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颜师伯简介-南北朝宋朝名将

南北朝代
颜师伯个人介绍资料
本名:颜师伯
字:长渊
所处时代:南朝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出生日期:419年
逝世日期:465年
主要作品:《自君之出矣》
主要成就:平定叛乱、击溃北魏、收复失地
官职:平都县子 尚书右仆射 丹阳尹 
颜师伯(419~465),字长渊,琅琊郡临沂县(今山东临沂)人。南朝宋名将,竟陵太守颜邵之子。
少时孤贫,涉猎《书》《传》,颇解声乐。历任辅国行参军、徐州主簿和征西行参军,颇受宋孝武帝倚重。跟随宋孝武帝讨平刘劭之乱,夺取皇位。参与平定刘义宣和臧质的叛乱,任黄门侍郎,进封平都县子。 迁辅国将军,青冀二州刺史。在宋魏第一次青州之战中,多次击溃北魏,收复济水以北的失地,进号征虏将军。后迁御史中丞,领步兵校尉,迁侍中,深得孝武帝信任,奏无不可。 孝武帝刘骏去世后,接受遗诏辅佐前废帝,领尚书省事。居权日久,骄奢淫恣,不可一世。迁尚书右仆射、丹阳尹,转尚书左仆射、散骑常侍。
永光元年,联合太宰江夏王刘义恭、尚书令柳元景密谋废掉刘子业,谋泄被诛,时年四十七岁。宋明帝刘彧即位后,为其平反昭雪,追赠"太尉" ,以侄子颜干继承其封爵。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颜师伯(419年-465年),字长渊,琅邪临沂人,是东扬州刺史颜竣的族兄。他的父亲颜邵与谢晦在元嘉初年,密谋和起兵反抗宋文帝刘义隆失败,饮药自尽 。颜师伯自幼丧父,家中贫寒,广泛涉猎书籍史传,相当精通音乐声律,稍长大后开始涉猎《书》、《传》,尤其对声乐造诣较深。 颜师伯虽出身次等的琅琊颜氏的偏支,但他这一支在晋宋之际便已沦落,父亲谋反被杀,颜师伯的叔父更嫁女给东莞寒门刘宪之,家族已经和寒门通婚,自幼家贫。宋文帝元嘉年间,已经沦为贫寒的寒门庶族。
元嘉十八年(441年),刘道产镇守雍州时,颜师伯被举荐为辅国行参军,弟妻为臧质女,臧质任徐州刺史时,任颜师伯为主簿。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衡阳王刘义季取代臧质任徐州刺史时,臧质向刘义季举荐颜师伯,刘义季即命颜师伯为征西行参军。
元嘉二十五年(448年),兴安侯刘义宾代刘义季及武陵王刘骏代义宾为徐州刺史时,颜师伯仍为辅国安北行参军。王景文时为咨议参军,因爱其办事敏捷,又举荐给刘骏,仍被授予徐州主簿。
元嘉二十八年(公元451年),刘骏离镇徐州时,颜师伯以主簿之职,得以跟随刘骏调任江州。刘骏镇守寻阳,因赏识颜师伯之才,多次报请宋文帝刘义隆任命颜师伯为南中郎府主簿。宋文帝鉴于颜师伯出身低贱,未准许,并对典签官说:"中郎府主簿怎么能用颜师伯这样的人?"。后来刘骏又上奏请任命他为长流正式佐吏,文帝又说:"朝廷不能任命他,你可自行委任,但也不应署长流。"刘骏于是任命他为参军事,掌管刑狱。
平叛立功
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刘劭弑父称帝,颜师伯参与谋划刘骏讨伐刘劭的战役,被刘骏任命为主簿。后随刘骏率军攻入建康。刘骏即皇位后, 以颜师伯为黄门侍郎、骠骑长史、南郡太守,后改任骠骑大将军长史、南濮阳太守、御史中丞。
