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胡耐安

公元1899年-1977年

胡耐安公元1899年-1977年 安徽宣城市泾县人物

胡耐安(1899—1977),原名有祉,字耐安,别署园,60岁后号叟,70岁后署乐翁,泾县溪头村人。胡耐安出身书香门第,幼承庭训,勤奋好学。及长,赴日本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1923年秋,回国探亲休学一年,后由湘入粤,任湘军总司令部秘书。一年后仍赴日本续学,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奉召回国服务。

1927年他在上海亲身经历和目睹了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政变,月底回武汉撰写了《回汉口来》一文,以亲眼目睹之事实,揭露蒋介石叛变革命、-上海工人运动的种种罪恶-,发表于由孙伏园主编的《中央副刊》第38号上(1927年4月30日出版)。1927年5月他在吴玉章、刘少奇等组成的武汉各界联合会中担任宣传科副主任。在《中央副刊》上还发表了《工人群众在五一的奋斗》、《“五五”》等文章,呼吁全世界的工人团结起来,打倒各形各色的帝国主义者!打倒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军阀——蒋介石!6月底,以中国国民党中央青年部干事身份,参加中央青年部第八次干事会议。7月,以中央青年部代表身份,参加国立武昌中山大学一院举行的为期一周的第九届全国学生代表大会。在会上他致训词、作政治形势报告和发表重要讲话。

胡耐安后复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完成学业,回国后先后任国民党中央青年部秘书、中央宣传部计划委员、中国农业银行顾问、安徽省政府顾问等职。抗日战争期间任国民政府内政部首席参事、湖南省党务改组委员会委员兼宣传部长。后来,胡耐安弃政从教,先后在国立暨南、中山、边疆大学及省立安徽大学任教,育材甚众。1951年在台湾政治大学政学系任教,并担任职台湾“蒙藏委员会”委员。1973年年届古稀,循例退休,仍兼教授。

胡耐安学不厌,教不倦,悟性高,通英、日文,中文造诣尤深,一生著述甚丰。在大陆任教期间,历川、湘、黔、桂、粤、闽、浙诸省考察,亦曾北临戈壁,南履黎岭,均有记述。期间著有《中国民族志》、《中华民族》、《边政通论》、《边疆民族志》诸书,征引翔实,文笔犀利,分析得当,士林推重。此外尚有《先秦诸子学》、《儒道墨三家评介》、《中国文字学检讨》、《民族学发凡》、《说》、《粤北排山住民》、《边疆宗教》、《贤不肖列传》、《新湘军志》、《园杂忆》、《香港三笔》、《六十年来人物识小录》等十数种,约百万言。

  相关院校:

中山大学

  同年(公元1899年)出生的名人:李立三

  • 胡瑞
  • 中山大学人物介绍
  • 许崇清 (1888~1969) 新教育学和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 祁开仁 (1908~1991)
  • 马骏 (1895~1928) 中国革命的先驱者
  • 陈铁军 (1904~1928)
  • 林浩然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
  • 许广平 (1898~1968) 鲁迅的第二任妻子
  • 甄永苏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 黄耀祥 (1916~2004) 中国工程院院士
  • 泾县更多人物
  • 胡志馨 (1902~1985)
  • 吴之瀚
  • 何方
  • 吴淮生
  • 吴小如 (1922~2014)
  • 吴作人 (1908~1997) 泾县三吴
  • 洪绂曾 (1932~2012)
  • 朱永濬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王金林下一篇:吴茂荪
    中央委员会原总书记
    商务七烈士
    山西省委原书记
    中国内地男演员
    第二十届中央委员
    越南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国学大师
    中共中央原总书记
    经济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民国时期川军将领
    坚定的革命志士
    国学大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公元1925年-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安徽宣城市泾县人物
    泾县
    安徽宣城市泾县人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
    安徽宣城市泾县人物
    公元1917年-1989年
    安徽宣城市泾县人物
    泾县
    安徽宣城市泾县人物
    公元1902年-1985年
    安徽宣城市泾县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