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王符

汉公元85年-163年,东汉政论家、文学家、进步思想家

王符汉公元85年-163年,东汉政论家、文学家、进步思想家 甘肃庆阳镇原县人物

王符(85年?~163年?)东汉政论家、文学家、进步思想家。字节信。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

少年好学,性情“耿介不同于俗”,隐居著书,终身不仕。他对于当时政治、经济以及社会风尚深为不满,认为社会祸乱根源在于统治者昏庸无能,把希望寄托于明君贤臣;同情、重视人民,强调“国以民为基,贵以贱为本”,人君之职,在于除害安民和举贤任能、纳谏兼听。提出贤臣应当不媚上欺下,不曲法损公,不结党营私。主张改革吏治,实行考绩、明选制度。在法制问题上,王符以儒家思想为本,兼采法家观点。他认为,法律是人君驾御人民的“衔辔□策”,可以用来“诛暴”、“止□”,也是权力的体现,人君必须牢牢掌握;但治国不能专用法律。他说:“上圣不务治民事,而务治民心。”“治民心”不是使用法律能够办到的,必须实行“德化”,使民相“亲爱”、“动思义”,不生“□邪之心”,从而杜绝犯罪根源。所以“圣帝明王,皆敦德化而薄威刑”。他还指出,立法不可以惩罚为目的,“非以司(伺)民短而诛过误”,而应着眼于“劝善消罪”。他说:“夫立法之大要,必令善人劝其德而乐其政,邪人痛其祸而悔其行。” 东汉后期,一岁断狱数以万计,王符认为主要原因是 “封君王侯贵戚豪富”骄奢淫侈、欺诈百姓引起的。他指出,贵戚豪门之家仗势强行借贷,从而造成种种犯罪。要防止发生狱讼,必须“绝欺诈之端”,对强行借债而不偿还的豪门贵戚绳之以法。狱讼繁多的另一原因,是 □徒贪图聘礼、迫嫁妇人造成的。对此,王符主张一方面要提倡“贞女不二心以数变”,即不再嫁;另一方面设法禁,严惩买卖、迫嫁妇女。王符强调遵守封建法制的重要性,认为“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而法令能否施行的关键,在于人君能否与臣民共同遵守,“君敬法则法行,君慢法则法弛”。东汉时期“盗贼”繁多,为了缓和矛盾,统治者经常颁布赦令。王符极其反对,认为“擒灭盗贼,在于明法,不在数赦”,年年大赦,容易使恶人产生侥幸心理,反而促使“□宄兴繁”,使“恶人昌而善人伤”。王符严斥司法官吏贪赃枉法、拖延诉讼的恶劣作风。他指出,一件案子,“讼不讼辄连月日”,长期不与断决,不仅冤屈不得伸,而且贻误农时,影响生产;其原因多是司法官吏造成的,他们为了00,故意拖延诉讼;或者受人贿赂,有意错判,造成一方不服,连续上告,从而使得案件长期不结。



  同年(公元163年)去世的名人:朱穆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李湖下一篇:公孙贺
中国第二大姓氏
奥运会冠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纵横家
西汉改革家、政治家、新朝皇帝
国务院原副总理
开国少将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湖南省委书记
落马官员
湖北省委书记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