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爱新觉罗·硕塞—清朝开国铁帽子王之一

清朝人物
硕塞个人介绍资料
硕塞
本名:爱新觉罗·硕塞
别称:硕色
字号:号霓庵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满族
出生地:盛京
出生时间:1629年1月17日
去世时间:1655年1月12日
主要成就:击破李自成,俘获南明福王朱由崧,平定姜瓖叛乱
后代:博果铎、恩克布
旗籍:满洲镶红旗
封号:和硕承泽亲王
地位: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爱新觉罗·硕塞(1629年-1655年),又名硕色,号霓庵,清朝宗室,满洲镶红旗人,清太宗皇太极第五子。
顺治元年(1644年),封多罗承泽郡王。随后跟随豫亲王多铎率军南下追击李自成,平定陕西、安抚河南。随后又南征南明福王朱由崧,攻克江宁(今江苏南京),俘获朱由崧。顺治三年(1646年),跟随多铎征讨喀尔喀蒙古。顺治五年(1648年),随英亲王阿济格戍守大同,平定姜瓖叛乱。
顺治六年(1649年),晋升为亲王。顺治七年(1650年),降为郡王。顺治八年(1651年),晋封和硕承泽亲王。掌管兵部、宗人府。同年十月,又与多罗谦郡王瓦克达同为议政王。
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初五(1655年1月12日)逝世,年二十七岁。康熙十年(1671年)六月,追谥曰裕。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将硕塞定为清朝开国铁帽子王之一。
人物生平
从军入关
后金天聪二年(1628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硕塞出生。硕塞出生不久,他的母亲,也就是皇太极的侧妃叶赫那拉氏就被其父皇太极赐给大臣为妻了。清崇德八年(1643年)农历八月初九,皇太极病逝。不久,群臣议定由皇太极的第九子、六岁的福临登基,从此,清朝进入顺治时期。
顺治元年(1644年)农历五月,硕塞由当时的皇太后孝庄作主,与轻车都尉费扬古的爱女那拉氏成亲。新婚不久,硕塞就随顺治进入北京,并被封承泽郡王。不过他在北京没有呆多久。
十月初一日,多铎受封定国大将军,统领将士南征,顺治帝派遣硕塞跟随多铎出征,攻打李自成的起义军,当时李自成一路惨败直奔潼关,并在潼关布置了重兵。黄河以南仍然是李自成的军队所占领着。
硕塞跟从豫亲王多铎率领大军直奔河南孟津,进攻陕州,大破李自成的部将张有增、刘方亮,李自成亲自前来迎战,又将其击败,大军进入潼关,硕塞击斩李自成的大将马世尧。李自成溃败之下率残部逃走到湖广。至此,硕塞和多铎平定了陕西李自成农民军的本营,并率军安抚河南。然后硕塞又随军南征南明弘光政权。
南征北战
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朝廷因为诸王贝勒等人在军前奔波了很多时候,所以对他们都加以恩赐,硕塞被赏赐了团龙纱衣一套。五月十六日,硕塞跟从多铎率领清军进入南京,灭明弘光政权。自从硕塞出北京后连续击败农民军和明朝军队水陆马步敌兵一百五十多次,江南、浙江等地都被平定。招抚了明朝官员二百四十四名,马步兵三十一万七千七百名。十月,硕塞凯旋回京,顺治帝赏赐给硕塞黄金二千两,白银二万两,还有马具等物。
顺治三年(1646年),蒙古腾机思与其弟腾机特带领部众起兵反清,吴班代、多尔机思哈、蟒悟思、额尔密、克石达等部也各率所部叛奔喀尔喀车臣汗部。朝廷下令将外藩蒙古的兵马聚集在克鲁伦河,派豫亲王多铎为扬威大将军前去征讨。同时也命硕塞与之同行,前去参赞军务。到了那里之后,听说腾机思正在滚噶台进行专访,马上和豫亲王多铎率兵前去追击,两天三夜的时间才追上腾机思,腾机思不及准备结果被多铎和硕塞大败,清军俘获腾机思部落的官员和无数的牛羊牲畜。喀尔喀部土谢图汗的兵马见腾机思大败,在扎即喇布格地方迎战清军,硕塞亲自率领大军列阵大破喀尔喀部的土谢图汗。第二天,硕罗汗也前来迎战,硕塞再次亲率大军击破了他的军队。
顺治五年(1648年)七月,硕塞奉命率领官军征剿天津的土寇,并将其歼灭。十一月,因为喀尔喀部落的两个楚虎尔行猎的时候进入了清朝的边界,硕塞奉命统兵驻防大同。这年冬天,大同总兵姜瓖占据大同反清。
顺治六年(1649年)正月,山西的贼党刘迁攻打代州,占据了代州的外城,情形十分严峻。清章京爱松古、游击高国胜一共三百蒙古兵也都被围困。硕塞亲自率领大军前去救援,用竖梯攻城大破敌军,斩杀贼将郭芳迁,并为代州解围。又在德胜路与刘迁的七千援兵相遇,刘迁的援军距离清军三里地,硕塞扎营拒敌,并且亲自指挥作战击败了敌军的援军。多有战功,因此多尔衮晋升硕塞为亲王。
顺治七年(1650年),由于受到豪格事件的牵连,硕塞又被多尔衮降为郡王。
备受重用
