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胡允恭

公元1902年-1991年

胡允恭公元1902年-1991年 安徽合肥长丰县人物

胡允恭(1900~1991),原名胡亮枝,曾用名胡萍舟、胡克波、胡邦宪,长丰县杨庙镇豸铺村人,1900年11月4日出生,兄弟3人,排行第三。少时勤奋好学,因家穷无钱读书,由其大哥教些《三字经》等。无钱买笔就用猪毛绑在木棒上代笔,用烟囱灰代墨,在白铁皮上练字。14岁进私塾读书一年,因其父病逝便辍学种田。后本家一塾师愿免费教学,便又利用农闲时进本家私塾续读。18岁考入宣城省立蚕桑讲习所。19岁考入芜湖省立第二甲种农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胡允恭参加安徽省学生联合会。学生会提出反军阀、反-污吏等政治口号。因参与-,他被学校勒令停学。

1923年,胡允恭考入上海大学,同年夏,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暑假,上海大学党组织派他与皖籍同学吴云等返回家乡宣传革命,发展党员。他在小甸集附近曹小郢以办“淮上中学补习班”为掩护,宣传马列主义,秘密地进行党团组织发展工作。

1925年,他在上海参加五卅运动后,不久随张太雷到广州,任《革命青年军人联合会会刊》主编。后到周恩来任班主任的“国民政府高级训练班”第三大队受训。次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三十五团政治指导员。后改任第三十五军代理政治部主任。

参加了从广州至武汉的禄田、汀泗桥、贺胜桥、武昌等重大战役。在攻打武昌时,他左足中弹受伤。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在武汉的共产党员全部退出国民革命军,身体较好的同志随周恩来赴江西参加南昌起义,胡允恭因左足有伤,被再次派回故乡发展党的组织。他第二次返回家乡后,在杨庙西的董庄小学,以教书为掩护,建立党支部,发展了董树东等3名党员。

1929年9月,周恩来调他去上海。后被中央军委派往山东烟台任军事特派员,主要去做争取军阀刘珍年的-工作。胡允恭率领由彭守道(即彭雪枫,抗战时任新四军四师师长)、陈恒乔等7人组成的工作组,去胶东做军阀师长刘珍年的工作。到达烟台后,很快与中共地方党组织取得联系,成立了军事、 、地方3个特别支部,将彭雪枫安排在刘珍年师军训处任上尉参谋。他还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3次单独会晤刘珍年,向刘提出诸多建议,如提出:“烟台北临渤海,是背水阵势,易遭攻击,但胶东山地多回旋余地大,渔业资源丰富,税收多,驻军财力有保障。”“要抓住民心,对农民要施行减租减息。”“士兵要汰弱留强,可效仿桂系,编练三到四万民军用以协防”等。正当胡允恭的工作局面顺利打开时,形势发生了逆转,本来政治上就摇摆不定的刘珍年开始对胡允恭、彭雪枫等人的活动产生严重怀疑,担心共产党要控制他的军队。又加来自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压力,最后刘珍年走上-道路。1930年5月初,刘珍年召集亲信密商对胡允恭等尽早下手的办法。刘珍年万没料到参加密商会的军训处长曹万荃已早被彭雪枫争取过来,并秘密加入了共产党。曹在会后以约定的暗号向胡允恭紧急报警,胡允恭等迅速撤离烟台返回上海。

胡允恭回到上海后在中共中央建立的国际通讯机构“秋阳书社”任董事长。1931年,胡允恭被中央再次派往山东,先后担任中共济南市委书记、山东省委宣传部长、山东省委书记等职。在此期间,他深入民众调查研究,曾向中央写了6篇共2万多字的汇报,现在完好地保存在中央档案馆内,成为今天研究中共党史的珍贵资料。

1932年春,胡允恭受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破孩,被排挤出党。其时衣食无着,幸亏在山东工作时的好友刘顺元冒着受牵连的风险予以接济,使他渡过难关。1933年,胡允恭经其老师朱蕴山介绍,随李济深、陈铭枢领导的十九路军至福建反蒋。次年1月,福建事变失败后,胡允恭由李济深、陈铭枢资助到日本。1935年,胡允恭从日本回到香港后,受李济深、陈铭枢之托,到上海组建中华民族革命大同盟上海分部。同年,为转递陈铭枢给鲁迅的信件,在上海内山书店第三次与鲁迅长谈,准备离沪时被国民党特务逮捕。

