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杨行密简介-五代十国时期吴国政权奠基人

五代十国
杨行密个人介绍资料
本名:杨行密
别名:杨行愍
字:化源
所处时代:五代十国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庐州合肥县(今安徽长丰)
出生日期:852年
逝世日期:905年
主要作品:《举史实牒》
主要成就:成功割据江淮、遏制朱温的南下,奠基南吴政权
庙号:太祖(追尊)
谥号:武忠王(唐朝赐谥)、孝武王(吴国改谥)、武皇帝
年号:天复(沿用唐昭宗年号)、天祐(沿用唐昭宗年号)
在位时间:902年—905年
杨行密(852年~905年),原名行愍,字化源,庐州合肥(今安徽省长丰县)人。五代十国时期吴国政权奠基人,史称南吴太祖。
杨行愍原为庐州牙将,中和三年(883年)拜庐州刺史,归淮南节度使高骈。光启二年(886年),因高骈要求,改名杨行密。乾宁二年(895年),封弘农郡王。吴越王钱镠派兵攻打杨行密,兵进苏州。杨行密命周本御敌,却作战失利,失苏州。杨行密经过充分准备,派李神福进攻钱镠,于杭州大败钱镠军队并活捉其大将顾全武。经过长期混战,杨行密在江淮一带立足。天复二年(902年),进封吴王。杨行密于江淮举起割据大旗,遏止朱温南进步伐,成功避免全国更大范围动乱。其奠基之吴国,实现由藩镇向王国的转型,南方割据势力与北方中原政权并存的局面得以实现,为南唐奠定基础,开启唐宋之交政治整合和经济文化中心南渐先河,有“十国第一人”之誉。
天佑二年(905年),杨行密去世,享年五十四岁。唐朝追谥他为吴武忠王,吴国武义年间改谥吴孝武王,其子杨溥即帝位时追尊其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全唐文》录其文一篇。
人物生平
割据庐州
唐僖宗乾符年间(874年至879年),江淮地区反叛势力群起,杨行密因参加江淮一带的农民起义,失败后被捕。刺史郑棨因为他相貌奇特,于是解开他的绳索,将其释放。
之后杨行密应募为州兵,戍守朔方(今宁夏灵武),不久提升为队长,守边期满返回。当地军吏非常讨厌他,要他再次出戍。杨行密临行前,军吏假装关心,问他还缺什么。杨行密大声说:“只要取你的头!”当即斩下军吏的首级,携带而出,趁此起兵为乱,自称八营都知兵马使。刺史郎幼复弃城逃走,杨行密于是占据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
攻入扬州
中和三年(883年),唐朝拜杨行密为庐州刺史。淮南节度使高骈被毕师铎所攻,高骈上表皇帝请求封杨行密为行军司马,杨行密率领几千兵马赴援,走到天长(今安徽天长市)时,毕师铎已囚禁高骈,并召宣州秦彦进入扬州(今属江苏),杨行密没有成功进入扬州,于是屯军于蜀冈。
毕师铎率兵数万攻打杨行密,杨行密佯装失败,放弃营寨逃跑。毕师铎的士兵没有军粮,非常饥饿,乘胜争相入营收取军资。杨行密见状回兵攻击,毕师铎大败,单骑逃回扬州城,并杀死高骈。杨行密听说高骈已死,令全军穿白色丧服向城哭三天,再进攻西门,秦彦及毕师铎逃奔到东塘,于是杨行密得以进入扬州。
弃扬夺宣
杨行密攻入扬州之时,扬州城中正是仓库空虚。饥民互相残杀充饥,丈夫将妻子、父亲将儿子争相卖给屠宰场,被卖的人如同羊、猪一样被屠夫宰杀。杨行密想到无法守住扬州而想离开。但蔡州(今河南省汝南县)秦宗权派遣其弟秦宗衡攻掠淮南,秦彦及毕师铎还师东塘,与秦宗衡联合,杨行密闭城不敢出。不久,秦宗衡被偏将孙儒所杀,孙儒攻破高邮,杨行密更加害怕。杨行密的门客袁袭说:“我们以新募集的军队守卫空城,而将领大多是高骈的部下,必须有厚恩信义和有力的统制才能使他们心服。现在孙儒军势正盛,攻无不克,这是将领们持两端、选强弱、择向背的时候。想到海陵镇使高霸,是高骈的旧将,肯定不能为我所用。”杨行密于是以军令召高霸,高霸率兵进入广陵(属江苏省扬州市),杨行密想让高霸守天长,袁袭说:“我们因怀疑高霸有二心而召他前来,如今还能再重用他吗?再说我们若能战胜孙儒,就没有必要用高霸,如若不胜,天长我们哪还能拥有呢!不如杀掉高霸而吞并其部。”杨行密于是犒赏军队,擒获并族灭高霸,得其部下数千人。