孝建元年(454年),刘义宣、臧质等起兵反叛,颜师伯出朝任宁远将军、东阳太守,率军沿途在荆扬交界处的军镇设置佐吏,以防备叛军从东路袭击。叛乱平息后,又任黄门侍郎,领步兵校尉,改领前军将军,徙御史中丞,迁侍中。
大明元年(公元457年),孝武帝以颜师伯在平定刘劭和臧质叛乱时,立有大功。进封颜师伯为平都县子,食邑五百户。 不久督青、冀二州及徐州的东安、东莞,兖州的济北等三郡军事、辅国将军,青、冀二州刺史。
青州大捷
大明二年(公元458年),孝武帝刘骏派遣积射将军殷孝祖在清水(济水下游)的东岸(滑台附近)建筑两座城池(因当时刘宋青州的南部在靠近兖州的那部分与北魏的疆界以济水为界)。 北魏方面认为威胁到了它的南部边境。 北魏文成帝拓跋浚于是兵分两路南下,一路派遣散骑常侍、镇西将军、天水公封敕文率军侵犯刘宋青州南部的清口方向试图摧毁那两座城池。另一路派遣北魏窟坏公、五军公等率骑兵、步军数万人,往刘宋的青州北部方向渡过黄河下游企图攻占刘宋在淮河以北的青州等地,意图以取得大胜,来向刘宋炫耀魏军军威。清口守将振威将军傅乾爱率领前员外将军周盘龙等出击,大破魏军,魏军主帅封敕文首战就战败。孝武帝闻知前线战况,赐青州刺史颜师伯节度,派遣积射将军殷孝祖,虎贲主将庞孟虬赴前线讨贼,受颜师伯指挥。
十月,颜师伯派遣中兵参军苟思达和庞孟虬合兵。军队行至沙沟,遇到北魏窟坏公、五军公等马、步军数万人,两军迎战,庞孟虬等奋力与魏军战斗一整天,庞孟虬亲手斩杀五军公,敌军因此大溃败。殷孝祖趁胜追击斩杀北魏大将窟瓖公,魏军投水淹死的有千余人。拓跋浚又派河南公、黑水公、济州公、青州刺史张怀之等人屯兵驻守济水岸边,颜师伯又派中兵参军江方兴与傅乾爱会师,打败敌军,斩杀河南公树兰等人。魏军别帅它门又派万余人进攻清口戍城,傅乾爱、江方兴领兵出城迎战,斩杀它门,其余魏军士兵溃逃。北魏天水公封敕文又带领两万人再次进逼守城,傅乾爱等出兵迎战,又击败魏军,追击敌人直至赤龙门,杀死很多魏军。宋军一月之中,四次报捷。宋孝武帝听闻前线战报,嘉奖颜师伯战功,下诏说:"北魏驱派贼军,图谋侵掠边塞,辅国将军、青冀二州刺史颜师伯,运用谋略,指挥军队,随机应变。济州守军奋力搏斗,一月之中,四次报捷。下属将领指挥的军队和其他援军,也十分英勇,齐心协力报效国家,屡次斩杀北魏首领,大量歼灭敌人。朕因此大为嘉许赞叹,由衷高兴。宜派遣使者慰劳,并命令辅国将军府详细考评战功,及时上报朝廷。"
十一月,拓跋浚派遣征西将军皮豹子与给事中周丘等将领率三万骑兵援助封敕文,颜师伯亲自坐镇,统军抵御皮豹子的后援魏军,宋魏随即发生大规模交战,皮豹子被颜师伯的参军焦度刺中,皮豹子从马背上摔下,险些丧命,皮豹子在魏军的掩护下狼狈出逃,焦度抢到皮豹子的铠甲、长矛等全套装备,又亲手斩杀魏军几十名士兵。 同时,颜师伯又派遣苟思达、庞孟虬等人追击魏军到杜梁。魏军人数众多,将他们四面包围起来。平南参军童太壹和苟思达等人率单骑冲击敌阵,所向披靡。庞孟虬等人接着赶到,大破魏军,魏军于是奔散败走,很多人淹死于河中。不久,魏军又纠合大量人马来进攻,庞孟虬等人又打败了他们。
十二月,孝武帝派遣司空参军卜天生协助颜师伯。北魏将领张怀之占据济水北岸縻沟城,颜师伯派卜天生等人去进攻。张怀之出城迎战,卜天生率领白衣客朱士义、殿中将军孟继祖等人进击。张怀之败逃入城,仅仅幸免一死。 孝武帝同时调遣青州军主刘怀珍率步骑数千赶赴济水,在济水入口麋沟湖与魏军相遇,大破魏军,又与颜师伯派来的军队会和,接连攻破济水以北的七座城池。
