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混世魔王樊瑞简介-《水浒传》中梁山好汉

宋朝人物
樊瑞个人介绍资料
樊瑞
中文名:樊瑞
绰号:混世魔王
梁山座次:61
对应星位:地然星(一作地默星)
国 籍:北宋
出生地:濮州
上山前身份:芒砀山寨主
兵 器:冥界魔王剑,暗黑流星锤
梁山职位:魔法营步军头领
主要事迹:魔术败宋江
出 处:《水浒传》
樊瑞,小说《水浒传》中人物,善用法术,绰号“混世魔王”。原和“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在芒砀山占山为王。后来宋江带领大军前去征讨,被公孙胜用石头阵降伏。三人一起归顺梁山,做了一名步军将校,和李逵、鲍旭一起率领步兵作战。在接受招安,完成讨方腊之后,樊瑞被封为武奕郎兼都统领。
主要事迹:与梁山第64位好汉项充、第65位好汉李衮同在芒砀山起事。幼年在全真门下学艺,左手使锤,右手使剑,又兼一身法术,伏怪除妖,神出鬼没,斩将夺旗,人不敢近,被公孙胜收服。上梁山后,多次随宋江出征,后期意志消沉,遁入空门。
樊瑞生性淡泊名利,厌恶朝中奸臣搬弄是非,阴柔有余、阳刚不足。正因为他的性格让他选择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没有任何功名利禄,但他无疑是梁山好汉中最幸福的人物之一。他虽为国立下大功,却不重名利,功成身退,回蓟州随公孙胜潜心修道。
人物生平
人物出身
樊瑞是濮州人氏,早年曾作全真先生,学得一身妖法,能呼风唤雨,善使流星锤,神出鬼没,人称混世魔王。他占据徐州沛县芒砀山,与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一同打家劫舍。
归顺梁山
樊瑞三人在芒砀山聚集三千兵马,扬言要吞并梁山泊,结果被朱贵探知,报于晁盖、宋江。史进主动请缨,率朱武、陈达、杨春下山征讨,却被项充、李衮的五百蛮牌滚刀手杀得大败,败退六七十里。
宋江又亲自率公孙胜等人前来剿捕。公孙胜见山上挂满青色灯笼,知道其中必定有人会使妖法,便在山下摆下八阵图,并辅以五雷天心正法。 樊瑞虽会妖法,但却不识阵势。他让项充、李衮攻阵,自己在外作法协助,结果大败而回。项充、李衮都被梁山军生擒。
项充、李衮被擒后,因宋江以礼相待,便投降梁山。二人表示愿意劝降樊瑞,并提出留下一人为质。宋江却并未留质,将二人全部放回。樊瑞见宋江义气深重,认为不可逆天行事,遂下山投降。公孙胜应宋江之请,收樊瑞为徒,传授他五雷天心正法。
大聚义
宋江继任梁山寨主后,安排将佐职司,命樊瑞与雷横一同把守山前第一关。
智取大名府时,樊瑞是第八路头领,与项充、李衮在北京南门外围堵梁中书。
夜打曾头市时,樊瑞随时迁、李逵假意到曾头市作人质,而后与大军里应外合。 后随卢俊义攻打东昌府。
梁山排座次时,樊瑞排第六十一位,星号地然星(金圣叹本作地默星),职司为步军将校。
两赢童贯时,樊瑞与李逵、项充、李衮一同率领五百步军,充当先头部队。
南征北战
梁山受招安后,樊瑞随宋江南征北战,颇有战功。
征讨辽国时,樊瑞曾随宋江到霸州诈降。 后与李逵、鲍旭、项充、李衮一同率领五百牌手,将二十四部雷车推入辽军中军,协助宋军攻破太乙混天象阵。
征讨田虎时,樊瑞随孙立、朱仝镇守壶关。 后被征调到昭德城,与北军国师乔道清斗法,虽然武艺、法术都不敌乔道清,但却为公孙胜来援争取了时间,而后又随公孙胜兵围百谷岭,降服乔道清。 简本水浒中,樊瑞出征前曾被封为副法真人。
征讨王庆时,樊瑞与鲁智深、武松、李逵等十四人率领五千勇捷步兵,从山后小路杀上纪山,夺取纪山山寨,而后与大军前后夹击,使得宋江大破纪山军。
征讨方腊时,樊瑞与朱仝、索超等人率领一千军马,包围扬州城外的定浦村,协助燕青剿除勾结叛军的陈观父子。 后又斩杀苏州守将邬福。 睦州之战中,樊瑞又与南军国师包道乙斗法。他在关胜头顶变出一尊乌龙天将,包道乙则在郑彪头顶变出一尊金甲神人。最终乌龙天将战败金甲神人,郑彪也被关胜一刀斩于马下。
人物结局
江南平定后,樊瑞作为幸存偏将,被封为武奕郎、都统领,“管军管民,省院听调”。 他不愿为官,便与朱武一同做了全真先生,云游江湖,去投公孙胜出家,以终天年。
出处考究
姓名出处
