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元颢简介-北魏宗室大臣,献文帝拓跋弘之孙

南北朝代
元颢个人介绍资料
本名:元颢
字:子明
所处时代:北魏
民族族群:鲜卑族
出生地:河南洛阳
逝世日期:529年
主要成就:平定宿勤明达叛乱、坐领洛阳
官职:尚书右仆射、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封爵:北海王
追赠:太师、大司马等
元颢(?——529年),字子明,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大臣,献文帝拓跋弘之孙,北海平王元详长子,孝文帝元宏之侄。
少时意气风发,心有大志。其父元详死后,袭封北海王,迁散骑常侍、抚军将军、徐州刺史,遭到御史弹劾而除名。孝昌三年(527年),恢复王爵,拜使持节、平西将军、西道大行台,率军平定宿勤明达叛乱,进号征西将军,授尚书右仆射、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孝昌四年(528年),迫于朝廷内乱及葛荣起义的压力,投靠南梁;借助南梁兵力,带领陈庆之杀回北魏,登基称帝于睢阳,改元孝基。永安二年(529年),攻破洛阳,改元建武。在位期间,荒淫无道。三个月后,兵败被杀。北魏孝武帝即位后,追复北海王,赠使持节、太师、侍中、骠骑大将军、大司马、冀州刺史。
人物生平
封王拜将
元颢,字子明,北魏宗室,年轻时意气风发有大志,父亲死后继承爵位,受封北海王,累次升迁为散骑常侍、抚军将军、徐州刺史,不久,被御史弹劾而除名。
孝昌三年(527年),宿勤明达、叱干麒麟等人聚众造反,侵扰等豳州、北华州州郡;诸军事、西道行台,率军征讨宿勤明达等叛贼,元颢挥师转战前进,频频击破造反军,解了豳、华之围,以功增封食邑八百户,进号征西将军,授为尚书右仆射,不久,又进迁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投降南梁
孝昌四年(528年),元颢受命前往邺城抵御葛荣农民起义军,恰逢尔朱荣攻破洛阳,废黜幼主元钊,朝局动荡。元颢见京城内乱,宗室遭戮。葛荣兵势正盛,挥军南侵,看势头相州早晚是他的口中之食,自己前去邺城,无异于是去送死。外逼内迫,处境艰险,元颢难以自安,遂在汲郡徘徊瞻顾,暗中筹谋自保之策。思谋再三,想出个脱身避祸的权宜之策,他让舅舅、殷州刺史范尊替自己代行相州事务,代替前刺史李神固守邺城,与自己互为表里,遥相应援。相州行台(在大行政区代表中央机构的官员,权位极重)甄密察觉出元颢有异图,害怕范尊生变,就废免了他,重新让李神掌管相州,并派出军队前去迎接元颢,借以探察他的动静。心虚的元颢闻知相州有变,为求生计,就带着儿子元冠受和左右亲信投奔了南梁。面对葛荣和尔朱荣的强大势力,元颢为求自保,投降南梁。元颢见到梁武帝,涕泣陈情,请求立己为魏主,帮助自己杀回北地复国;言辞颇为壮烈豪迈,给梁武帝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北上复国
孝昌四年(528年)10月,元颢一行由南梁假节、飚勇将军陈庆之率领的七千甲兵护驾,踏上北归建国的征程,首战攻克铚城;孝庄帝元子攸起初不予重视,继续派遣大将军元天穆率领大军先去平定齐地,待剿灭邢杲后再挥师讨伐元颢;陈庆之抓住战机,于永安二年(529年),一举攻克荥阳、睢阳。
永安二年(529年)四月,元颢在睢阳城南登坛祭天,即位称帝,建元孝基。在南梁名将陈庆之的支持下,不断攻克北魏城池,击败北魏军队。特别是荥阳之役,陈庆之以七千精兵击败上党王元天穆三十余万大军,堪称经典战役;永安二年(529年)5月,梁军攻克洛阳,元颢坐领洛阳,改元建武。
北魏建武帝元颢进入洛阳后,一头扎入后宫,日日淫乐,荒废政治。同时,拒绝陈庆之向南梁增兵的要求,暗中背叛南梁,洛阳王朝危机四伏,暗流涌动。
兵败被杀
永安二年(529年)6月,天柱大将军尔朱荣、尚书右仆射尔朱世隆、京畿大都督元天穆等,纠集士众,号称百万,拥卫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杀气腾腾奔向洛阳,绕过陈庆之的梁军,奇袭洛阳,元颢兵败逃到临颍(今河南漯河市)后,为县卒江丰所斩杀。