大明三年(公元459年)正月,北魏陇西王源贺等人屯兵占据申城,背依济水,面临黄河,地势三面险要,防守坚固。卜天生又率部众进攻,朱士义等人身披战甲,率先登上敌城。魏军投河淹死的人不计其数,北魏陇西王率余部出逃,宋军当天便攻克了申城。 同月,在申城还未被宋军攻克前,北魏征西将军皮豹子,就率骑兵数万绕道去打刘宋清口临近的刘宋兖州兵力虚弱的高平郡 ,试图分散宋军主力以减轻封敕文的主力方向的压力。皮豹子在去高平郡治所暇丘镇的路上遇到了刘宋兖州境内的五千巡防的步兵,五千步兵不敌北魏骑兵,往暇丘方向撤退,皮豹子追击至暇丘城下,暇丘的宋军坚壁清野。 后皮豹子率军多次攻打暇丘临近的垣苗寨,结果迟迟未攻克。 同时,魏军主帅封敕文进攻乐安城(今山东省滨州东南),颜师伯派军增援乐安城,建威将军、平原、乐安二郡太守分武都与卜天生等人抗击,大败魏军,封敕文狼狈逃走,魏军于是奔逃退去。宋军乘胜追击,连战皆捷,收复沿途之地的东平、縻沟、临邑等地,直至清口。皮豹子得知主力溃败,也从高平撤军。魏军撤离至清口围攻傅乾爱,傅乾爱随机应变坚壁清野,抵御敌军,殷孝祖等人追击至此后,魏军全线撤回黄河北岸,撤军途中,投河淹死的魏军士兵不计其数。颜师伯进号为征虏将军。
孝武重臣
大明三年(公元459年)四月,竟陵王刘诞起兵叛乱,并邀淮北各州镇参与。坐镇青、冀二州的颜师伯随即派遣长史嵇玄敬率五千人,与孝武帝派遣的沈庆之的平叛大军会师,合兵围攻广陵,不久攻破广陵,平定叛乱。
大明四年(公元460 年), 颜师伯升为侍中,领右军将军,孝武帝对他十分宠幸亲厚,群臣没有谁能与之相比。不久,又迁吏部尚书,兼领右军将军。孝武帝不愿意威势权柄被他人掌握,总是事必躬亲,亲自处理朝廷各种事务,吏部尚书的官员,只是奉命执行皇帝的文书,而颜师伯却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行决断,奏章总是得到认可。
大明七年(公元463年),补颜师伯为尚书右仆射。时吏部分为两部,陈郡谢庄、琅琊王昙生并为吏部尚书。颜师伯之子举荐寒门士人张奇为公车令,孝武帝刘骏认为张奇资历不够,使张奇任兼市买丞,以蔡道惠为公车令。令史潘道栖、诸道惠、颜祎之、元从夫、任澹之、石道儿、黄难、周公选等扣压蔡道惠的敕文,使张奇先至公车,不去任兼市买丞职务。这事很快就被孝武帝知晓。颜师伯被坐以子干预政事, 降为太子中庶子,谢庄、昙生被免官,潘道栖、诸道惠被弃市,颜祎之等六人被鞭杖一百。不久又领太子中庶子,他虽然被贬受挫,但孝武帝对他的信任依然如故。
辅政专权
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孝武帝刘骏临崩,颜师伯受遗诏辅幼主,领尚书中事。大明八年(公元464年)五月,前废帝刘子业即位,颜师伯仍任前职,领卫尉。不久,又迁尚书右仆射,领丹阳尹。颜师伯居权日久,渐渐专权骄奢。天下寒门士子都仰慕他,在他门下的人,都获得本来不能得到的官职。他广收财物,家产丰厚,歌伎侍妾,声色音乐都是天下第一等的,园池第宅,在当时是最好的,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起初,颜师伯专断朝廷事务,事事自作主张,不与同为辅政大臣的沈庆之商量,更对令史说:"沈公不过是皇上的爪牙,怎么能参与政治事务呢?"沈庆之听说后切齿痛恨。
谋废被害
前废帝刘子业欲亲主朝政,发诏转颜师伯为左仆射,加散骑常侍,以吏部尚书王景文为右仆射,夺其丹阳尹,又分台理政。不久,前废帝赐死戴法兴,罢免巢尚之。这时,颜师伯开始感到恐惧。前废帝亲政后,作恶多端,暴虐成性,引起朝野上下人人不安。当江夏王刘义恭和柳元景密谋废帝时,颜师伯很快便加入其中。
