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杨简简介-南宋哲学家,世称慈湖先生

宋朝人物
杨简个人介绍资料
杨简
本名:杨简
别名:慈湖先生
字:敬仲
号:慈湖
所处时代:南宋
民族族群:汉
出生地:明州慈溪(今宁波市慈城镇)
出生日期:1141年2月10日
逝世日期:1226年4月21日
主要作品:《慈湖遗书》、《慈湖诗传》、《杨氏易传》、《五诰解》等
主要成就:“淳熙四先生”之一,发扬陆九渊“心学”
杨简(1141年2月10日 -1226年4月21日 ),南宋学者,字敬仲,号慈湖,慈溪(今属浙江省宁波市)人。告归后筑室德润湖(更名慈湖)居住,世称慈湖先生。
年轻时就读太学,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进士。任富阳主簿,陆九渊到富阳,便拜陆为师。先后任乐平知县、温州知府等地方官。最后以耆宿大儒膺宝谟阁学士。封爵为慈溪县男。谥号"文元"。
简著述颇多,传世的有《慈湖遗书》18卷,又续集2卷;《慈湖诗传》20卷;《杨氏易传》20卷;《五诰解》等。
人物生平
宋明州慈溪县城(今属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人,字敬仲,世称慈湖先生。杨挺显子。孝宗乾道五年(1169)进士。授富阳主簿,任上兴学校、教生徒。
时陆九渊过富阳,指示心学,虽陆仅长他二岁,仍向陆执师生礼。后调任绍兴府司理。
绍熙五年(1194)任国子博士,庆元党禁起遭斥,家居十四年,著书讲学。
宁宗嘉定元年(1208)复起,历任秘书郎、著作佐郎、国史院编修官兼实录院检讨官。后出知温州,廉俭自持,首创废除妓籍,以廉俭为民所爱戴。势家第宅阻河,命撤之,民呼"杨公河"。晚年寓居鄞县城内月湖畔,设馆讲学。
宝庆元年(1225)以耆宿大儒膺宝谟阁直学士、太中大夫,封爵慈溪县男,次年三月去世,年八十六,卒谥文元。
著有《慈湖诗传》、《杨氏易传》、《先圣大训》、《五诰解》及《慈湖遗书》等。史称"淳熙四先生"之一。
杨简师事陆九渊,发展心学,主张"毋意"、"无念"、"无思无虑是谓道心",认为"天地我之天地,变化我之变化,非他物也",把宇宙的变化说成是心的变化。并宣扬"人心自明,人心自灵"的观点。
学术思想
杨简继承与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伦理思想,剔除了与其心学体系不合的"沿袭之累",使之彻底化。认为"天者,吾性中之象;地者,吾性中之形。故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皆我之所为也"(《慈湖遗书·家记一·己易》)。"天地人物尽在吾性命之中,而天地人物之变化,皆吾性之变化"(《周易解序》)。
从这一唯我论的世界观出发,把"心"看作天地之根、万物之本,认为"人心自明,人心自灵"(《绝四记》《慈湖遗书》卷二),"人心本善、本正,人心即道,故曰道心"(《将仲子》《慈湖诗传》卷六)。这是伦理道德的渊源与本质所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道心之中固自有"(《睽》《杨氏易传》卷十三),并以此释《易》,认为"易者,己也,非有他也"。"元亨利贞,吾之四德也……人推吾之始,名之曰元,又曰仁;言吾之通,名之曰亨,又曰礼;言吾之利,名之曰利,又曰义;言吾之正,名之曰贞,又曰固"(《慈湖己易》)。
总之,仁、礼、义、固四德之分殊,不过是"吾"的展开与表现。"其觉谓之仁,其宜谓之义,其履谓之礼,其明谓之智,其昏谓之愚,其不实谓之伪,其得谓之吉,其失谓之凶,其补过谓之无咎,其忻然谓之喜,其惨然谓之忧,悔其非谓之悔,啬而小谓之吝,其不偏不过谓之中,其非邪谓之正,其尽焉谓之圣,其未尽焉谓之贤"(《慈湖遗书·家记一·己易》)。认为人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道德水平和人的完善程度,都是由吾心所决定的。
