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义,一位以改革担当、务实进取和高瞻远瞩而闻名的领导人物。在其漫长且丰富的职业生涯中,他于不同领域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为国家的发展与进步贡献了重要力量,在诸多关键岗位上留下了坚实而深刻的足迹。 刘家义出生于 1956 年 8 月,籍贯为重庆开州。开州这片土地,拥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勤劳朴实的人民,孕育了刘家义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对知识的强烈渴望。早年,刘家义在家乡努力学习,凭借自身的勤奋与聪慧,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刘家义的职业生涯起步于金融领域。1976 年 12 月,他参加工作,进入解放军沈阳军区守备师炮兵团一营三连担任战士,在部队的历练中,他培养了纪律意识和坚韧精神。1980 年 5 月起,他先后在解放军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管理司外汇管理处任职,开始接触金融业务。在这些岗位上,他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逐步积累了丰富的金融工作经验。1985 年 9 月至 1987 年 7 月,他进入厦门大学财政金融系财政学专业学习,进一步深化了对金融理论的理解与掌握。 1987 年 7 月,刘家义进入国家审计署工作,开启了他在审计领域的重要历程。在国家审计署,他从副处长逐步成长为司长,在不同岗位上深入推进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建设。他积极推动审计制度的完善,加强对财政资金、重大项目等方面的审计监督,确保国家经济运行的健康与安全。他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重大审计项目,对发现的问题深入剖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为国家挽回了大量经济损失,有效提升了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2007 年,刘家义担任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党组副书记,在更高层面为审计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他积极参与国家审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推动审计工作在服务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保障民生、预防腐败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他注重审计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培训、开展学术交流等方式,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2011 年,刘家义出任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党组书记,成为国家审计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在这一重要岗位上,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推动审计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他提出了 “免疫系统” 理论,将审计视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 “免疫系统”,强调审计不仅要查错纠弊,更要注重预防和揭示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审计工作的范围不断拓展,深度不断加深,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了全面审计监督。他积极推动审计结果公开,增强审计工作的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提高了审计工作的公信力。在他的领导下,国家审计署在维护国家财经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7 年,刘家义调任山东省委书记,开始在地方领导岗位上为区域发展贡献力量。到山东任职后,他深入调研山东的省情,积极推动山东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他提出要坚决淘汰落后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山东经济转型升级。他积极推动山东的科技创新,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吸引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汇聚山东。在他的领导下,山东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他重视民生保障,积极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他还注重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022 年,刘家义卸任山东省委书记职务,此后他虽然离开了一线领导岗位,但仍然关注国家和地方的发展,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刘家义的一生,是为国家和人民不懈奋斗的一生。他在金融、审计和地方领导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以其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尊敬和赞誉。他的工作经历和贡献,不仅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也为国家的繁荣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