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姜佐周

公元1915年-1984年

姜佐周公元1915年-1984年 陕西汉中汉台区人物

姜佐周(1915—1984),生长于汉中,自幼喜爱戏曲艺术。1932年,拜师学唱汉剧,后又学秦腔,以演须生见长,也演小生。后外地京剧班来汉中演出,他又开始学京剧。1937年,秦腔“化民学社”来汉中演出,学社遇到困难,他出任剧社社长,负责联系和组织剧社到城、洋、勉等县演出,为秦腔在汉中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44年,麒派须生刘奎桐来汉中演出,他又拜刘奎桐为师,学会麒派的《扫松下书》、《斩经堂》、《追韩信》、《徐策跑城》等剧目。他学习刻苦,为学跑伞,用坏了几十把伞,摔得腰酸背痛,终于练出一身硬功夫,成为当时汉中京剧界名角。在演戏技巧上博采众长,创汉中舞台美术和灯光运用之先。首倡戏曲化妆,由粉彩改为油彩。解放后,姜佐周任天汉剧社社长。大众京剧社成立,兼任社长。从1952年起,他在社内招收学员,培养了一批优秀戏曲人才。自己先后在京剧《闯王进京》、《三打祝家庄》、《红娘子》中饰李自成、宋江和李信;在秦剧《和平使者》、《将相和》、《十五贯》、《杨门女将》中饰墨翟、蔺相如、况钟、寇准等。他主演的传统戏《周仁回府》、《蝴蝶杯》等剧目,上座率经久不衰。导演了《北京四十天》、《里火春风斗古城》等戏。把京剧《追韩信》、《四进士》移植为秦腔。“文革”期间,姜佐周被错定为“历史-”,开除公职,遣送农村劳动。1979年平反后,他不顾年迈,导演《赵氏孤儿》、《生死牌》,并在剧中饰演角色。还将京剧《三凤求凰》移植为秦腔,对汉中戏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同年(公元1915年)出生的名人:雷加

  • 姜琦 (1886~1951)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 上一篇:陈因下一篇:石建春
    齐国发展的稳健推动者、承前启后的守成之君
    命运多舛的傀儡君主
    姜齐末代君主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激化矛盾的失策之君
    齐国蒙冤罹难的国君、时代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勇猛无畏的军事冒险者、风流成性的政治失败者
    落马官员
    周朝肱股之臣、齐国第二代国君、姜太公吕尚之子
    被权力斗争吞噬的牺牲品
    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宋朝词人
    公元1902年-1961年
    陕西汉中汉台区人物
    公元1907年-1974年
    陕西汉中汉台区人物
    公元1915年-1984年
    陕西汉中汉台区人物
    公元1927年-1991年
    陕西汉中汉台区人物
    公元1926年-2005年
    陕西汉中汉台区人物
    公元1890年-1914年
    陕西汉中汉台区人物
    公元1887年-1943年
    陕西汉中汉台区人物
    公元1880年-1955年
    陕西汉中汉台区人物
    公元1880年-1966年
    陕西汉中汉台区人物
    公元1912年-1992年
    陕西汉中汉台区人物
    汉台区
    陕西汉中汉台区人物
    公元1904年-1976年
    陕西汉中汉台区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