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前256年 /前247年-前195年6月1日 ),字季,沛丰邑中阳里人(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前202年2月28日-前195年6月1日在位)。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早年到外黄县跟随张耳。秦朝建立后,出任沛县泗水亭长。后因释放刑徒,藏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义后,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在沛县响应,自称沛公,投奔反秦义军首领项梁,共立楚怀王,任砀郡长,封武安侯。秦二世三年(前207年)率军进驻灞上,接受秦王子婴投降,废除秦朝苛法,约法三章。鸿门宴之后,受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及汉中一带 。同年五月,重返三秦之地,定都栎阳。他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积极整合反对西楚霸王项羽的力量,最终迫使项羽兵败自刎,于汉五年(前202年)赢得楚汉之争,统一天下,即位于定陶氾水北岸 ,建立汉朝,初定都雒阳,后徙都长安 。称帝后,刘邦为稳固统治,陆续消灭臧荼、韩王信、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同时建章立制,休养生息,励精图治。兵员归家,豁免徭役,重农抑商 ,恢复社会经济,安抚人民,稳定统治。“白登之围”后宣布开放边境关市,缓和汉匈关系。主张共定天下。 汉十二年(前195年),刘邦讨伐英布叛乱时伤重不起,制定“白马之盟”后驾崩,尊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长陵。 刘邦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历代史家对其多有称赞,如毛泽东评价他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汉高祖刘邦:布衣天子的传奇人生 刘邦,生于公元前 256 年,卒于公元前 195 年,沛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早年的刘邦,任泗水亭长,在当地也算有点小职权。他好酒及色,常常赊酒喝,醉倒便睡。但他性格豪爽,喜欢结交朋友,萧何、曹参、樊哙等日后的开国功臣,都在此时与他结识。尽管刘邦看似是个浪荡不羁的小吏,却胸怀大志。一次,他到咸阳服徭役,看到秦始皇出行的盛大场面,不禁感叹:“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秦末,暴政苛严,民不聊生。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天下纷纷响应。刘邦在沛县主吏萧何、狱掾曹参等人的支持下,杀死沛令,扯起反秦大旗,称沛公。他带领着家乡的子弟兵,队伍逐渐壮大。刘邦深知自己谋略不足,于是广纳贤才,张良、陈平、韩信等一批能臣猛将纷纷投奔到他的麾下。 刘邦西进关中,一路与秦军作战。在与秦军的战斗中,刘邦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智慧。他善于用人,能根据将领们的特点安排任务,使得众人各尽其能。公元前 207 年,刘邦率先入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关后,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此举深得民心,为他日后争夺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刘邦的实力与项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项羽巨鹿之战后,势力空前强大,率诸侯联军四十万西入关中。刘邦只有十万兵力,被迫驻军霸上。项羽在鸿门设宴,欲杀刘邦。刘邦带着张良、樊哙等人赴宴,在宴会上,刘邦卑辞言好,示弱于项羽,巧妙地化解了危机,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 “鸿门宴”。鸿门宴后,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分封诸侯,刘邦被封为汉王,领地在巴、蜀、汉中一带。 刘邦并不甘心偏居一隅,他采纳萧何的建议,“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积极准备东进与项羽争夺天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迅速平定三秦,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楚汉战争长达四年,期间双方互有胜负。刘邦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出色的战略部署,逐渐扭转了局势。 公元前 203 年,项羽与刘邦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归楚,西归汉。但刘邦听从张良、陈平的建议,趁项羽撤兵之际,全力追击。公元前 202 年,刘邦与韩信、彭越等诸侯军会师垓下,对项羽展开决战。韩信采用 “十面埋伏” 之计,将项羽的楚军重重包围。楚军兵少食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以为楚地尽被汉军占领,军心大乱。项羽率八百余骑突围,逃至乌江畔,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刘邦最终赢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统一天下。 公元前 202 年 2 月 28 日,刘邦在汜水之北的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称帝,建国号为汉,史称西汉。称帝后,刘邦面临着诸多内忧外患。国内,经过长期战乱,经济凋敝,民生困苦;外部,匈奴势力强大,时常侵扰边境。刘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统治。在政治上,他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同时又实行郡国并行制,分封同姓诸侯王,以拱卫中央政权。在经济上,他推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鼓励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他下令士兵复员回乡,给予土地和宅舍,让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又释放奴婢,增加农业劳动力。这些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在外交上,面对匈奴的侵扰,刘邦因在白登山之战中被匈奴围困七天七夜,认识到汉朝暂时无力与匈奴正面抗衡,于是采纳娄敬的建议,与匈奴实行 “和亲” 政策,将宗室女子嫁给匈奴单于,每年还赠送大量的丝绸、粮食等物品,以换取边境的和平。 刘邦晚年,深感异姓诸侯王对中央政权的威胁,于是开始着手铲除异姓诸侯王。他先后消灭了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在铲除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手段未免过于狠辣,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刘邦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深知文化的重要性。他废除了秦朝的一些苛法,重视文化建设,为汉朝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刘邦对人才的重视贯穿了他的一生,他曾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正是因为他善于用人,才使得众多人才为其所用,成就了帝业。 公元前 195 年,刘邦在讨伐英布叛乱时,被流矢射中,病情加重。同年四月二十五日,刘邦崩于长乐宫,享年六十二岁。他的一生,从一介布衣崛起,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最终建立了大汉王朝,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传奇故事,也成为了后世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激励着无数后人在困境中奋起,追逐自己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