顺治八年(1651年)闰二月,顺治帝因为硕塞也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孙子,并且在清军入关的时候战功卓著,所以又将他晋封为和硕承泽亲王。三月,顺治帝命硕塞管理兵部事。十月,硕塞又担任议政王之职。从此备受重用。
顺治九年(1652年)底,西藏宗教首领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喜措应顺治帝的邀请来京晋见,洪承畴对顺治帝说:“皇上为天下国家之主,不当往迎赖嘛。”他从儒家大一统的思想立场出发,指出皇帝代表的是国家中央政权,皇权高于一切,宗教必须接受皇权控制,皇帝亲自出边去会见一位被称为活佛的喇嘛显然不当。他认为派一员大臣代表皇帝前去迎入京师为宜。”顺治帝没有采纳洪承畴等汉大臣的意见,但是,洪承畴始终认为皇上亲往边外迎接一位活佛是不当的,后来洪承畴用“天象”来进谏顺治帝,顺治帝采纳洪承畴等人的建议,对迎接达赖的仪程进行一系列详尽安排部署。十月上旬,顺治帝派和硕承泽亲王硕塞出边外迎接五世达赖。硕塞奉命统八旗兵五千前往代噶(今内蒙古凉城县)迎接。在代噶,硕塞不但会见了西藏活佛,而且还与前来朝见活佛的喀尔喀蒙古的使者及漠南蒙古的上层贵族会盟。随后,他陪同达赖抵京。
在北京,硕塞同顺治帝、郑亲王济尔哈朗等人一道,盛情款待了来自西藏的客人。通过这一事件以及后来的册封达赖和顾实汗的事情,清朝实现了对西藏的间接统治。在这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中,硕塞也是发挥了作用的。
此外,硕塞作为议政王,在维护清朝的政治的稳定方面,也发挥过一定的作用。
英年早逝
顺治十一年(1654年)农历十二月初五日,硕塞病逝死于北京太平仓胡同他的王府中,年仅二十七岁。硕塞逝世后,其爵位由其长子博果铎承袭,并改号为庄亲王。康熙十一年(1672年)八月,康熙帝为硕塞上谥号曰裕,是为承泽裕亲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定清朝开国铁帽子王,硕塞入选。
主要成就
政治成就
顺治八年(1651年)硕塞担任议政王后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在这期间,硕塞做的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清理多尔衮的余党,帮助顺治帝巩固统治,主要表现在处理多铎之子多尼的问题上。在处理多尔衮的问题上,他好像并不积极。惩治念官,维护社会稳定。其中以张煊案和陈名夏案为代表。 他还对顺治帝的过失加以指正,做好一个贤王应该做的事。
顺治十一年(1654年)四月,顺治帝不顾京城地区有灾情,不想方设法救灾,却想大张旗鼓地去盛京看看。硕塞看不过去了,第一个上了折子,不过顺治没听进去。后来济尔哈朗也去说了,也不管用,最后在满汉群臣的一片反对声中,顺治帝最后只得作罢。这件事,足以说明硕塞关心人民疾苦。
军事成就
顺治元年(1644年),李自成据潼关,硕塞跟随豫亲王多铎进攻陕州,击败李自成将张有增、刘方亮,李自成亲自迎战,亦被击破,清军入关,斩马世尧。随后向南进兵,击破明福王朱由崧,赐团龙纱衣一袭、金二千、银二万。后又跟从多铎征喀尔喀,随英亲王阿济格戍守大同。姜瓖反叛期间,硕塞移师代州,解围有功,晋升亲王。
艺术成就
硕塞是皇太极子侄辈中少有的文武全才。他能诗善画,尤其擅长山水画。他的画作《奇峰飞瀑图》曾得到过著名画家高士奇和宋小濂等人的很高评价。他的另一画作《夏山图》被收录在《故宫书画集》1931年第14期上,也是一幅非常值得一赏的艺术佳作。
家族成员
父母
• 父亲:清太宗皇太极
• 母亲:侧妃叶赫那拉氏
妻妾
• 嫡福晋纳喇氏,议政大臣、轻车都尉费扬古之女
• 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达责之女。(顺治三年(1646年)嫁娶,达责为明安之孙)
儿女
儿子
• 长子:庄靖亲王博果铎,硕塞逝世后承袭爵位为亲王,改号和硕庄亲王。雍正元年(1723年),博果铎逝世,时年74岁,予谥曰靖,无子。
• 次子:已革多罗惠郡王博翁果诺,顺治八年(1651年)十一月初一日巳时生,母嫡福晋纳喇氏,议政大臣、轻车都尉费扬古之女;康熙五十一年(1702年)二月二十日卯时逝世,年61岁。
• 三子:三等辅国温僖将军鞥额布,顺治九年(1652年)六月十六日日午时生,母庶福晋。康熙二十年(1681年)二月十五日未时卒,年29岁。
• 四子:随哈,顺治十一年(1654年)十一月初三日亥时生,母庶福晋鄂尔铎苏氏,欢齐之女。顺治十四年(1657年)三月初十日未时卒,年3岁。
女儿
和硕和顺公主,母嫡福晋纳喇氏,顺治五年(1648年)八月二十二日生。后抚养宫中。顺治十七年(1660年)封和硕公主,时年13岁,嫁给平南王尚可喜之七子尚之隆。尚之隆官至领诗卫内大臣。后来被封为和硕和顺公主。康熙三十年(1691年)十一月去世,时年44岁。
世系
• 承泽裕亲王 :爱新觉罗·硕塞
• 庄靖亲王:爱新觉罗·博果铎
• 庄恪亲王:爱新觉罗·允禄
• 庄慎亲王:爱新觉罗·永瓛
• 庄襄亲王:爱新觉罗·绵课