不久,孙儒杀秦彦、毕师铎,吞并了他们的兵马,以攻打杨行密。杨行密想到去海陵(属江苏省泰州市),袁袭说:“海陵难守,而庐州是我们的旧地,城池完好,粮草充实,可做以后图谋的基地。”于是杨行密又退到庐州。
很久以后,杨行密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发展,杨行密问袁袭说:“我想整装兼程而行,西取洪州(今江西南昌)可以吗?”袁袭说:“钟传新近得到江西,势头正盛,不可图谋,而秦彦进入广陵时,召池州刺史赵锽托以宣州。现在秦彦已死,赵锽失去依恃,而守卫宣州非其本意,况且他的为人不是公敌,所以赵锽可以攻取。”杨行密于是率军攻打赵锽,两军战于曷山,大败赵锽,进而围困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市),赵锽弃城逃去,被追上杀死。杨行密于是进入宣州。
力败孙儒
龙纪元年(889年),唐朝廷册封杨行密为宣州观察使。杨行密派田頵、安仁义、李神福等进攻浙西地区的苏(今属江苏)、常(今属江苏)、润州(今镇江)。
大顺二年(891年),杨行密攻取滁州、和州。景福元年(892年),杨行密攻取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市)。孙儒自从赶走杨行密,进入广陵,时间久了,也不能守,于是焚毁城池,杀死老弱病残的百姓以饷食军队,驱赶部众渡江,号称五十万,进攻杨行密。田頵、刘威等将领被孙儒的军队击败,于是杨行密想退走铜官。他的门客戴友规说:“孙儒来势凶猛,兵力众多,他的气势不可抵挡,但可以使他们先头受挫,他的兵力太多,不可力战。但时间久了兵力就疲惫,士气必然受挫。如果我们这个时候弃城而走,那不是束手就擒吗!”刘威也进言说:“背城坚守,可以不战使之疲惫。”杨行密认为他们说的非常正确。
杨行密避而不战,时间一久,孙儒的士兵果然粮草不足,而且又发生了大瘟疫。杨行密尽其所有军队攻打孙儒,孙儒战败被俘。将死之时,孙儒抬头看着刘威说:“听说避战不出的策略就是你提出的,倘使我有像你这样的将领,又怎么会失败呢?”于是就死。杨行密收降孙儒的余兵数千,用黑衣蒙住盔甲,称为“黑云都”,作为亲军。
割据淮南
景福元年(892年)八月,杨行密再入扬州,唐朝封杨行密为淮南节度使。乾宁二年(895年),唐廷加拜杨行密为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杨行密以田頵镇守宣州,安仁义镇守润州。因为杨行密的势力越来越大,升州刺史冯弘铎前来归附。杨行密又分派田頵等人四出攻掠,自淮河以南、长江以东各州都被攻下。而且进攻钱镠的苏州,擒获苏州刺史成及。
乾宁四年(897年),兖州朱瑾被朱温攻击,向李克用求救,李克用派李承嗣率精锐骑兵数千救助朱瑾,朱瑾失败,于是与李承嗣都奔附杨行密。杨行密的部众大多是江、淮人,淮人体质弱,得到朱瑾的精锐骑兵,杨行密的军队更加强大。同年,朱温派葛从周、庞师古攻打杨行密的寿州(今安徽淮南市),杨行密在清口击败朱温军,杀庞师古,葛从周收兵逃走,追到渒河,又大败朱温军。
乾宁五年(898年),钱镠攻苏州,与杨行密大将周本战于白方湖,周本战败,苏州又归于钱镠。天复元年(901年),杨行密派李神福攻钱镠,战于杭州,大败钱镠军,擒获钱镠的将领顾全武而归。次年,冯弘铎叛变,袭击宣州,等到田頵与冯弘铎在曷山交战时,冯弘铎战败,准备逃入海中,杨行密亲自到东塘邀请冯弘铎,派人对冯弘铎说:“胜败是用兵的常事,一战之败,何苦自弃跑到海岛上去呢?我的府第虽小,还可以容纳你。”冯弘铎感动哭泣,杨行密带领十余骑,跑到冯弘铎的军中,以冯弘铎为节度副使,以李神福代冯弘铎为升州刺史。
