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汪世衡

公元1885年-1919年

汪世衡公元1885年-1919年 陕西汉中西乡县人物

汪世衡(1885~1919)

字仲山,杨营富儿沟人,生于清光绪十一年。民国元年(1911)赴西安入西北大学习法律。翌年,陕西省选送官费留学生,他得入日本法政学校,继转入明治大学法科。毕业后,留该校研究科继续深造。

民国8年,巴黎和会上,我国外交失败。消息传开,举国惊愤,在国内激起“五四”-,继而各界人士纷纷响应,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世衡与留日的中国学生,结队-到中国驻日使馆,要求向日本政府 ,讵料北洋政府派出的公使,本身就是亲日的卖-,他们非但不接受爱国学生的请求,反而嗾使日警对-学生弹压、 。世衡扼腕叹息,愤不欲生,决定回国结集爱国志士,以御外侮。行至中途,得悉北洋-政府,电令和会我国代表在和约上签字,悲痛欲绝,当即致书(明信片)留日同学李友庚说:“行至岗山,天昏地黑,时事伤心,有如此也?国耻当前,内讧不息,人事若此,夫复何心,行将去矣,勿以我为念。”此时他已下定以死殉国的决心。继而又致书在北京的同乡同学说:“外交失败,茹苦方深……-在即,将为倭奴牛马,痛何如也!有生如此,何以生为,兄等学成报国,勉力为之。”短函中洋溢着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也饱含着对日本强盗的仇恨与对北洋-的气愤,因而决定以死殉国,激励国人奋志救亡。7月6日火车过日本岗山百间川时,破窗跳水 ,时年35岁。次日东京《日日新闻》发出留日学生汪世衡扑江 的消息,同学刘凤翔、傅尔卓(勉县人)闻耗赶赴现场,雇船打捞尸身,隔日乃得,惟尸体面目全非,很难辨认。后凤翔以其所带百合花手表而确定为汪,乃将尸体火化,收骨灰入瓶,暂殡横滨华侨义地。留日陕西同学会于东京召开追悼会。噩耗传至国内,影响甚大,引起京、沪、陕各地学生的震惊和义愤。民国11年,刘凤翔回国时携世衡骨灰瓶返里归葬。县人于文昌宫(今察小)举行追悼会,以慰英灵。刘凤翔有《哭汪仲山》诗一首曰:

“生死相从万里程,归来斜月夜三更;

故人一掬伤心泪,洒向北邙作雨声。”

世衡沉默不轻言论,但好学深思,外讷而内侠,有正义感,更具爱国心。东渡日本离国前在自己像片背面题诗曰:“长安作客已经春,更渡重洋只为贫,皮若不存毛焉附,挽澜为国要作人。”其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惜其以殉身而泄忧国之愤慨,虽有激励国人之作用,但终未能尽展抱负,使人感到惋惜和遗憾。
  相关院校:
西北大学

  同年(公元1885年)出生的名人:李西轩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齐思贤下一篇:饶海珊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甘肃省委书记
太平天国康王
元末明初的文学隐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中国科学院院士
青海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
公元1888年-1933年
陕西汉中西乡县人物
公元1904年-1932年
陕西汉中西乡县人物
公元1906年-1933年
陕西汉中西乡县人物
公元1882年-1911年
陕西汉中西乡县人物
公元1919年-1943年
陕西汉中西乡县人物
公元1865年-1920年
陕西汉中西乡县人物
公元1966年-1984年
陕西汉中西乡县人物
公元1869年-1925年
陕西汉中西乡县人物
公元1885年-1919年
陕西汉中西乡县人物
公元1858年-1928年
陕西汉中西乡县人物
公元1880年-1951年
陕西汉中西乡县人物
公元1906年-1967年
陕西汉中西乡县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