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水浒传吴用简介--足智多谋的梁山军师

宋朝人物
吴用个人介绍资料
吴用
中文名:吴用
梁山排名:第三
星 号:天机星
绰 号:智多星
别 名: 吴学究、智多星、吴加亮、赛诸葛、加亮先生
国 籍: 中国(北宋)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山东省郓城东溪村
职 业: 军师、武胜军承宣使
信 仰: 四海之内皆兄弟
主要成就:智取生辰纲,智取大名府,从征辽国、田虎、王庆、方腊;智赚玉麒麟;梁山伯首席智囊
所处时代:宋朝
道 号:加亮先生
出 处:《水浒传》
官    职武胜军承宣使
吴用(?~1124),是小说《水浒传》中登场的虚拟人物,梁山排名第三,上应天机星,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车市村人。
吴用满腹经纶,通晓文韬武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在财主家任门馆教授,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善使两条铜链,与晁盖自幼结交,与晁盖等人智取了大名府梁中书给蔡京献寿的十万贯生辰纲,为避免官府追缉而上梁山, 为山寨掌管机密的军师。梁山几乎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由他一手策划,是梁山起义军中的知识分子的代表,梁山起义军的军师,基层人民智慧的化身。受招安后,被封武胜军承宣使。因宋江李逵被害后托梦给他,与花荣一同自缢于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宋江墓前,尸身葬于宋江墓左侧。吴用平生机巧聪明,曾读万卷经书。使两条铜链。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杨志,夺了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生的金银珠宝。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吴用在破连环马时,派时迁偷甲骗徐宁上了梁山。晁盖曾头市兵败后,吴用又假扮算命先生,在卢俊义家写下藏头反诗,将卢俊义也暂时骗上山。卢俊义回去后被陷害,将被处斩,石秀劫法场亦身陷北京城,吴用及时出计,先发无头帖子稳局势,又差时迁火烧翠云楼,并救出卢俊义、石秀。
人物生平
吴用协助“晁盖等人,智取了梁中书给太师蔡京献寿的十万贯生辰纲,为躲避官府追缉而上梁山泊。开始了他的“军师”的生涯。在梁山泊事业中,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激林冲火并王伦、破祝家庄和曾头市、攻取大名府等,事业蒸蒸日上,被宋江夸为“赛诸葛”。大聚义时坐第三把交椅,任梁山掌管机密军师。梁山起义军受朝廷招安后,吴用又佐宋江、卢俊义征伐辽国、田虎、王庆和方腊等,被朝廷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后因宋江被害,深感朝廷奸佞当道,恐刑戮及身,并忠于宋江,遂与花荣一同自缢于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宋江墓前,尸身葬于宋江墓侧。吴用平生机巧聪明,曾读万卷经书。使两条铜链。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杨志,夺了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生的金银珠宝。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吴用在破连环马时,派时迁偷甲骗徐宁上了梁山。晁盖曾头市兵败后,吴用又假扮算命先生,在卢俊义家写下藏头反诗,将卢俊义也暂时骗上山。卢俊义回去后被陷害,将被处斩,石秀劫法场亦身陷北京城,吴用及时出计,先发无头帖子稳局势,又差时迁火烧翠云楼,并救出卢俊义、石秀。
吴用曾经交了一位医术高明的朋友王先生。王先生的三个儿子,也都是出众的好郎中。这一天,王先生生了病,三个儿子方法使尽,也没有给自己的父亲看好病。王先生整日闷在屋里卧床不起,愁眉不展。