加封吴王
天复二年(902年)三月,唐昭宗被困在岐王李茂贞的驻地凤翔,派江淮宣谕使李俨拜杨行密为东面诸道行营都统、检校太师、中书令,封吴王。使统兵讨朱全忠。又加朱瑾为平卢节度使、冯弘铎为武宁节度使、朱延寿为奉国节度使、皆为遥领,加武安节度使马殷使相,令即日起兵勤王。
天复三年(903年),杨行密以李神福为鄂岳招讨使进攻杜洪,荆南成汭救援杜洪,李神福将其击败于君山。朱温军攻青州,王师范来向杨行密求救,杨行密派王茂章救援,大败朱温军,杀朱友宁。朱友宁是朱温哥哥的儿子,朱温大怒,亲自率领号称二十万的军队进攻王茂章,又为王茂章击败。田頵背叛杨行密,袭击升州(今江苏南京),捉住李神福的妻子儿女奔归宣州。杨行密召李神福讨伐田頵,田頵派将领王坛迎击,又送信给李神福,以其妻子儿女招降他。李神福说:“我从一个小卒的生活就跟从吴王起事,现在成为大将,忍心背离恩德而顾恋妻子儿女吗?”立即斩杀来使自绝退路,军士听说后都很感动振奋。走到吉阳矶时,田頵拿着李神福的儿子李承鼎用以招降李神福,李神福呵叱左右射杀其子,并在吉阳打败王坛。杨行密另派台濛攻击田頵,田頵战败被杀。
起初,田頵及安仁义、朱延寿等都跟从杨行密起自微贱,及至江淮刚平定,杨行密想休养生息、罢兵安民,但田頵、安仁义、朱延寿三人都猛悍难制,杨行密很想除掉他们,只是没有行动。天复二年(902年),钱镠的部将许再思等反叛,围困钱镠,许再思联合田頵进攻钱镠的大本营杭州,快要攻克时,杨行密接受了钱镠的贿赂,令田頵撤兵,田頵为此很怨恨。田頵曾经计划在广陵起事,杨行密的部将很多向田頵索贿,连狱吏也有所求。田頵发怒说:“狱吏想让我下狱吗?”于是回去就谋反了。安仁义听说后也反叛杨行密,焚烧东塘,袭击常州。常州刺史李遇出战,看见安仁义就大骂。安仁义止住自己的军队说:“李遇竟敢这样辱骂我,他肯定有伏兵。”于是率军退却,而伏兵果然出击,追到夹冈,安仁义插旗于地,解开盔甲吃饭,李遇的军队不敢追击。
安仁义又进入润州(今江苏镇江),杨行密派王茂章、李德城、米志诚等围困安仁义。吴军中首推朱瑾擅长用槊,米志诚擅长射箭,都为当时的佼佼者。而安仁义曾以射箭自负,说:“米志诚以十分之弓,不及朱瑾一分之槊;朱瑾以十分之槊,不及我安仁义一分之弓。”每次与王茂章等交战,保证瞄准后发射,因此吴军畏惧,不敢接近。杨行密也想招降,安仁义犹豫不决。王茂章乘其懈怠,挖地道入城,捉住安仁义,斩于广陵。
晚年去世
天祐二年(905年),杨行密派刘存攻鄂州(今湖北鄂州),焚烧城池,城中军队突围而出,将领们请求赶快攻击,刘存说:“我们攻击,他们又进入城内,那么城池就更坚固,让他们离去,城池就可以攻取。”这一天城破,俘获杜洪,斩于广陵。同年九月,朱温军攻破襄州(属湖北襄阳),赵匡凝奔归杨行密。十一月,杨行密去世,时年五十四岁,谥号吴武忠王,其长子杨渥继立。
顺义七年(927年),杨行密第四子杨溥称帝,追尊杨行密为武皇帝,庙号太祖,陵墓称兴陵。
为政举措
军事
景福元年(892年),杨行密攻取了楚州(今江苏淮安),对占据扬州的孙儒构成了南、西、北三面包抄的形势。这一年,他再占扬州,唐廷任他为淮南节度使。乾宁二年(895年),升州(今江苏南京)刺史冯弘铎来附,他又派田頵等攻掠各地,于是,“自淮以南、江以东诸州皆下之”。杨吴政权的地盘已具雏形。
乾宁四年(897年),杨行密令都将瞿章先据黄州(今黄冈),待朱友恭来攻即南渡固守武昌寨(今武汉),杨行密又派马珣以精兵5000助守,可还是被朱友恭和杜洪打得大败,瞿章等3000余人被俘。这年八月,朱温又派葛从周率步骑万人从霍丘(今属安徽)渡淮河为西路,令庞师古率大军驻营于清口(今江苏淮阴)为东路,自北向南发起进攻。杨行密先打东路,一面用决堰纵水的办法水淹敌军,另一面又令朱瑾率精锐突袭,结果汴军大败,名将庞师古被杀。葛从周得知东路失败,也从濠梁(今安徽凤阳)撤军,退到淠河又遭伏击,各军勉强北归。
