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张子开

公元1863年-1938年

张子开公元1863年-1938年 安徽省合肥人物

张子开(1863~1938),字文运,合肥人。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任桐城县教谕,后因咯血病请免,归故里养病。张在受名誉堂长李经方之聘,出任庐州中学堂学监,代李主持教务两年间,成绩昭著,蜚声遐迩,后因病引退。光绪三十四年,张设馆于德胜门大街本宅,授徒讲学,一时桃李盈门,为庐州各方人士所称道。地方县府官员,亦皆仰其名望,尊而敬之。而张平生素不喜入官府,有请通关节者,皆婉辞谢绝。张为合肥最有名的藏书家,善本、名贴、不下数千卷。惜在日军侵占合肥县城时,被盗遭毁,荡然无存。

张子开的书法,名重一时,他师承沈用熙。沈为合肥著名书法家,得包世臣(今泾县人)之真传,又再传张子开。张功力甚深,尤得力于《安吴四种》。他每晨正襟危坐一小时,目半开,以手书空,练习字体,兼试腕力。晚年,身体转健,海内求书者不绝。得其一纸一扇,皆视为墨宝。他书写时,运笔神速,自成一家,于是习张体字者,颇不乏人。张亲笔所作的手迹,以其晚年入室弟子陈少谦、谭炯之收集为多。迭经离乱,现已散佚殆尽。

张子开讲学于家塾,每逢星期六上午开讲,厢正屋五间济济一堂,座无虚席。张对唐宋八大家,特别推崇欧阳修与“三苏”;他反对作文冗长,说:“出力而不能讨好,意不新颖故也。”张所见,与桐城派方望溪“义法”之说,正是同调。张认为:“学习文章,必须吃透词、语涵意,分清段落,才能掌握一篇大意(即主题思想)”。张又说:中等资质,只要按部就班奋力不懈,亦必能有成。张开馆教学数十年,门生达一千数百人,多为一时硕彦,名重乡里。

民国27年,日军入侵,南京、芜湖相继沦陷,合肥连遭敌机轰炸。家人拥张避难于三河镇。5月,合肥沦陷,三河人心惶惶,仓促间,张随众迁至附近的胡家湾。日军曾有小股窜扰。因三河三面环水,易攻难守,日军不得不退走。此时,张子开在胡家湾遭盗劫,正进退维谷之际,幸遇张夫人的堂弟及侄辈,乃迎张夫妇至许贵村,供养衣食颇为优渥。张因遭此颠沛,终日抑郁不乐。一日,召村中诸父老曰:“吾辈乃轩辕之族裔,不能忍受异族之-,然吾老矣!又不能裹尸沙场。诗云:人而无仪,不死何为?我不能有亏大节苟安于乱世”。自此不进饮食,越三日,溘然长逝!

  同年(公元1863年)出生的名人:张廷桂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吴赞诚下一篇:张琼
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航空工业学校原党委书记
西汉开国智囊
中央政治局委员
战国谋略大师,连横破局者
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清末民国官员,清华大学校长
清末浙江湖州南浔镇巨商
中国近现代国画大师
革命烈士
公元1863年-1938年
安徽省合肥人物
庐江 肥东 庐阳区 包河区 蜀山区 合肥
安徽省合肥人物
庐江 肥东 庐阳区 包河区 蜀山区 合肥
安徽省合肥人物
庐江 肥东 庐阳区 包河区 蜀山区 合肥
安徽省合肥人物
庐江 肥东 包河区 庐阳区 蜀山区 合肥
安徽省合肥人物
公元1916年-1967年
安徽省合肥人物
公元1914年-2017年
安徽省合肥人物
庐江 肥东 庐阳区 包河区 蜀山区 合肥
安徽省合肥人物
庐江 肥东 庐阳区 包河区 蜀山区 合肥
安徽省合肥人物
庐江 肥东 庐阳区 包河区 蜀山区 合肥
安徽省合肥人物
唐公元806年-?
安徽省合肥人物
安徽省合肥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