听说老朋友病了,吴用抽空从私塾出来去看王先生。一进王先生家门,吴用二话没说,先是给王先生号脉,接着开了一张药方,吩咐他的儿子们照药方去办。
王先生的儿子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甘草桔梗金银花,吃完之后再去抓。主治:经血不调。”这哪像是药方,简直是开玩笑,不过他们当着吴用的面,也不好说什么,就把药方放到了一边。
李宗翰版吴用吴用走后,三个儿子把药方拿给王先生。王先生接过一看,差点把牙笑掉:“哈哈哈,好我的吴先生,连男女都不分还想治病,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可笑可笑!”笑完之后,觉得身上轻松了些,他便顺手把药方贴到墙上,看见了就想笑。
不久,王先生的病竟很快奇迹般地好了。这时,吴用又来到王先生的家中。王先生向他问起药方的事儿。吴用回答说:“您得的是忧郁症,无药可治,要想去掉烦闷,须笑口常开,方能治愈。所以我才给您开了那张看似荒唐的药方,来医治您的病情。”王先生听后,茅塞顿开,更加佩服吴用的才学了。
智多星,吴用的绰号。 智多星的含义不难理解,“智多”就是足智多谋,“星”是天神,按张庆建先生的说法就是:“意谓吴用的才智像天上的神仙,知前晓后,看透世上芸芸众生。”
水浒中,刘唐得到北京大名府梁中书收买了十万贯“富贵”送与东京他丈人蔡太师庆生辰的消息,欲“半路上取了”,来投郓城县东溪村保正晁盖“商议个道理”。因醉卧灵官庙里被巡夜的都头雷横当贼拿了,晁盖知情后救下刘唐,并且为息事“取出十两花银送与雷横”。刘唐觉得冤,偷偷地赶上雷横欲取回银子,二人正在“厮并”时,吴用从“侧首篱门”出来,“把铜链就中一隔“,上前劝二人,但是没有劝住。
这是吴用在水浒中的首次出场。作者对其叙说道:
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这人乃是智多星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祖贯本乡人氏。曾有一首《临江仙》赞吴用的好处: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字称吴学究,人号智多星。(见《水浒全传》第十四回“赤发鬼醉卧灵官殿,晁天王认义东溪村”)
时吴用是个教书先生,在东溪村教几个蒙童为生,雷横、晁盖虽称他教授,书中也只是说他“似秀才打扮”。
按说,北宋时代是文人最扬眉吐气的时代,朝廷开科取士“有教无类”,对吴用的才智当不会“熟视无睹”,那么,他为什么还那么不被时代所接受?
读者都知道吴用籍贯郓城县,因在东溪村教书也就认为就是东溪村人了。据《郓城县地名志》记载,吴用是今郓城县城东约10公里的车市村人,这车市村原名吴家店,后来分为东吴家店和西吴家店。吴家店是个集市,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为“物资交流”大会,车辆及木料市设在西吴家店,人们呼其为“车市”,时间一久,西吴家店就自然成了车市村了,并成了今天“法定”村名。这也是车市村虽以“车”字打头,但村中并无车姓人家的原因。车市村以吴姓最多,都说是吴用的后裔。
其实,水浒作者只是叙述吴用“似秀才打扮”,并没有说他没有参加“科举”。按照吴用老家车市村流传下来的说法,他当时不仅参加了科举,还差点成为“状元”呢
吴用的父亲是当时郓城县有名的才子,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四书五经尽皆知晓。大比之年,他命吴用前往京师赶考,文章被主考官看中,欲点吴用状元。此时,蔡京却另有想法:吴用的文章没说的,可他眼里并没有自己,一不来蔡府参拜,更无厚礼奉上,如果成了状元,怎好驾御?于是,在定状元的早朝上蔡京奏道:“吴用文章虽好,但名字不吉利。如真点他“无用”为状元,岂不有损大宋形象?”皇上认为“言之有理”,金口敲定:吴用永不录用!
吴用的父亲对上述情况并不知道,又到科考之年,命吴用再次应考。吴用行至曹州(今山东菏泽)附近,遇一个老汉正在路北场内晒小麦。此时虽烈日当空,吴用算到午后有大雨,便告诉老汉赶快把小麦收起,以免遭受损失。谁知老汉闻之一笑:“不必。大雨虽有但下不到我场里,刮阵风正好吹吹小麦中的土气。”
果然,不一会,东南风骤起,乌云突至,一声炸雷,大雨倾盆。奇怪的是路南水流成河,路北滴雨未落,只过了一阵风而已。吴用顿然省悟:遇到了高人!