天复元年(901年)杨行密派李神福南攻,在临安(今浙江临安北)大败钱镠,擒其将顾全武后回师。天复三年(903年),他命李神福西攻鄂州的杜洪,在君山(在今湖南岳阳)打了胜仗。同年,朱温攻打青州(今山东益都),王师范派人向他求救,杨行密派王茂章率众往援,大败汴军,杀朱温之子朱友宁。天祐二年(905年),杨行密派刘存再次攻打鄂州,终于活捉杜洪,控制了长江中游这一军事重镇。
经济
杨行密为政颇能选拔贤才,招集流散,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使得江淮一带社会经济在战争的间隙有较大恢复。
杨行密在与各地军阀交战中胜多败少,江淮地区相对比较稳定,这与他节用安民的指导思想有关。杨行密少时孤贫,深知民间疾苦。他“驰射武伎,皆非所长,而宽简有智略,善抚御将士,与同甘苦,推心待物,无所猜忌”。打败孙儒后,他在淮南“招合遗散,与民休息,政事宽简,百姓便之”。他初到淮南时,“赐与将吏,帛不过数尺,钱不过数百,而能以勤俭足用,非公宴未尝举乐,招抚流散,轻徭薄敛,未及数年,公私富庶,几复承平之旧”。可见,杨行密刚到淮南之时,行节俭之道,而且注重对人民的招揽和安抚,重视人民的生产,并起到了恢复社会生产和安定秩序的作用。
外交
杨行密擅长外交。他最初联合朱温、钱镠对付孙儒。孙儒灭亡后,朱温拥兵自重,他就联合李克用、王建、李茂贞来抵制朱温,并打出拥唐讨逆的旗帜,以保存自己。他和钱镠为争夺今苏南地区,屡动兵戈,形同水火,“行密尝命以大索为贯,号曰‘穿钱眼’,镠闻之,每岁使以斧科柳,谓之‘斫杨头’”。但当双方打成平局,杨行密自料钱氏不易消灭时,就主动讲和修好,此后两国保持了几十年的和平共处。
人物评价
总评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诸侯并起。杨行密在江淮地区举起割据大旗,强力遏止中原军阀朱温南进步伐,成功避免全国更大范围动乱。经略淮南过程中,其政治方略、经济措施和军事思想,对五代十国及其后来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其奠基之吴国,初步实现由藩镇向王国转型,继而,南方割据势力与北方中原政权并存局面得以实现。
政治上,杨行密为禅代的南唐奠定经济文化基础,开启唐宋之交政治整合和经济文化中心南渐先河,原因在于一仍吴旧的南唐是南方最为重要的割据政权,中国古代经济与文化中心的初步南移实际上是在以南唐为龙头、以吴越和马楚等政权为呼应的统治区域内实现的,这个时期是唐宋之交社会分野的标点,为后来社会的强劲发展提供了前瞻、新鲜的要素。杨行密经略江淮,实为十国第一人。
历代评价
•薛居正《旧五代史》:昔唐祚横流,异方割据,行密以高材捷足启之于前,李棨以履霜坚冰得之于后,以伪易伪,逾六十年。
•欧阳修《新五代史》:①宽仁雅信,能得士心。②行密起于盗贼,其下皆骁武雄暴,而乐为之用者,以此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当是时,人各自以为君,而天下无君。民之屠剥横尸者,动逾千里,驯朴孤弱之民,仅延两闲之生气也无几。而王潮约军于闽海,秋毫无犯;王建从綦毋谏之说,养士爱民于西蜀;张全义招怀流散于东都,躬劝农桑;杨行密定扬州,辇米赈饥;成汭抚集凋残于荆南,通商劝农。此数子者,君子酌天地之心,顺民物之欲,予之焉可矣。存其美,略其慝,不得以拘致主帅之罪罪王潮,不得以党贼之罪罪全义,不得以僭号之罪罪王建,不得以争夺之罪罪行密,不得以逐帅自立之罪罪成汭。而其忘唐之尚有天子,莫之恤而擅地自专者,概可勿论也。非王潮不能全闽海之一隅,非王建不能保两川于已乱,非全义不能救孙儒刃下之余民,非行密不能甦高骈虐用之孑黎。且其各守一方而不妄觊中原,以糜烂其民,与暴人争衰王。以视朱温、李克用之竭民肝脑、以自为君而建社稷,仁不仁之相去,岂不远哉?