• 庄亲王:爱新觉罗·奕镈
• 庄勤亲王:爱新觉罗·绵护
• 庄质亲王:爱新觉罗·绵深
• 庄厚亲王:爱新觉罗·奕仁
• 庄亲王:爱新觉罗·载勋
• 庄亲王 :爱新觉罗·载功
人物评价
《清史稿》:“国初开创,栉风沐雨,以百战定天下,系诸王是庸。“
李放:“秀润天成,无尘世气”。
个人作品
• 《奇峰飞瀑图》
• 《夏山图》
史书记载
• 《清史稿·卷二百十九·列传六》
• 《八旗通志初集·宗室王公传五·硕塞传》
人物故居
庄亲王府初称承泽亲王府,南起太平仓胡同、北至群力胡同(马状元胡同)、东起西黄城根北街、西至西四北大街、新街口南大街。面积之大,列各王府前列。庄亲王府作为清初八家“铁帽子王”(即世袭罔替)之一,与清朝相始终,共有亲王十三位(包括追封一位、革爵两位)。
《乾隆京城全图》描绘的该府分成三路。中路正北面阔五间、大殿面阔七间,前出丹墀,东西配殿各面阔五间、后殿面阔五间、后寝面阔七间、后罩房面阔九间。西路为花园,东路为附属院落。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对庄亲王府进行报复性破坏,大部分变为废墟。北洋上将李纯购得该府,兴建住宅区。后因打通干道,新开辟的平安里大街即穿原庄亲王府区。
清朝开国铁帽子王
八大铁帽子王是指在清朝的开国史上,有八位赫赫有名的王爷,他们不仅是皇帝的嫡系子孙,而且都曾对清朝开基创业或统一全国立有大功,所以并非像其他封为王爵的皇子皇孙那样,后代每继承一次,爵位就要降一个等级,而是无论承袭多少代,爵位永远不降,封建社会时称为“世袭罔替”,民间则俗称为“铁帽子王”,意思是他们的王冠永远不会被换掉。可以说,这八大铁帽子是绝对的牛人。
“八大铁帽子王”是指给后金、清朝大业带来福祉的8位亲王、郡王,他们的作用近乎开国元勋,所谓的八旗制度也是在这种分封子侄、亲信的基础上形成的。“八大铁帽子王”既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发展,也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
1、爱新觉罗·代善(1583年8月19日-1648年11月25日),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宗室大臣,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母为大福晋佟佳氏。
2、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3、爱新觉罗·多铎(1614年4月2日—1649年4月29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弟,满洲镶白旗旗主,时人通称十王,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爵位世袭罔替。
4、爱新觉罗·济尔哈朗(1599年11月19日—1655年6月11日),满洲正蓝旗人。清朝宗室大臣,和硕庄亲王爱新觉罗·舒尔哈齐第六子,母为五娶福晋乌喇纳喇氏,清太祖努尔哈赤之侄。
5、爱新觉罗·豪格(1609年—1648年),清太宗皇太极之长子,母为皇太极第二任大福晋乌喇纳喇氏。满洲正蓝旗人。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晋封为和硕肃亲王,同年六月,掌管户部的事务,十二月跟随皇太极亲征朝鲜王朝。崇德三年(1638年)八月,陪同多尔衮进攻明朝,翌年四月班师。崇德六年(1641年)三月,被降为郡王。崇德七年(1642年)七月,因为军功重新晋封为亲王。
6、爱新觉罗·硕塞(1628年-1654年),又名硕色,号霓庵,清朝宗室,满洲镶红旗人,清太宗皇太极第五子。
7、爱新觉罗·岳托(1599年-1638年),满洲镶红旗人。清朝宗室大臣,开国元勋,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礼亲王代善之长子。
8、爱新觉罗·勒克德浑(1619—1652年),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宗室大臣,努尔哈赤曾孙、礼亲王代善之孙、和硕颖亲王萨哈璘第二子。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清朝末代皇帝,近现代政治人物
连平人物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之堂弟
清末浙江湖州南浔镇巨商
道光帝第八子
清朝杰出的抗倭将领
明末清初书法家,画家,医学家
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
清朝广东水师提督
著名的华侨领袖
已革端郡王载漪第五子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