自此,吴用绝了考取功名的念头,跟“老汉”学习周易和兵法。三年学成回家,被父亲斥为“逆子”而逐出家门。无奈,吴用投晁盖庄上教书,取“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与晁盖认识并逐渐成为莫逆之交。在东溪村,吴用每每为百姓“解难”,遂得“智多星”绰号。
吴用在水浒中一出场,“七星聚义”、智取生辰纲,接着上了梁山,开始了他的“军师”的生涯。在梁山泊事业中,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激林冲火并王伦、破祝家庄和曾头市、攻取大名府等,事业蒸蒸日上,被宋江夸为“赛诸葛”。大聚义时坐第三把交椅,任梁山掌管机密军师。不论在梁山事业发展过程中,还是招安后辅佐宋江破辽、平田虎、平王庆、征方腊等历次战斗中,吴用都是梁山好汉一系列胜利的策源点。可知,这“智多星”绰号不虚。
无疑,吴用的智慧是高超的,他是个天机星下凡。
据星象学家们的解说,自古人们对天机的评价不高,这跟古代社会重视稳定有相当的关系。如果说紫微星是帝王,那么天机星就是帝王身边的谋士。天机的基本性质是变动,不过,不代表人生的变动,而代表的是头脑的灵动,主要是表现在精神方面的活动。一个人头脑聪明,点子多,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愿意改变现状寻求突破,不安于稳定,在现代都是优点,但是在古代重视敦厚、守成、不重变革的社会,就难免会显得格格不入了。
天机星头脑灵活,可以做很好的幕僚人才,为别人出谋划策,是一个智多星,能够让天机发挥他的聪明才智。但是如果要让天机星独立开创事业,承担很多精神压力,却不是天机的特长所在。
古人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是最难了解的,善恶往往在一念之间。脑子虽然灵活,但结局是否都好,就要看能否将才智用于正途,能否深谋远虑,否则虽聪明却可能落得聪明反被聪明误,作茧自缚的下场与结局。
天机在不同的宫位会发挥不同的力量,庙旺的天机,既有灵动力又有分析力,如果再会照昌曲,则是好学而且学有所成,往往成为优秀的专业人士,事业表现相当优秀,不可小看,甚至一样可以自己做老总。反之,如果天机落陷或者入平宫,要么只有灵动力而分析力不强,容易见异思迁,多学少成;要么分析力强而灵动力不足,擅长思考但容易心灵空虚缺乏寄托,此时必须有吉曜的配合才能弥补不足,如果再见煞曜,则往往仅仅是好动,又往往盲动,增加人生的波折。
咱看看水浒中吴用是什么样的人。早期随着晁盖的性格,吴用果敢、无畏,加上晁盖所没有的智慧,一经出场,促成“七星聚义”、智取生辰纲、激林冲火并王伦,那是何等的生机勃发!到了宋江时代,智多星虽然仍不断地谋划出胜人之计,但变得世故而沉郁、动摇而畏缩。征辽时辽主的一番劝告,吴用则感觉“端的有道理”;扫平王庆凯旋而归,梁山好汉却不得入城。水军头领要军师“做个主张”杀回梁山,吴用回话:“宋公明兄长断然不肯……蛇无头不行,我如何敢自作主张。”——哪里还有事晁盖时“火并王伦”时的“智多星”的一点影子!招安后吴用虽然辅佐宋江破辽,平田虎、平王庆、征方腊,被朝廷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后闻宋江被害致死,也只有缢死在宋江坟前。
很多人看了原著后不理解吴用的自杀,有人说这是个不负责任的结局、有点赶场子的味道,吴用完全可以安安稳稳做大官;而在我看来,有自己的理解——既然小说讲的是有如神话传说般的群星将神的故事,吴用作为追随天魁星的天机星,他的内心深处只为一个主服务,那就是宋江;他宁愿一生追随宋江也不愿改换去听从皇帝调遣。因他是天罡地煞中的大脑,他的命运也永远追随群星将神!作者这样写,也是一种结局。