•吴任臣《十国春秋》:唐末,强藩分据,海内云扰。太祖以三十六英雄起自草间,歼孙儒、禽赵锽、破杜洪、灭田頵,声罪汴彊,耀兵越徼,江淮南北以次削平。抑亦可谓非常之杰、不世出者矣。《五代史》言其为人宽仁雅信,能得士心,卒之开国广陵,传世四主,盖有以也夫。
•蔡东藩《唐史演义》:杨行密为骈部将,兴兵援骈,不谓无名,骈死而缟素举哀,尤似理直气壮,但既得广陵,横加屠戮,杀吕用之张守一可也,杀张神剑高霸,果胡为乎?背盟不义,滥杀不仁,朱全忠之表为留后,亦盗与盗应之征耳。故识者不称行密为侠士,而当斥行密为盗臣。
轶事典故
休妻
朱延寿是杨行密夫人朱氏的弟弟。田頵和安仁义要谋叛时,杨行密怀疑朱延寿,于是假装眼睛有病,每次接见朱延寿的使者时,总是故意说错使者所看到的,以此表示他的眼病。走路时曾经故意碰到柱子而倒地,朱夫人扶起他,好久才苏醒,哭着说:“我的事业成功但丧失了眼力,这是上天废弃我啊!我的儿子都不足以成大事,能够托付给朱延寿,我没有遗恨了。”朱夫人很高兴,忙召朱延寿。朱延寿到达时,被在寝门迎接的杨行密刺杀,杨行密休掉朱夫人,让她改嫁他人。
个人作品
《全唐文》录有一篇:《举史实牒》。
家族成员
父亲
杨怤,农夫出身。
妻妾
正妻:朱夫人,朱延寿姐,燕国夫人。天复三年(903年)被休。
妾:史夫人,杨渥、杨渭母,武昌郡君。天祐二年(905年)为太夫人,天祐十六年(919年)为太妃。
妾:王夫人,杨溥母,武义二年(920年)尊太妃,顺义七年(927年)尊皇太后,乾贞三年(929年)卒。
子女
儿子
长子:南吴烈祖杨渥,杨行密在位时任牙内诸军使,杨行密晚年,被任命为宣州观察使。在位三年。
次子:南吴高祖杨渭,即杨隆演。谥宣王。杨溥后称帝,改谥杨隆演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三子:临川王杨濛,武义元年(919年)受封庐江郡公,顺义七年(927年)进常山王,次年改封临川王,南唐昇元元年(937年),追封临川灵王。
四子:南吴睿帝杨溥,杨隆演称吴国王时被封丹阳郡公。天祚三年(937年)十月让位徐知诰,吴亡。
五子:新安公杨浔,天祐十六年(919年)被封为新安郡公,不久去世。
六子:德化王杨澈,武义元年(919年)被封鄱阳郡公。乾贞元年(927年)封为平原王,后改为德化王,不知所终。
女儿
寻阳长公主
杨氏,钱镠子钱传璙之妻。
某女,嫁蒋延徽。
某女,嫁李遇子,夫家被灭后改嫁徐玠。
某女,嫁刘仁规。
史书记载
•《新唐书·卷第一百八十八·列传第一百一十三》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吴世家第一》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四·僣伪列传一》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七》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八》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九》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
•《十国春秋·吴一太祖世家》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初唐奇谲诗人
五代宋初堪舆家
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大臣
唐末将领、李德成之子
唐末将领、李德成之子
五代十国高僧
后梁最后一位皇帝
五代至宋初的著名将领
五代南唐画家
五代后汉、后周大臣
前蜀宗室
五代时期的后唐军事将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