永光元年(公元465 年),沈庆之因与颜师伯有旧怨,极度不满颜师伯专权,拒绝柳元景邀请他与颜师伯共同废掉暴君刘子业之事。私下将颜师伯与柳元景,刘义恭密谋废帝的消息泄露给前废帝刘子业 ,后颜师伯与太宰江夏王刘义恭、尚书令柳元景等以谋反之罪同时被诛,时年47岁。六个儿子也一并被杀。
颜师伯之弟颜师仲,先后任中书郎、晋陵太守。颜师叔任司徒主簿、南康相。明帝刘彧即位,谥师伯曰"荒"。颜师仲之子颜干继承封爵。 不久,明帝又给他追赠"太尉"。
人物评价
颜师伯作为刘宋孝武帝时期最重要的大臣,曾在北魏侵犯刘宋青州时,率军反击,"一月四捷",取得了刘宋武帝逝世以来对北魏的首场大胜,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但为人性格贪鄙,在掌握重权,功成名就后,渐渐专权骄奢。因过于专断朝廷事务与同为辅政大臣的沈庆之结怨。当准备与柳元景、刘义恭废掉前废帝时,沈庆之私下将消息泄露给前废帝,颜师伯事败惨死,善始不能善终。
轶事典故
颜师伯在从州刺史被提拔为侍中(其职权相当于宰相),位居人臣之后,颜师伯干了两件事,一是大肆收受贿赂,家累千金,二是找机会和皇帝赌钱,再把钱巧妙地输给皇帝。一次,与皇帝玩樗蒲(有点像掷骰子),骰子分黑犊、雉、卢几种, 卢 最大。宋孝武帝掷得雉 ,自谓必胜,没想到颜师伯手气更好,掷得卢 ,皇帝脸色都变了。颜师伯赶忙将骰子抓在手里,说: 以为是卢! 是日,颜师伯一输百万钱。
个人作品
《自君之出矣》赏析:自君之出矣,芳帷低不举。思君如回雪,流乱无端绪。
建安诗人徐干有一首著名的《室思》诗,以女子的口吻,诉说对远方丈夫的深情思念。其第三章末四句曰:"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写情缠绵动人,深受后世人们的赞赏。南朝以来,不断有人模拟写作,"自君之出矣"遂成为独立的乐府诗题。与其他的拟乐府诗不同,《自君之出矣》基本上都保持着徐干原诗的内容和形式,即标题与内容始终一致,而且大都是四句一篇,其首句必称"自君之出矣",次句叙述一件事实,后两句则以"思君如××"引出各种比喻,类似于同题作文。这好比是戴着镣铐跳舞,既容易流于生硬、枯索,也容易显示出优劣。在众多的同类作品中,颜师伯这首诗有其独到之处。
《自君之出矣》全篇才四句,后两句又须构成一个比喻,这就需要作者不仅要处理好其中叙述与比喻的关系,而且要特别注意比喻的效果。比喻有喻意与喻象之分,而喻象的取用尤为重要。颜师伯此诗之所以高出他人之作,正在于其取象之美、含意之深、表情之真。试取他人所作两首以资比较:自君之出矣,金翠暗无精。思君如日月,回还昼夜生。 (刘骏)自君之出矣,罗帐咽秋风。思君如蔓草,连延不可穷。 (范云)宋孝武帝刘骏的一首,以金玉首饰失去了往日的光泽来写女子因丈夫久出而无心装扮,是徐干"明镜暗不治"的翻版。而以日月轮回、夜逝昼生来比喻女子相思日夜不息,意思有了,但取象不够形象生动,难以引发读者产生美感。且金玉、日月,都带有一种华丽高贵的气派,冲淡了悱恻动人的情思。这也许是由于刘骏的皇帝身分和缺乏真实的生活体验所致。范云是齐粱时的著名诗人,他以秋风吹罗帐暗示女子的空闺寂寞,以蔓草绵绵比喻女子的情思没有止境,虽然表现委婉含蓄,艺术感染力显然高于刘骏之作,但也依然未能跳出徐干原作的格局。无论是徐干的流水无尽,刘骏的日月轮生,还是范云的蔓草连延,都只是在描述女子那无穷无尽的思念,没能深入到这无尽思念的情感之本身。