武器
看上去吴军师应该是一个文人,殊不知,他还是一员武将,只不过,智慧的光辉让我们一点点淡忘了吴用的武力。 《水浒传》第十四回,刘唐见雷横拿了晁盖的银子,前去追要,两人打在一处,书中写到:“众士兵见雷横赢刘唐不得,却待都要一齐上并他,只见侧首篱门开处,一个人掣两条铜链,叫道:“你两个好汉且不要斗。我看了时,权且歇一歇。我有话说。”
书中写到:”便把铜链就中一隔。两个都收住了朴刀,跳出圈子外来,立了脚,”我原以为是吴用的功夫如何,后又合计,不可能是因为突然出现的一个人吓到了决斗中的两个人,两个人不是因为吃惊是被武力隔开,因此能说明吴用很勇敢而且聪明、武力高强。 接下来看:生得眉目清秀,面白须长。这人乃是智多星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祖贯本乡人氏;手提铜链,指着刘唐,叫道:“那汉且住!你因甚和都头争执?”刘唐光着眼看吴用道:“不干你秀才事!” 第三次写到吴用的兵器,手提铜链,刘唐在此之前并不认识吴用,也不知道吴用是干什么的,而吴用的秀才打扮告诉别人他是一个秀才,所以刘唐光着眼看吴用道:“不干你秀才事!”假若吴用威风凛凛,那时刘唐岂不抱拳施礼,尊呼英雄,“不干你秀才事!"包含了老大的轻蔑,也是刘唐干的最让他后悔的一件事。在此之后,很多的篇幅都没有提到吴用的功夫,大概他也没有施展的空间,他的所谓武艺和兵器大概也难登大雅之堂,索性其人有自知之明,所以,我们见到的是智多星,认为吴用如此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难抵盛名,看吴用使计便知,梁山之上第一智者吴用,第二乃宋江,待以后专论吴用的计谋。再说吴用的兵器。 除了吴用出场提到了他的兵器外,在以后还有两处提到,水浒76回提到:吴加亮布四斗五方旗一回,写到吴军师:手中羽扇动天关,头上纶巾微岸。贴里暗穿银甲,垓心稳坐雕鞍。一双铜链挂腰间,文武双全师范。挂在腰间一双铜链,在这里就好像仪仗队的礼仪兵仗一般。
性格特点
1、沉着冷静,神机妙算,足智多谋。例子:智取生辰纲、智取大名府 、智取文安县、 巧用双掌连环计、智赚玉麒麟、在二打曾头市中巧用“番犬伏窝”之计
2 、结交广泛,广纳贤才,知人善用。
3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4 、对宋江尽忠。
5 、有领导才能,能巧妙分拨梁山好汉,以达成自己的目标。
文献记载
上山前身份及职业:知识分子,乡村教师。
梁山职位:军师。
征方腊后:封为武胜军承宣使。
武器:八门玄机链﹑ 羽扇。
出场回目:第14回(在刘唐和雷横交锋时)。
上山回目:第19回 (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 19回投奔梁山,但为王伦不容,于是激林冲火并,20回正式落草为寇)。
死亡回目:第120回(与花荣一同吊死在宋江坟前)。
出场时外貌描写: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
上山原因:在好友晁盖的率领下,设计劫取生辰纲后,造反上山。
史书记载的吴用叫吴加亮,是宋江起义军的副将,详细内容参考宋江起义。
落草缘由
