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赵清平

公元1870年-1953年

赵清平公元1870年-1953年 陕西商洛镇安县人物

赵清平(1870~1953),艺名安子,镇安县云盖寺人。家庭经营工商业,清光绪二十年(1894)因灾破产。赵安子迫于生计,只身流浪关中,被泾阳县云阳镇安吴堡子安吴寡妇(系资政大夫吴介侯的夫人)收留,拜二黄名家贺鸿生为师学艺。由于他勤学苦练,很快成为汉剧须生中文武兼备的演员。清末民国初,在陕、甘、豫、鄂四省,被誉为二黄须生的“泰斗”。据《陕西戏剧史料丛刊》第二期《汉调二黄的地域流派及沿革简述》记截:“赵安子素以生末见长,多演三国戏,艺术造诣很高,能编会演,徽调、梆子戏艺人竞效赵氏为师者不少”。《陕西戏曲剧种志》第一辑《汉调二黄》载:“以扮演须末称著的赵清平,博览群书,悉心研究人物,饰《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等剧中的诸葛亮,能根据剧情的发展,体会人物处境,把平静、焦虑、惊恐、沉思、决断、悲哀等细腻的内心活动表现得层次分明,淋漓尽致,三秦观众称其为“活孔明”。他在整个艺术生涯中,始终是继传统不泥古,尊师法不守旧。尤其对汉调声腔矢志改革,通过创造性的发展,吸取京、徽之长而自成一家。

光绪二十四年(1898),赵安子偕同名旦吴宝卿(字小泉,山阳县人)入京献艺,在艺友的帮助下,一时名声大噪,观众场场暴满。消息传入清廷,被慈禧召进宫内唱堂戏,并为其挂了金牌。据《名伶吴宝卿传》(1927年山阳县何如悟撰)记载:“小泉曾赴京为圣献技,同赵公(安子)合歌共舞圣前,钦赐银物,荣归西府”。由此可见其在京演出的盛况。辛亥革命后,陕西督都张凤翙和革命军师长张云山在西安创办第一个二黄科班“鸣盛学社”,赵安子和其老搭挡吴小泉均被聘为该社教师。在其精心传授下,培养了雷鸣震等一批二黄中坚力量,为西安和商洛汉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赵安子一生性情耿直豪爽,不作金钱的奴隶,在其任西安茶商局长和“鸣盛学社”教师期间,曾多次拿出个人积蓄救济穷人和支持班社。“鸣盛学社”每次面临绝境,都是由他领衔挂牌演出,度过危机。他的这些义举至今仍被西安“二黄会”广为传颂。

民国19年(1930) 58岁的赵安子突然下肢偏瘫,不得不离开舞台生活而回到云镇家乡。在抗战前后,每逢“五福班”和“安乐社”回到云盖寺时,他总要请人将自己背上戏楼“-”演出,先后曾由尹荣山、刘结子、王安魁等班社头面人物为其配戏。

新中国成立后,赵安子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1950年秋,张凤翙副省长将其接到西安检查治疗。1951年,京剧著名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到西北考察中国戏剧时,亲临南院门大众剧社看望赵安子,并赠给旧币三百万元(折人民币300元),供他安度晚年。1951年12月,省文化部门应西安观众要求,安排赵安子在南院门剧场坐场演出《斩李广》,门票被抢购一空。1953年病逝于云盖寺。



  同年(公元1870年)出生的名人:宁济仲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巩德芳下一篇:刘山
五代宋初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
南宋末代皇帝
诗人、文化传播者、文艺活动推动者
赵国发展进程中的开拓之君
中国古代十大美女
山东省委原书记
导演,一级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南宋第六位皇帝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务院原党组成员
公元1917年-1951年
陕西商洛镇安县人物
公元1870年-1953年
陕西商洛镇安县人物
公元1903年-1948年
陕西商洛镇安县人物
陕西商洛镇安县人物
公元1910年-1981年
陕西商洛镇安县人物
公元1888年-1935年
陕西商洛镇安县人物
公元1918年-1948年
陕西商洛镇安县人物
公元1900年-1928年
陕西商洛镇安县人物
公元1913年-1949年
陕西商洛镇安县人物
公元1902年-1933年
陕西商洛镇安县人物
公元1921年-1949年
陕西商洛镇安县人物
公元1904年-1935年
陕西商洛镇安县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