并一路追击至莫州才返回。不久后,宋军再次集结兵力攻击辽军,耶律贤亲自率军迎战,再次将宋军击败。乾亨三年(981 年),驻守辽国上京的汉军发动叛乱,拥立耶律留礼寿为主,上京守将耶律除室迅速平定叛乱,斩杀耶律留礼寿。四月,耶律贤再次率军南伐宋朝,却在满城受挫,太尉耶律奚瓦里中流矢身亡。 尽管耶律贤在军事上积极应对宋朝的威胁,但由于他自幼体弱多病,在位期间,皇后萧绰(即后来的萧太后)逐渐在朝政中崭露头角,发挥了重要作用。萧绰聪慧过人,极具政治才能,在耶律贤的支持下,她协助处理朝政,为辽朝的稳定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为后来辽圣宗时期辽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乾亨四年(982 年),耶律贤前往云州祥古山狩猎,期间身体突发不适,后前往焦山行宫养病,最终在行宫逝世,年仅三十五岁。临终前,耶律贤留下遗诏,传位于儿子耶律隆绪,军国大事皆由皇后萧绰掌管。耶律贤死后,葬于乾陵。统和元年(983 年),上谥为孝成皇帝,庙号景宗;重熙二十一年(1052 年),加谥号孝成康靖皇帝。 耶律贤在位的十三年间,凭借着坚定的改革决心与卓越的领导才能,成功扭转了辽穆宗时期辽朝江河日下的局面。他推行的一系列内政外交政策,使辽朝社会逐渐趋于稳定,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军事力量得以增强,为辽朝走向繁荣昌盛的全盛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辽朝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堪称辽朝的一代明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