“赤发鬼”刘唐为劫取生辰纲一事,夜走郓城县往投晁盖,途中酒后醉卧灵官庙,为巡查的县都头雷横抓获并带往东溪村晁盖庄,晁盖得知详由,谎对雷横说刘唐是其外甥得释并送雷横十两银子。刘唐不忿,私自追赶雷横欲讨回银两,话不投机,两人动手,挥动朴刀大战,雷横不敌刘唐,看着将败,被旁边私塾先生吴用用铜链劝开。吴用、刘唐回晁盖庄,计夺生辰纲,吴用出谋划策,并赴石碣村巧言说服阮氏兄弟共同聚义,定巧计在黄泥岗用蒙汗药晕翻杨志等人,劫取生辰纲。事发后与晁盖等人同上梁山,并定巧计在石碣村大破官军。上山后巧激林冲火并王伦,从此奠定梁山基础,在后来的争战中多出奇计,为水泊梁山的兴盛立下大功,成为梁山军师。
家庭成员
在《水浒传》的各种续书和衍生小说中,吴用的形象一般沿袭《水浒传》原著,没有提到其妻小。但是在小说《结荡寇志》中写到,吴用有一儿子(有的版本中为义子),名叫吴为,是一员猛将,使一条“家传铜链”,文武双全。在张宝瑞的神话小说《落花梦》中,也有吴用儿子吴为出场,在此书中吴为外号“慧多海”,为“小梁山“的军师。 而在当代作家孙昌宇的小说《绝代奇才——施耐庵传》中,则有一位叫“吴铁口”的军师,是吴用后人。
人物出处
《宣和遗事》,又名《大宋宣和遗事》,是宋代无名氏所撰讲史话本,后来可能经过了增补。书中叙述了宋江等三十六人聚义太行山梁山泊的故事,有杨志、李进义、孙立等12 人押送花石纲,杨志卖刀杀二少后生,晁盖带着吴加亮、刘唐、三阮劫生辰纲,宋江送信放走晁盖,宋江怒杀阎婆惜,宋江拜九天玄女读天书,宋江带李逵、朱同、雷横等九人上梁山,呼延绰收捕宋江上梁山等情节,聚齐三十六天罡。最后,张叔夜招降宋江收方腊,宋江有功,被封为节度使。这三十六天罡是:  1.呼保义宋江,2.智多星吴加亮,3.玉麒麟卢(有版本作李)进义,4.青面兽杨志, 5.混江龙李海,6.九纹龙史进,7.入云龙公孤胜,8.浪里百跳(有版本作白条)张顺, 9.霹雳火秦明,10.短命二郎阮进,11.大刀关必胜(关胜),12.豹子头林冲, 13.黑旋风李逵,14.小旋风柴进,15.金枪手徐宁,16.扑天雕李应, 17.赤发鬼刘唐,18.一撞直董平,19.插翅虎雷横,20.美髯公朱同, 21.神行太保戴宗,22.赛关索王雄,23.病尉迟孙立,24.小李广花荣, 25.没羽箭张青,26.没遮拦穆横,27.浪子燕青,28.花和尚鲁智深, 29.行者武松,30.铁鞭呼延绰,31.急先锋索超,32.弃命二郎石秀, 33.火舡工张岑,34.摸奓(着)云杜千。另有,阮通、阮小七。铁天王晁盖在上梁山前已死。
龚开的《宋江三十人赞》成书在《宣和遗事》之后。其中,吴加亮改为了吴学究,但还没有提到吴用,延用了铁鞭呼延绰还没有叫作双鞭呼延灼,没遮拦仍叫穆横而不是穆弘,一直撞董平还不是双枪将,铁天王晁盖还不是托塔天王,玉麒麟卢(有版本作李)进义成了卢俊义,美髯公朱同成了朱仝,没羽箭张青成了张清,火舡工张岑成了船火儿张横,赛关索王雄成了病关索杨雄,短命二郎阮进成了短命二郎阮小五,阮小七有名号活阎罗,阮通也成了立地太岁阮小二。
这两部文学作品都被认为是《水浒传》的雏形或蓝本。
艺术形象
邵氏版《水浒传》非官方 金峰饰吴用
山东版《水浒传》 计镇华(《晁盖》单元)饰吴用、王忠信(《李逵》单元)饰吴用、张明(《宋江》单元)饰吴用
央视版《水浒传》、《小李广花荣》 宁晓志饰吴用
新版《水浒传》 李宗翰饰吴用配音:李宗翰
《水浒学院》 李林饰吴用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南宋著名抗元将领
五代宋初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
南宋末代皇帝
南宋学者,朱熹理学的继承人
宋朝官员
金代数学家,天文学家,画家
五代宋初堪舆家
南宋第六位皇帝
金代文学家
北宋第五位皇帝
北宋大臣、将领
宋朝风水师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