樊瑞其人不见于宋元史料,也不见于《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赞》以及元杂剧水浒戏等早期水浒故事和文学,应属于《水浒传》小说的原创人物。
绰号考究
魔,是梵语魔罗(Māra音译)的略称。《正字通·鬼部》引译经论:“古从‘石’作‘磨’,梁武帝改从‘鬼’。”佛教以能够阻扰修行的障碍为魔,认为一切烦恼、疑惑、迷恋等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都可以称为魔。《大智度论》卷五:“问曰:何以名魔?答曰: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相传古印度神话中欲界第六王之主波旬(pāpīyas)为魔界之主,是为魔王。
明清小说《西游记》、《说唐》中,都分别见有取名为“混世魔王”者,可见当时社会有此绰号风行。
人物评价
原著赞诗
头散青丝细发,身穿绒绣皂袍。连环铁甲晃寒霄,惯使铜锤更妙。
好似北方真武,世间伏怪除妖。云游江海把名标,混世魔王绰号。
名人点评
李卓吾: 朝廷上权奸皆与宋江作对,独拈出宿元景一个做好人。江湖上好汉皆归向宋江,独拈出樊瑞一起能崛强。相接说来,此是胸肠大,眼识圆,笔力奇处。
后世评价
樊瑞在原著中出场较少,形象较单薄。画家牛牧野有赞诗一首:“晨烟暮霭,春煦秋阴。敬业乐群,悠哉此君。”
现代评点者多认为,樊瑞出场时有吞并梁山的雄心与大败史进的战绩,野心实力可见一斑,而在上山后却默默无闻,潜心学道,可说是“一个虎头蛇尾的人物”。但也正因如此,他方才能在最后全身而退,成为少数几个结局极好的梁山好汉。
但也有观点认为,樊瑞早就有意归附梁山,扬言吞并梁山是想借此引起梁山的注意,因此才在副将被擒、主将尚在的情况下便主动投降。而他首战大败史进,也只是想展示自己的实力而已。
角色关系
樊瑞是梁山排名第六十一的好汉,绰号“混世魔王”。原本占芒砀山为王,一手使剑,一手使锤,又会法术。后被入云龙公孙胜收伏,投奔梁山成为一名步军首领。
衍生形象
衍生小说
• 百回本续书
陈忱的《水浒后传》中,樊瑞得异人传授五雷正法,在虎峪寨遭到道士郭京逼害,只得重上饮马川落草。 后到海外投奔李俊,封为驱邪秉教真人。 最终因救驾之功,被宋高宗授为暹罗国伏魔护国真人。
青莲室主人的《后水浒传》中,樊瑞托生为天冲曜星小太岁邰元。
• 70回本续书
俞万春的《荡寇志》中,樊瑞随公孙胜镇守梁山泊三关,最终被陈希真用真武诀镇住。 后押赴京城,凌迟处死。
程善之的《残水浒》中,樊瑞陪同公孙胜下山探母,北上蓟州,从此一去不回。
巴孤的《贼三国》中,樊瑞是宋国安东将军、汝南太守,封睿谋子。 他不满宋江称帝,欲在梁山大会时发动政变,拥立卢俊义,却因杨雄告密而失败,被迫作法逃遁。 后前往岭南投奔柴进,却在途经兖州时遭到官军围捕,被左慈救出,得其点化,尽释前事,从此潜心修道。
姜鸿飞的《水浒中传》中,樊瑞随平方腊,被封为护法真人。
张恨水的《水浒新传》中,樊瑞参与抗金,东京保卫战时陷于金军阵内,被战马踏伤大腿。他见难以突围,遂自刎而死。
• 重撰小说
褚同庆的《水浒新传》中,樊瑞原是枯树山寨主,善使泼风大刀,曾组织忠义军,参与抗辽。 他在梁山排第六十位,星号地魔星,职司为步军副将,是前军大寨冲锋陷阵头领,统领五百名蛮牌衮刀手。 后极力反对宋江的招安政策,与李逵、鲍旭一同反下梁山,率部追击官军,结果在曹州境内五里冈中伏战死。
评书形象
扬州评话王派水浒中,樊瑞身高九尺,面如喷血,长有半寸长的碧绿汗毛,头戴戒箍,身披道袍。评话中,他不懂法术,武艺也只平平,但却凭借一身不僧不道的装束,吓退了独战梁山步军五虎的史文恭。
影视形象
2011年电视剧《新水浒传》,刘章印饰演樊瑞。
2012年电影《混世魔王樊瑞》,卢海华饰演樊瑞。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南宋著名抗元将领
五代宋初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
南宋末代皇帝
南宋学者,朱熹理学的继承人
宋朝官员
金代数学家,天文学家,画家
五代宋初堪舆家
南宋第六位皇帝
金代文学家
北宋第五位皇帝
北宋大臣、将领
宋朝风水师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