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骏是一位来自湖北武汉的 95 后脱口秀演员,有着学历高、颜值高、身高高的 “三高” 标签,曾是计算机方向的在读博士生,后来签约笑果文化深耕脱口秀领域,凭借逻辑严谨的观点类段子和细腻的观察式喜剧风格,逐渐在脱口秀圈崭露头角,以下是他的详细介绍: 演艺经历:从新人到综艺热门选手 入行起步与早期发展:2017 年,张骏因观看周奇墨的演出对脱口秀产生兴趣,还在大学里尝试过表演。2019 年 7 月,他在广州正式开启脱口秀舞台之路,先从开放麦起步,之后在无忧喜剧的剧场多次表演。线下打磨两年多后,他于 2020 年底签约笑果文化,与庞博、王勉等成为同事。在此期间,他一边坚持线下脱口秀演出,一边兼顾学业,远程完成学业、撰写论文的同时,挤时间创作段子。 综艺舞台的蜕变:2021 年,他首次登上《脱口秀大会》第四季,凭借调侃学历焦虑的 “博士段子” 和探讨 “男子气概焦虑” 的内容引发关注,杨笠都称赞他剧本底子好,不过他最终遗憾败给王勉和庞博。之后连续几年他登上脱口秀综艺舞台,但大多早早淘汰,一直处于 “边缘选手” 状态。2025 年,他参加《脱口秀和 Ta 的朋友们 2》时迎来转折,凭借 “卷松弛”“知识不耐受”“父权核弹” 等高能段子一路闯进半决赛,最终拿下年度第 17 名,创下个人最佳成绩,也彻底走进大众视野。 线下专场持续发力:他线下演出经验十分丰富,曾 8 个月完成 100 多场专场巡演,周末两天最多能演 6 场。还推出了《非常棒的选择》等个人专场,2025 年又开启个人主打秀《张骏秀》,该专场中他以主咖身份登场,搭配开场嘉宾,主打逻辑清晰、模仿生动的幽默表演,力求为观众呈现纯粹好笑的脱口秀内容。 表演风格:走钢丝式创作,兼具深度与笑点 文本是核心优势:张骏的脱口秀被称作 “学霸式脱口秀”,段子像一篇篇 “幽默议论文”,逻辑严密且观点犀利。他热衷于观察社会现象,擅长创作观点类内容,比如聚焦大众对特定群体的偏见、性别话题、学历焦虑等,再用幽默的方式解构呈现。像 “卷松弛” 段子中 “费尽全力还要看起来毫不费力” 等表述,精准戳中大众痛点,在社交平台引发广泛共鸣。 偏爱冒险性创作:他不喜欢局限于安全话题,反而热衷于讲 “走钢丝的段子”,甚至愿意在自毁边缘探索创作。比如 “父权核弹” 这类尺度难拿捏的内容,创作前他特意咨询鸟鸟、小鹿等同行的意见,确认不会让观众不适后才呈现,即便这类段子现场效果未必 “炸场”,他也认为这种有深度的表达很有价值。 台风沉稳且具表现力:网上评价他台风稳健,舞台上除了流畅输出观点,还会加入生动模仿,比如惟妙惟肖地模仿男女生在意颜值时的细微动作,让段子呈现更具画面感,这种 “讲述 + 模仿” 的观察类喜剧风格,也让他在众多脱口秀演员中独具辨识度。 个人特质:坚守诚意,平衡学业与热爱 对创作坚守诚意底线:他反复强调创作要对观众有诚意,认为脱口秀演员应是梗的生产者而非搬运者。他排斥把网络热梗简单包装后搬上舞台,更愿意呈现源于生活观察的原创内容。比如他很喜欢 “口呼吸” 段子,因为这类内容无关标签,是对生活的纯粹解构,是他想真诚传递给观众的作品。 在热爱与学业间找平衡:他曾远程就读海外学业,边写论文边创作段子。2024 年官宣拿到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 offer 后,他选择暂时放缓综艺节奏出国深造。他认为当下行业增长放缓,正是积累素材的好时机,出国既能补充经历,也能为后续创作增添灵感,且当下也是自己攻读学业的最佳时机。 创作灵感源于生活细节:他没有刻意的找素材计划,更倾向于和素材 “偶遇”。健身时做有氧的时段是他灵感高发期,独自走路时脑海中不断翻涌的思绪也会打磨出创作想法,而好好吃饭睡觉、感受真实生活,是他获取灵感的重要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