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潘克

公元1917年-1975年

潘克公元1917年-1975年 广东韶关市新丰县人物

潘克(1917—1975),号伯周,新丰县沙田镇天中村人。出身于农商家庭,14岁考入广州中山大学附中,在校广交学友,与同学创办《持平日报》和《国民新闻》等刊物。毕业后升入广州大学,攻读政治系。1938年,抗日烽火燃及全国,潘学业未满即投笔从戎,参加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二军任特别党部干事,随后分别任过连、营、团部指导员、教导员等职。广州沦陷后,在韶关设立战时省会,广州市各大专院校纷纷北迁韶关,广州大学也同时在韶关复课。1940年秋,潘为求学业有成,从部队返回广州大学四年级复读。为克服家庭经济困难,即半工半读,最终完成了大学学业。

毕业后,经乡绅推荐、国民党新丰县长陈淦邀请,潘克回到县立第三中学(今沙田中学)任校长。为筹建新校舍,在潘楚卿等几位乡绅的积极协助下,一面抓教学,一面筹集建校经费,终于使新校舍落成竣工。此后,潘亲自到广州聘请教师。当时任教的有梅凯(又名梅日新,解放后任广州市政协副主席)、许南平(解放后在中央文化部工作)、卢莹(女,解放后任《中国电影》杂志主编)及吴焰(女)等老师,均是高材生。他为三中的筹建与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1944年,潘克当选县参议员,后任国民党新丰县党部书记长。1945年,当选为省参议员。1947年,当选为中国“国民代表大会”代表。1948年,出席南京“国民代表大会”,并选为核心代表,在会上作题为《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发言。后得到南京-参军长薛岳的器重,被任命为-秘书。1949年春,随国民党广东省主席薛岳回广州任省政府参事,兼省党部组训处、宣传处处长和《中央日报》社社长等职。1949年秋,广州解放前夕,随薛岳往海南,任防卫总司令部政工处少将处长,并负责《中央日报》的复刊工作。后随国民党部队转移台湾,续任“国大”代表、台北县党部委员、台湾省监察委员、中央-督导委员、中华民国杂志协会理事兼台北广东同乡会理事等职。1975年5月23日,病逝于台湾。晚年著有《华侨英杰素描》、《总行之技术》与《海外八月行》等书。

来源:新丰县史志办

  相关院校:

中山大学

  同年(公元1917年)出生的名人:何作朋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李震下一篇:潘学吟
中国男演员、著名二人转演员、赵本山的第37号弟子
原东北局书记处书记
广州市政协原委员
清末小刀会首领
灌云县人物
中国古代十大美男
中国作家
原中央候补委员
新兴县人物
宝安区人物
中国攀岩运动员
革命烈士
公元1914年-2004年
广东韶关市新丰县人物
公元1917年-1975年
广东韶关市新丰县人物
公元1895年-1930年
广东韶关市新丰县人物
清公元1779年-1843年
广东韶关市新丰县人物
公元1903年-1932年,革命烈士
广东韶关市新丰县人物
公元1903年-1932年
广东韶关市新丰县人物
公元1927年-1995年
广东韶关市新丰县人物
新丰县
广东韶关市新丰县人物
新丰县
广东韶关市新丰县人物
新丰县
广东韶关市新丰县人物
广东韶关市新丰县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