1937年,胡允恭经朱蕴山营救出狱后去福建。时任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和秘书长程星龄思想都比较进步,陈仪先要他在省干部训练团科长班教语文,后来又先后委任他为明溪、泰宁县县长。在这期间,他虽身为国民党县长,但处处按共产党意图办事,因为他刚上任县长就与福建的中共地下党员吴委朴、孟起等人有密切接触。他曾公开提出:“衙门八字开,只要有理统统来”。他每次接任县长的第一件事,就是释放“政治犯”,福建地下党中心县委书记周玉春就是胡允恭上任后宣布释放的。1938年,胡允恭收到北伐时相识的新四军军长叶挺的密信,希望他能通过桂系军阀的上层关系,取得合法身份到安徽老家打游击,以便组织抗日武装力量,配合皖南新四军对付国民党 。胡允恭接信后即辞去福建泰宁县长职,通过福建省府秘书长程星龄介绍,再由李宗仁推荐给安徽省主席廖磊。廖磊派他任安徽怀宁县县长。胡允恭在任怀宁县长期间,利用合法身份,为掩护怀宁地下党活动做了大量工作。他组织递步哨为皖南新四军与怀宁、桐城的地下党及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之间传递了大量的机密信件。1939年,桂系军阀开始-,加之胡允恭的工作太暴露了,很快就受到敌人的怀疑,他被迫离开怀宁再回福建。在此后的6年间,胡允恭先后任福建同安、福安伪县长。他在同安县不畏-拘捕了有权势、民愤大的恶霸地主苏友梅,查处了前同安县长、军统特务李品芳的重大-案,智截闽东特务头子章吴泽的0船等。这些群众称快的事件,曾轰动一时。胡允恭任伪县长期间实际上一直在为共产党做地下工作。经过十几年的考验,中共福建省委于1946年批准恢复了胡允恭的党籍。同年,他被派往台湾工作。台湾“二·二八”起义发生后,他撤回上海,接受策反国民党浙江省主席陈仪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胡允恭任福建师范学院院长。1951年整党时,胡允恭被错误地认为党籍手续不清而被再次停止党籍。他多次申诉,未能受理,于1952年调往南京大学任历史系教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对胡允恭的党籍问题十分重视,在中央领导批示的有关文件中指出:“胡允恭同志在-下不顾个人安危,出生入死为党做了许多工作。解放后被劝-(实为停止党籍),应予复查解决。”南京大学党委用了两年的时间去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湖南、安徽、江西、山东、湖北和江苏10个省市,调查近百人,终于查清胡允恭全部革命历史。经江苏省委转报中央书记处批准,于1983年1月,恢复胡允恭1923年以来的全部党籍。1983年,胡允恭任全国第六届政协委员。1985年,中央组织部批文同意胡允恭享受国家机关副部长级待遇。他撰写的《明末农民起义》和《金陵丛谈》等著作已由人民出版社等出版。

1991年6月13日,胡允恭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91岁。

豸铺村 豸铺村位于杨庙镇西南部中心地带,村内水泥路纵横交错,交通便利。北与大路村接壤,西被宋楼村和枣林铺村环抱,东接陶店村,南抵谷大郢村、马郢村。全村总人口2224人,459户。豸铺村总占地3880亩,其中建设用地包含430亩居住及共建用地面积,2700亩耕地面积。 全村耕地面积较大,且有豸铺支渠穿过,灌溉条件较好。其主导产业为农业,以羊、鸡为主的养殖业…… 详细++

  相关院校:

南京大学

  同年(公元1902年)出生的名人:武伯纶

  • 胡宪 (1085~1162)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 上一篇:甘罗下一篇:张仁涛
    中央委员会原总书记
    商务七烈士
    山西省委原书记
    中国内地男演员
    第二十届中央委员
    越南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国学大师
    中共中央原总书记
    经济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民国时期川军将领
    坚定的革命志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