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邹树文

公元1884年-1980年

邹树文公元1884年-1980年 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人物

邹树文(1884—1980),字应宪,江苏吴县人。昆虫学家,中国近代昆虫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之一。1932—1941年,邹树文任中央大学农学院院长。

成长经历

邹树文于1907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院求学,攻读经济昆虫学,获农学学士学位。1911年参加全美科 合会,并宣读研究论文,是近代中国学生在美国宣读昆虫学论文的第一人。因此,他被选为美国科学荣誉会会员,并获西格玛赛(SigmaXi)金钥匙奖。1912年,他在美国伊利诺大学获科学硕士学位。1913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

1915年回国后,邹树文历任南京金陵大学教授、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教授兼农场主任(场长)。1922年任东南大学农科教授兼江苏省昆虫局技师,后代理该局局长。1928年转任浙江省昆虫局局长。1930年,邹树文调任江苏省农民银行设计部主任。1932—1941年,被聘为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院长。此后,他曾历任国民政府教育部农业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国民政府农林部专门委员、国民政府贸易委员会蚕丝研究所所长、国立西北农学院院长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历任中山陵园管理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顾问等职。

晚年,邹树文从事祖国农业遗产的研究工作,曾校勘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农学巨著《农政全书》,撰写农史论文多篇。

主要成就

邹树文在江苏省昆虫局工作期间,组织建立作物虫害防治体系,把昆虫局的工作任务和解决生产中主要害虫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该局是最早应用现代科学知识进行作物害虫防治研究的机构。1928年,他转任浙江省昆虫局局长。该局的工作在他的主持下,工作范围有了较大的扩大——局内设昆虫生活史、昆虫分类、蚊蝇、寄生虫等研究室,并在其他地区成立稻虫研究所、桑虫研究所、棉虫研究所和果虫研究所。从此,浙江省昆虫局的体制建立,规模初具,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邹树文主要著述有《中国昆虫学史》、《昆虫》、《浙江省稻作栽培概况》等。其中,《中国昆虫学史》一书对我国浩瀚的典籍进行了艰苦的工作,从中发掘出大量有关昆虫的史料;探讨了古代动物分类的方法;辨析了一些古今异称的虫名;考证了古代劳动人民对昆虫资源的利用及害虫的防治历史。书中插有重要的附表,记载了2630年来虫灾的史籍;对《尔雅》分类与各种五行分类法进行了比较。该书不仅总结了我国古代昆虫学的成就,并指出了当时科学停滞不前的原因。书中详尽论述了古人对昆虫认识的文献,介绍了多种治蝗类农书,并列有“昆虫学史事提要”一表,对历史时期在昆虫认识上每一个重大变化进行了归纳。它是邹树文毕生的心血研究,是在总结了我国古代昆虫学史实而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遗产。

  相关院校:

南京农业大学

  同年(公元1884年)出生的名人:张世膺 南京农业大学人物介绍

  • 吴兆苏 (1919~1994)
  • 马育华 (1912~1996)
  • 吴相淦 (1915~2005)
  • 王业遴 (1918~2003) 园艺教育家,果树学家
  • 潘家驹
  • 魏景超 (1908~1976)
  • 张德粹 (1900~1987)
  • 齐兆生 (1911~1998)
吴江区更多人物
  • 凌文钧 (1921~1952) 革命烈士
  • 李学清 (1892~1977) 地质学家、矿物学家、地质教育家
  • 蓝公武 (1887~1957) 梁启超门下三少年
  • 沈自友 (1594~1654) 沈氏八龙
  • 王汶 (1922~2010)
  • 梁时 明初十才子
  • 沈求我 (1917~2001)
  • 朱勤璜 (1941~1975)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陈利根下一篇:俞世蓉
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
现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
宋朝风水师
两届奥运会冠军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当代杰出的画家
中国气象学家
南昌中心市委青年部原部长
两届奥运会冠军
著名诗人
公元1884年-1980年
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人物
吴江区
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人物
公元1886年-1970年
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人物
公元1922年-2017年
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人物
公元1923年-2013年
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人物
公元1906年-2003年
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人物
公元1892年-1977年,地质学家、矿物学家、地质教育家
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人物
吴江区
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人物
吴江区
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人物
吴江区
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人物
吴江区
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人物
吴江区
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