颜师伯这首诗,所描写的就不是单纯的思念,而是女子由于思念时间之长、思念程度之深所形成的心烦意乱的情绪。"自君之出矣,芳帷低不举。"古代女子的住室大都张有帷幕,多者数重,故而"帷房"也可代指闺房、内室。"芳帷"着意点出内室帷幕的精美,由此可使人猜想到那陈设典雅的内室,和女主人细致而爱好整洁的性格。然而,丈夫远出不归,长久的思念折磨着女主人,令她百无意趣。洁净的内室,如今也零乱不堪;绣帷低垂,却无心挂起。这两句平平而起,是以一种总体性的叙述指出女主人公的心境。下二句才是精采之处。
"思君如回雪,流乱无端绪。"思念与怨艾,牵挂与猜疑,期待与失望,种种爱恋之情交织在女主人的心中,愁云聚结,理不出头绪。李煜曾以"剪不断,理还乱"来形容离别的愁丝,十分真切。这首诗用回雪比喻愁思的郁结不解、纷纭无结,不仅真切,而且意象之美,令人叹为观止。你看,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铺天盖地而来。它们漫空飞舞,片片落下,无始、无终,无先、无后,天上地下,只是一片茫茫。忽然一股回风吹来,卷扬起地上的雪粒,拉扯住空中的雪片,搅成一团,旋飞不息。它们是那样急骤,那样杂乱,那样稠密。这景象是美的,又是沉闷的、迷乱的,正如忧郁而纷繁的愁绪。曹植曾以"流风回雪"形容美女举止的轻盈;颜师伯则取流风回雪之纷纭回环来形容愁思无端绪,虽是取效于前人,但却另辟蹊径,颇觉新鲜。此外,雪的洁白无瑕似也象征了女主人忠贞不渝的品德。
有比较,才有鉴别。与刘骏、范云的同题作品相比,这首诗写相思并不停留在表面,而是揭示出相思之人内在的情感体验,深刻而又真实。诗以流风回雪比喻抽象的愁思,显得生动优美。这确是一首佳作。
史书记载
宋书·颜师伯列传
颜师伯少孤贫,涉猎书传。刘道产为雍州,以为辅国行参军。弟师仲,妻臧质女也。质为徐州,辟师伯为主簿。衡阳王刘义季代质为徐州,质荐师伯于刘义季,刘义季即命为征西行参军。兴安侯刘义宾代刘义季,世祖代刘义宾,仍为辅国、安北行参军。王景文时为谘议参军,爱其谐敏,进之世祖。师伯因求杖节,乃以为徐州主簿。善于附会,大被知遇。及去镇,师伯以主簿送故。世祖镇寻阳,启太祖请为南中郎府主簿。太祖不许,谓典签曰:"中郎府主簿那得用颜师伯。"世祖启为长流正佐,太祖又曰:"朝廷不能除之,郎可自板,亦不宜署长流。"世祖乃板为参军事,署刑狱。及入讨元凶,转主簿。
世祖践阼,以为黄门侍郎,随王诞骠骑长史、南郡太守。改为骠骑大将军长史、南濮阳太守,御史中丞。臧质反,出为宁远将军、东阳太守,领兵置佐,以备东道。事宁,复为黄门侍郎,领步兵校尉,改领前军将军,徙御史中丞,迁侍中。上以伐逆宁乱,事资群谋,大明元年,下诏曰:"昔岁国难方结,疑懦者众,故散骑常侍、太子右率庞秀之履崄能贞,首畅义节,用使狡状先闻,军备夙固,丑逆时殄,颇有力焉。追念厥诚,无忘于怀。侍中兼祭酒颜师伯、侍中领射声校尉袁愍孙、豫章太守王谦之、太子前中庶子领右卫率张淹,爰始入讨,预参义谋,契阔大难,宜蒙殊报。秀之可封乐安县伯,食邑六百户,师伯平都县子,愍孙兴平县子,谦之石阳县子,淹广晋县子,食邑各五百户。"