杨简承袭性善论,认为"人心本正,起而为意而后昏,不起不昏"(《诗解序》《慈湖遗书》卷一)。"人心皆善,皆可以为尧舜,特动乎意,则恶"(《乡记序》,同上)。他抛弃陆九渊关于"恶"是由"气有所蒙,物有所蔽,势有所迁,习有所移"(《武陵县学记》《象山全集》卷十九)引起的说法,把昏乱与邪恶的来源归之于纯主观的"意"和思虑。"何谓意?微起焉,皆谓之意;微止焉,皆谓之意"。表现为利害、是非、进退、依违等。"心"与"意"之区别就在于"直则为心,支则为意,通则为心,阻则为意"(《绝四记》《慈湖遗书》卷二)。
杨简不同意陆九渊用"收拾精神"、"剥落"等来"发明本心"的修养方法,认为这种清心、洗心、正心的强制功夫,非徒无益,而且有害。为此,就要做到"绝四"和反观。他说:"人皆有至灵至明、广大圣贤之性,不假外求,不由外得,自本自根,自神自明。微生意焉,故蔽之。有必焉,故蔽之。有固焉,故蔽之。有我焉,故蔽之。昏蔽之端,尽由于此"(《绝四记》《慈湖遗书》卷二)。在这四者中间,绝"意"即做到无思无虑,保持心的本然状态最为重要。"无思无虑是谓道心"(《睽》、《杨氏易传》卷十三);"直心诚实,何思何虑?思虑微起,则支则离"(《井》,同上,卷十六),"如蒙如愚,以养其正,作圣之功"(《吴学讲义》《慈湖遗书》卷五)。"无知者圣人之真知,而圣人知之实无知也。……
而圣人之道乃非智识、非事物,则求圣人之道者不可以知为止"(《家记五·论《论语》下》同上,卷十一)。但绝"意"并非是绝对的不思不为。"不起意,非谓都不理事;凡作事只要合理,若起私意则不可"(《家记七·论《中庸》同上,卷十三)。"不动乎意,非木石然也,中正平常正直之心非意也,忠信敬顺和乐之心非意也"(《维天之命》《慈湖诗传》卷十八)。实际上,"毋意"就是要使封建的伦理道德品性如同生理本能一样,自然地表现出来。
所谓"反观",就是"复心"、自我反省。"直而达之"地去体验道。他静思力索十余年,"始信此心之即道,深念人多外驰,不一反观。一反观忽识此心,即道在我矣"(《履》《杨氏易传》卷五)。
杨简重视道德实践,躬行封建礼教。认为"圣人藏身之道,惟以礼而已矣"(《观》《杨氏易传》卷八)。而有"此不敢犯礼之心,即正心,亦道心"(《汉广》《慈湖诗传》卷一)。袁蒙斋:《记乐平文元之遗书阁》评价他说:"慈湖先生平生履践无一瑕玷,处闰门如对大宾,在暗室如临上帝。年登耄耋,兢兢敬谨,未尝须臾放逸"(《宋元学案·慈湖学案》)《四库全书提要》虽然指出其学"入于禅",但也肯定其行"则不失为正人"(《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六十)。他的为人处世甚至得到朱熹的称赞:"子静之门,如杨简辈躬行皆有可观"(《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四)。为官清正廉明,"务以德化感人,民日悦服"(《宋元学案·慈湖学案》)。
史籍记载
为绍兴府司理,犴狱必亲临,端默以听,使自吐露。越陪都,台府鼎立,简中平无颇,惟理之从。一府史触怒帅,令鞫之,简白无罪,命鞫平日,简曰:"吏过讵能免,今日实无罪,必擿往事置之法,某不敢奉命。"帅大怒,简取告身纳之,争愈力。常平使者朱熹荐之。先是,丞相史浩亦以简荐,差浙西抚干,白尹张枃,宜因凶岁戒不虞。乃令简督三将兵,接以恩信,出诸葛亮正兵法肄习之,军政大修,众大和悦。
改知嵊县。丁外艰,服除,知乐平县,兴学训士,诸生闻其言有泣下者。杨、石二少年为民害,简置狱中,谕以祸福,咸感悟,愿自赎。由是邑人以讼为耻,夜无盗警,路不拾遗。
绍熙五年,召为国子博士。二少年大帅县民随出境外,呼曰"杨父"。会斥丞相赵汝愚,祭酒李祥抗章辨之,简上书言:"昨者危急,军民将溃乱,社稷将倾危,陛下所亲见。汝愚冒万死易危为安,人情妥定,汝愚之忠,陛下所心知,不必深辨。臣为祭酒属,日以义训诸生,若见利忘义,畏害忘义,臣耻之。"未几,亦遭斥,主管崇道观。再任,转朝奉郎。嘉泰四年,赐绯衣银鱼,朝散郎,权发遣全州,以言罢,主管仙都观。