魏收《魏书·卷十·帝纪第十》、李延寿《北史·元颢传》、司马光《资治通鉴·梁纪九》有记载。
轶事典故
初,元颢入洛,其日暴风,欲入阊阖门,马大惊不进,令人执辔乃入。恒农郡杨昙华告人曰:元颢必无成,假服衮冕,不过六十日。谏议大夫元昭业曰:昔更始帝自洛阳而西,初发,马惊奔,触北宫铁柱,三马皆死,而更始卒不成帝位。以古譬今,其兆一也。至七月果败。
亲属成员
祖父:拓跋弘,北魏献文帝。
父亲:元详,录尚书事、太尉、太傅,封北海王,谥号为平。
夫人:李元姜,顿丘宣王李峻孙女。
兄弟:元顼,拜侍中、尚书左仆射、车骑将军,封东海王;元保,早夭。
儿子:元冠受,为尔朱荣所擒杀;元娑罗,袭封北海王。
墓志铭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北海王墓志铭
公讳颢,字子明,河南洛阳人也。昔高辛之胄,言才有八;姬昌之胤,称贤者五。若夫奄宇宙而为家,分河山以建国,固当天和咸萃,灵贶毕归矣。公独禀上才,牢宠万物,郁为今世,神祇斯启。壮情孤峙,邈与琼琨等峻;英心特立,眇共瑶碣齐高。肇自弱年,天机秀发,念存九合,志在三匡。盖当见异何生,受托公祖者矣。若其始嗣爵土,初理衣簪,无待羊角之抟,便有鹏翼之势。或司政棘树,或敷奏琐门,或官如北斗,或牧是东岳。位以名高,任随才远,清猷被国,遗爱在民。百僚延首,犹众飞之赴雁塞;千品注目,若群泳之仰龙门。瞻其崖崿,不测官富之美;濯其波澜,尽得相忘之意。岁在执徐,榆关大扰,王师每丧,獯猃横行。仍以徒役苦虐吏之浸,流戍积怀归之思,缘边万里,影响群飞。天子乃眷不怡,早期晏罢,言廉李而怅然,顾郾宛之无击。公有济世之才,深救樊之志,启行薄罚,肆兹神武,英风暂驰,戎夷震慑,义声所及,种落知归。言还魏阙,仍总端揆,将相所在,安危攸属。于时运距交丧,金革方始,茫茫燕赵之地,化为射猎之场,连烽千里,控弦万骑,逐春草以西移,俟秋风而南首。加以猛将精兵,骤见摧挫,君子怀沉沦之惧,小人有吞噬之忧。公虑兼家国,旧身授手,府朝并建,作镇邺城。属明皇暴崩,中外惟骇,尔朱荣因籍际会,窥兵河洛,始称废立,仍怀觊觎。群公卿士,磬于锋镝,衣冠礼乐,殆将俱尽,行李异同,莫辩逆顺。公未知鸿雁之庆,独轸麦秀之悲,而北抗强竖,南邻大敌,事在不测,言思后图,遂远适吴越,观变而动。孝庄统历,遥授师傅,磐石之寄,于焉在斯。既而政出权胡,骄恣惟甚,爰自晋阳,远制朝命,征伐非复在国,牧守皆出其门,天下之望,忽焉将改。公仰鼎命之至重,瞻此座之可惜,总众百越,来赴三川。而金縢未刊,流言竞起,兵次牢洛,舆辇北巡。既宗庙无主,而雄图当就,不得不暂假尊号,奉祭临师。觊当除君侧以谢时,复明辟而归老,此志未从,奄随物化。以永安三年七月廿一日薨于颍川临颍县,时年卅六。惟公道业渊通,德范标峻,孝友笃诚,率由斯践。弱承丕绪,少縻好爵,清辉素论,领袖人群,贵则王公,亲亚梁楚,爱才贱宝,轻生重义。外接士林,极谦恭之德;傍纳细民,尽宽仁之美。万官挹之而不竭,四海注之而不盈。滔滔乎苞委水而为深,灼灼乎并丽天以俱照。虽气盖寰中,声振域表,而永随川逝,空与山传。皇上缅追休烈,载申盛礼,诏赠殊荣,一无所假。以太昌元年岁次壬子八月壬戍朔廿三日甲申窆于旧茔。天地无穷,陵谷骤徙,敢勒余芳,垂之金石。
其词曰:三才隆祥,百灵纳祉,乃资人杰,实纵英跱。叡皇之孙,哲王之子,曾峤迥立,崇峰崛起。诞兹神表,茂是天爵,激水而飞,蒸云斯跃。文德时序,武功伊烁,致君尧舜,拯民沟壑。至道不言,穷妙无象,其神莫测,在迹徒仰。天纲暂弛,鼎命疑归,眷言宝器,托迹观机。见危发愤,投袂扬威,风云方扇,霜露同晞。长天运节,短日催年,言归黄壤,永秘玄泉。墓欑榱木,茔聚寒烟,生民共此,无圣无贤。123
史籍记载
魏收《魏书·卷十·帝纪第十》
李延寿《北史·卷十九·元颢传》
司马光《资治通鉴·梁纪九》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
北周宗室大臣
北周宗室大臣
罗定人物
北魏最后一位皇帝
宋文帝刘义隆的第四子
西魏驸马
西魏权臣、北周奠基人
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铜山区人物
北齐著名将领
宋文帝刘义隆的第六子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