师伯迁右卫将军,母忧去职。二年,起为持节、督青冀二州、徐州之东安、东莞、兖州之济北三郡诸军事、辅国将军、青冀二州刺史。其年,索虏拓跋浚遣伪散骑常侍、镇西将军天水公拾贲敕文率众寇清口,清口戍主振威将军傅乾爱率前员外将军周盘龙等击大破之。世祖遣虎贲主庞孟虬、积射将军殷孝祖等赴讨,受师伯节度。师伯遣中兵参军苟思达与孟虬合力。行达沙沟,虏窟环公、五军公等马步数万,迎军拒战。孟虬等奋击尽日,孟虬手斩五军公,虏于是大奔。孝祖又斩窟环公,赴水死者千计。虏又遣河南公、黑水公、济州公、青州刺史张怀之等屯据济岸,师伯又遣中兵参军江方兴就傅乾爱击破之,斩河南公树兰等。虏别帅它门又遣万余人攻清口戍城,乾爱、方兴出城拒战,即斩它门,余众奔走。虏天水公又率二万人复来逼城,乾爱等出战,又破之,追奔至赤龙门,杀贼甚众。上嘉其功,诏曰:"虏驱率犬羊,规暴边塞,辅国将军、青冀二州刺史师伯宣略命师,合变应机,济戍奋怒,一月四捷,支军异部,骋勇齐效,频枭名王,大歼群丑。朕用嘉叹,良深于怀。可遣使慰劳,并符辅国府详考功最,以时言上。"
苟思达、庞孟虬等又追虏至杜梁,虏众多,四面俱合,平南参军童太一及苟思达等并单骑出荡,应手披靡。孟虬等继至,虏乃散走,透河死者甚多。既而虏更合众大至,孟虬等又破之。世祖又遣司空参军卜天生助师伯。张怀之据縻沟城,师伯遣天生等破之,怀之出城逆战,天生率军主刘怀珍、白衣客朱士义、殿中将军孟继祖等击之。怀之败走入城,仅以身免。继祖于阵遇害,追赠郡守。又虏陇西王等屯据申城,背济向河,三面险固,天生又率众攻之,朱士义等贯甲先登,贼赴河死者无算,即日陷城。虏天水公又攻乐安城,建威将军、平原乐安二郡太守分武都与卜天生等拒击,大破之,虏乃奔退,追战克捷,直至清口。虏攻围傅乾爱,乾爱随方拒对,孝祖等既至,虏彻围遁走。师伯进号征虏将军。
三年,竟陵王诞反,师伯遣长史嵇玄敬率五千人赴难。四年,征为侍中,领右军将军,亲幸隆密,群臣莫二。迁吏部尚书,右军如故。上不欲威柄在人,亲览庶务,前后领选者,唯奉行文书,师伯专情独断,奏无不可。迁侍中,领右卫将军。七年,补尚书右仆射。时分置二选,陈郡谢庄、琅邪王昙生并为吏部尚书。师伯子举周旋寒人张奇为公车令,上以奇资品不当,使兼市买丞,以蔡道惠代之。令史潘道栖、褚道惠、颜祎之、元从夫、任澹之、石道儿、黄难、周公选等抑道惠敕,使奇先到公车,不施行奇兼市买丞事。师伯坐以子预职,庄、昙生免官,道栖、道惠弃市。祎之等六人鞭杖一百。师伯寻领太子中庶子,虽被黜挫,受任如初。
世祖临崩,师伯受遗诏辅幼主,尚书中事,专以委之。废帝即位,复还即真,领卫尉。师伯居权日久,天下辐辏,游其门者,爵位莫不逾分。多纳货贿,家产丰积,伎妾声乐,尽天下之选,园池第宅,冠绝当时,骄奢淫恣,为衣冠所嫉。又迁尚书仆射,领丹阳尹。废帝欲亲朝政,发诏转师伯为左仆射,加散骑常侍,以吏部尚书王景文为右仆射。夺其京尹,又分台任,师伯至是始惧。寻与太宰江夏王义恭、柳元景同诛,时年四十七。六子并幼,皆见杀。
弟师仲,中书郎,晋陵太守。师叔,司徒主簿,南康相。太宗即位,诏曰:"故散骑常侍、仆射、领丹阳尹、平都县子师伯,昔逢代运,豫班荣赏。遭罹厄会,陨命淫刑,宗嗣殄绝,良用矜悼。但其心渎货,宜贬赠典,可绍封社,以慰冤魂,谥曰荒。"师仲子干继封。齐受禅,国除。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
北周宗室大臣
北周宗室大臣
罗定人物
宋文帝刘义隆的第四子
西魏驸马
北魏最后一位皇帝
铜山区人物
西魏权臣、北周奠基人
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宋文帝刘义隆的第六子
北齐著名将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