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戴小川

公元1963年-1998年

戴小川公元1963年-1998年 安徽省六安人物

戴小川(1963-1998)男,1969年,仅有六岁的戴小川随父亲戴季虹下放到六安乡下劳动。9岁那年在上学途中跌入水沟,导致下身瘫痪。1974年随全家移居和县。春天,父亲带他到南京军区医院做了第一次手术,术后能够行走,但左手神经受损,走路有些跛。1977年冬天,在和小伙伴捉迷藏时,被人在后颈猛烈撞击,从此行走困难。1979年施行第二次手术,手术后能柱双拐上学。他以顽强的毅力读完初中,毕业后在父亲供职的和县广播局做临时工,负责剪辑资料,处理来稿。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深感能为社会做点事而高兴。

1983年随父迁入马鞍山,第三次手术后,臥床不起。在以后的日子里,戴小川不屈不挠,坚持创造命运,希望生命出现奇迹。为了给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他开始文学创作,在市报上发表了处女作<那一缕漂亮的头发>,并创办了文学沙龙,组建小川书屋。由于他的努力,被吸收为市作家协会会员。这期间,小川深感文学来自生活,躺在床上写不出好作品,于是开办“小川心理咨询热线0555-2325069”,为全国各地上千人排解心中的痛苦,和他们一起分享喜怒哀乐。多年来,他的周围聚集着一批又一批关心他的青年,他们被小川生活态度深深感染着,帮助他战胜困难。

戴小川的事迹受到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的关注,1995年被评为全市十大杰出青年,获得全市“精神文明十件好事”的锦旗,成为全市青年学习的榜样。1995年,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登门采访了他,并在《-》中播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安徽日报》、《新民晚报》等全国数十家媒体相继刊登。作家戎林还写出长篇纪实作品《小川向大海》在《中国报告文学》等十多家媒体登载,在全国产生很大的影响。

1998年10月19日凌晨,由于心力憔悴,戴小川停止了呼吸,当时,他仍在和千里之外的一个求救者通话。小川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心理咨询热线还在,他的那种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仍鼓舞着更多的年轻人去为理想而奋斗。

  同年(公元1963年)出生的名人:汪敏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张锡九下一篇:朱亮祖
宋朝官员
辽宁省委原书记
开国大校
为政清廉的明朝都察御史
阜宁人物
清朝兵部尚书
宝安区人物
五华五才子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
公元1909年-1943年
安徽省六安人物
公元1917年-1992年
安徽省六安人物
金寨 叶集区 金安区 六安
安徽省六安人物
公元1892年-1968年
安徽省六安人物
公元1963年-1998年
安徽省六安人物
公元1894年-1933年
安徽省六安人物
公元1901年-1987年
安徽省六安人物
公元1881年-1927年
安徽省六安人物
公元1894年-1929年
安徽省六安人物
清公元1662年-1722年
安徽省六安人物
公元1904年-1977年
安徽省六安人物
公元1920年-1941年
安徽省六安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