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李林

公元1916年-1948年

李林公元1916年-1948年 福建三明市建宁人物

李林(1916~1948),原名李囝仔,出身于县内洛阳保西山亭(今金溪乡大源村堵树下)一个贫农家庭。父母种田,李5岁丧父,继父也是农民。12岁开始下田干活,给别人放牛。15岁时继父病逝,母又招赘。从此,李常挨继父打骂。同年红军第一次攻克建宁,李产生离家当红军的念头。

民国21年(1932),红军第二次到建宁,李参加铺前区游击队,打土豪、分田地,站岗放哨、支前。半年后红军撤出建宁,铺前区游击队遭到破坏而解散。李曾寻找红军部队而不得。次年,第五次反“围剿”,一支红军部队路过西山亭,李要跟红军队伍走,母亲不让走,躺在路旁哭,红军劝李回家做母亲的思想工作,可不论怎么劝,母亲就是不点头,李不得不硬着心肠离家而去。

李个子较高,长相顺眼,又有力气。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安排李担任电台监护员。李能吃苦,做事踏实,入伍不久就被吸收为共青团员。5月16日建宁失守,李随一军团撤出建宁。

长征途中,李经受了几次严峻的考验。一次李随部队经过几天的急行军到达金沙江边,李和许多人都非常疲劳,一坐下,都不想起来。李甚至想“你们不走,我也就死在这里算了。”部队通过贵州苗族地区,李患病,腹部剧痛,医生束手无策,李再次想 。红军部队百折不挠的意志,战友们无声的言行,都鼓舞他一次次战胜自己的悲观软弱。后来延安整风学习中,李将自己曾经软弱过的真实思想毫不隐瞒地写进思想小结中。

民国24年11月,红军攻打直罗镇,电台班与聂荣臻、左权的指挥部在一起。为保卫电台和指挥部,李身负重伤,弹片穿入李腹部。医生给他做了肠、胃部分切除手术。李出院后分配在中国抗日红军总司令部第三军工作。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7年初调延安警备二团电台任机要员,民国29年调回总司令部机要科工作。担任机要工作期间,认真负责,从未发生泄密事件。

民国34年,李调到去南方开辟新根据地的干部团。南下途中,又奉命回头去东北接受日军投降。到达热河,李分配在21军分区组织科。次年,军分区成立教导大队,训练营连级干部。民国36年,李调到教导大队任教导员。翌年10月底,军分区命令教导大队快速赶到辽北高台山接收战俘,教导大队大队长和政委考虑到李负过重伤,身体虚弱,又结婚不久,动员李留守。李谢绝组织的照顾,率领一支分队,以一天100公里的速度按时到达高台山。接收俘虏后,又行走两天一夜,行程200多公里,胜利完成任务。11月中旬,李因伤病复发,医治无效而逝世。

  同名人物:李林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曹辅下一篇:谢镇茂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秦国名将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唐朝第二位皇帝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山西省委原书记
国务院总理
西夏政权的奠基者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脱口秀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建宁人物
清代文学家
福建省烈士
在沙基惨案中阵亡的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
革命烈士
鸦片战争时期爱国诗人
开国大校
北京国会参议院原议员
革命烈士
原徽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副主席
清代诗人
老红军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