嘉定元年,宁宗更化,授秘书郎,转朝请郎,迁秘书省著作佐郎兼权兵部郎官。转对,极言经国之要,弭灾厉、消祸变之道,北境传诵,为之涕泣。诏以旱蝗求直言,简上封事,言旱蝗根本,近在人心。兼考功郎官,兼礼部郎官,授著作郎、将作少监。入对,答问往复,漏过八刻,上目送久之。
兼国史院编修官兼实录院检讨官,以面对所陈未行,求外补,知温州。移文首罢妓籍,尊敬贤士。私鹾五百为群过境内,分司干官檄永嘉尉及水砦兵捕之。巡尉不白郡,简惊曰:"是可轻动乎?万一召乱,贻朝廷忧。兵之节制在郡将,违节制是不严天子命,违节制应斩。"建旗立巡尉庭下,召刽手两行夹立,郡官盛服立西序,数其罪,命斩之,郡官交进为致悔罪意,良久得释,奏罢分司,其纪律如此。寓官置民田负其直,简追其隶责之而偿所负。势家第宅障官河,即日撤之,城中欢踊,名杨公河。
帝遣使至郡讥察,使于简为先世契,出郊迎,不敢当,从间道走州入客位。简闻之不敢入,往来传送数四,乃驱车反。将降车,使者趋出立戟门外,简亦趋出立使者外,顿首言曰:"天使也,某不敢不肃。"使者曰:"契家子,礼有常尊。"简曰:"某守臣,使者衔天子命,辱临敝邑,天使也,某不改不肃。"遂从西翼偕进,礼北面东上,简行则常西,步则后,及阶,莫敢升,已乃同升自西阶,足踧踧莫敢就主席,使者曰:"邦君之庭也,礼有常尊。"
简曰:"《春秋》,王人虽微,例书大国之上,尊天子也。况今天使乎?"持之益坚,使者辞益力,如是数刻,使者知不可变,乃曰:"某不敏,敢不敬承执事尊天子之义。"即揖而出。既就馆,简乃以宾礼见。仪典旷绝,邦人创见之,莫不瞿然竦观,屏息立。
简在郡廉俭自将,奉养菲薄,常曰:"吾敢以赤子膏血自肥乎!"闾巷雍睦无忿争声,民爱之如父母,咸画象事之。迁驾部员外郎,老稚扶拥缘道,倾城哭送。入对,言:"尽扫喜顺恶逆之私情,善政尽举,弊政尽除,民怨自销,祸乱不作。"改工部员外郎,转对,又以择贤久任为言。迁军器监兼工部郎官,转朝奉大夫,又迁将作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兼实录院检讨官,转朝散大夫。
金人大饥,来归者日以数千、万计。边吏临淮水射之。简戚然曰:"得土地易,得人心难。薄海内外,皆吾赤子,中土故民,出涂炭,投慈父母,顾靳斗升粟而迎杀之,蕲脱死乃速得死,岂相上帝绥四方之道哉?"即日上奏,哀痛言之,不报。会有疾,请去益力,乃以直宝谟阁主管玉局观。升直宝文阁主管明道宫、秘阁修撰主管千秋鸿禧观。特授朝请大夫、右文殿修撰主管鸿庆宫,赐紫衣金鱼。进宝谟阁待制、提举鸿庆宫,赐金带。
理宗即位,进宝谟阁直学士,赐金带。宝庆元年,转朝议大夫、慈溪县男,寻授华文阁直学士、提举佑神观,奉朝请。诏入见,简屡辞。授敷文阁直学士,累加中大夫,仍提举鸿庆宫,寻以宝谟阁学士、太中大夫致仕,卒,赠正奉大夫。
简所著有《甲稿》、《乙稿》、《冠记》、《昏记》《丧礼家记》、《家祭记》、《释菜礼记》、《石鱼家记》,又有《己易》、《启蔽》等书,其论治务最急者五,其次八。一曰谨择左右大臣、近臣、小臣;二曰择贤以久任中外之官;三曰罢科举而行乡举里选;四曰罢设法道淫;五曰治伍法,修诸葛武侯之正兵,以备不虞。其次急者有八:一曰募兵屯田,以省养兵之费;二曰限民田,以渐复井田;三曰罢妓籍,从良;四曰渐罢和买、折帛暨诸无名之赋及榷酤,而禁群饮;五曰择贤士教之大学,教成,使分掌诸州之学,又使各择井里之士聚而教之,教成,使各分掌其邑里之学;六曰取《周礼》及古书,会议熟讲其可行于今者行之;七曰禁淫乐;八曰修书以削邪说。此简之志也。后咸淳间,制置使刘黻即其居作慈湖书院。门人钱时。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南宋著名抗元将领
五代宋初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
南宋末代皇帝
南宋学者,朱熹理学的继承人
宋朝官员
金代数学家,天文学家,画家
五代宋初堪舆家
南宋第六位皇帝
金代文学家
北宋第五位皇帝
北宋大臣、将领
宋朝风水师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