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林植夫

公元1891年-1965年

林植夫公元1891年-1965年 福建福州市鼓楼区人物

林植夫

(1891~1965年)

原名葆骙,号翁康,侯官县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东渡日本,入成城中学。宣统元年(1909年)毕业后,考入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学习。翌年,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年),转入熊本第五高等学校读工科。福州光复后,植夫任军政府都督局行政科长。民国2年(1913年),以同盟会福建特派员身份发起成立“品学砥砺会”,提出三禁(禁嫖、禁, 、禁纳妾)。民国5年,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农业部攻读林学正科,创办“丙辰学社”,提倡科学、教育救国。民国9年,毕业回国,在黑龙江、北京等地任过林业技师、农校教员。后往哈尔滨任《国际协报》主笔,到上海协办《中华学艺》,发行《孤军》杂志,并编著、翻译《林学浅说》、《林业大意》、《马尔萨斯人口论》等书籍。民国14年,与何公敢等人发起组织“青年独立党”,《独立青年》杂志,提倡“铲除-,恢复国权,确立民治,保障民生”。民国16年4月,应陈铭枢之邀,加入国民党,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宣传处少校股长、海军陆战队第一独立旅政治部主任、广东省党部书记长。后到南昌陈铭枢“剿赤军”右翼集团军司令部任宣传队队长。民国20年12月,在国民党第四届全国代表会议上,联合80多位代表提出《收复失地案》,强烈要求抗战。翌年,爆发“一二八”淞沪抗战,植夫加入“上海各团体救国联合会”,赴前线救护抗日将士。不久,任南京军事委员会政训处上校设计委员。年底,辞职回福州,任私立福建学院院长。“福建事变”时,就任人民革命政府文化委员兼省公路局局长,参与组织“生产人民党”。“闽变”失败后,避居香港,与李济深、陈铭枢等发起组织“中华民族革命大同盟”,任政治委员会书记。民国27年春,到江西南昌参加新四军,任军部秘书,后任政治部敌工部部长。民国30年1月,“皖南事变”中被俘,囚禁于上饶集中营。植夫拒绝“悔过”,被视为“顽固分子”,关押5年,经组织营救出狱返榕。民国3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发起成立“民盟”福建支部。翌年,蒋介石下令取缔“民盟”,植夫再度赴港避居。福州解放后,任民盟福建支部临时工作委员会主委。1950年,当选为福建省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出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兼农林厅厅长。1954年后,连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当选为福建省人大代表,任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委员,还连任民盟福建省委员会第一至第四届主任委员。

  经历历史事件:

皖南事变 鼓楼区更多人物

  • 高拜石 (1901~1969)
  • 翁守瑜 (1864~1894)
  • 黄塝 (1152~1221)
  • 龚用卿 明朝状元
  • 王冷斋 (1892~1960)
  • 林寿图 (1809~1885)
  • 王荷波 (1882~1927)
  • 施邦镇

  •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王冷斋下一篇:陈季良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广东省委原书记
    中国作家
    国民党将领
    中国作家
    无产阶级革命家
    佛冈县人物
    山东省委书记
    孙中山妹夫,孙秋绮丈夫
    绿盛集团董事长
    清末天津义和团首领之一
    海内三陈民国时期诗人
    南宋学者,朱熹理学的继承人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临川郡王、文学家
    原中华民国铁道部次长,汪精卫秘书
    中国历史学家
    海军抗日名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烈士
    汪伪国民政府官员
    东方杰出的女画家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乒乓球赛事评论员
    江苏徐州市鼓楼区人物
    福建福州市鼓楼区人物
    清公元1821年-1850年
    福建福州市鼓楼区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