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实(1912—1992),1912年5月14日生,曾用名李红、李核。幼入私塾,继就读于南郑一小、联中、五中等校。在校受进步思想影响,1932—1934年参加抗日宣传队、反帝大同盟、红军之友社等组织,利用散发传单、写标语、 ...
孙绍亭(1902—1961),原名孙光裕,本市东门桥人,大学毕业。早年,受“五四”运动影响,思想进步,积极参加汉中-。1925年10月,在上海艺术大学上学期间,由同学陈锦章(中共党员)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同年11月 ......[点击查看]
谭华初(1904·5—1976·11),本市龙江乡人。民国14年(1925)毕业于第一期南京步兵学校校官班,以后又毕业于重庆中央训练团党政班,曾受训于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二期。先在国民党军中任排长,1938年在国民党28师任营 ......[点击查看]
徐毓泉(1926—2005),男,字静清,号拙庐,西乡人,中学高级教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947年7月毕业于西乡师范学校,后参加陕西师大函授学习,取得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文凭。退休前先后在汉中中学,汉中四中任 ......[点击查看]
樊绶珊(1880—1966),名尚仁,汉中南关正街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中生员增生。科举制度废除后,先后求学于省办陆军小学,保定陆军速成学校。1906年,结识同盟会员张伯仁,介绍他加入同盟会,并推荐考入陕西 ......[点击查看]
王子俊(1900—1990),本市白庙乡王家岭人。1924年中学毕业后,学习中医,从事医疗工作。对内科、妇科、小儿科颇有见地,治疗疑难杂症更有奇效。解放后,在中医联诊所当医生,联诊所组建为市中医院后任院长,1960年 ......[点击查看]
杨体宏(?—1961),13岁开始拜学烹调。心灵手巧,从师,又不为师缚。很快学会陕味、川味和南北大菜的基本制作方法。19岁,去四川继续学习川菜的制作。3年后回到汉中的“协合餐馆”当“炉头”,又到“香口菜社”主 ......[点击查看]
张肇基(1890~1914)字乐成。陕西南郑七里乡(今属汉中市汉台区)人。毕业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在校时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后,张率众在山东烟台响应,被推为民军副都督。1913年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 ......[点击查看]
蔡洁丞(1880—1955),原名垚,本市人,1908年毕业于广东法政建成学校。先后在广东新宁县、四川成都、西安关陇民报社、郃阳县府、陕西省参议会等地任职。次年,与刘次枫等人被汉中各界推举为赴省请赈代表,向省主席 ......[点击查看]
姜佐周(1915—1984),生长于汉中,自幼喜爱戏曲艺术。1932年,拜师学唱汉剧,后又学秦腔,以演须生见长,也演小生。后外地京剧班来汉中演出,他又开始学京剧。1937年,秦腔“化民学社”来汉中演出,学社遇到困难, ......[点击查看]
黄应瑞(1927—2005),男,原陕西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汉中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汉中市、汉台区政协委员、汉中市第三中学退休高级教师。生于1927年7月21日,黄埔军校第21期学员,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 ......[点击查看]
陈士杰(1907—1974),曾用名陈金锡、陈俊夫,本市金寨乡肖寨村人。1930年进入北京大学就读。次年元月考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6月加入中国国民党,被选为校特别党部第四区党部宣传委员。1933年9月,秘密加入“革 ......[点击查看]
何寄梅(1927—1991),曾用名何泽民,本市人。幼年丧父,靠半工半读求学。1949年5月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通晓英、俄语。1949年7月,在西安新华社西北总分社当实习记者。1950年3月调任北京中央文化部科普局编译处 ......[点击查看]
哈德成(1888~1943)回族。名国桢,字德成,经名希拉勒丁。陕西南郑县城(今汉中市汉台区)人。与王静斋、达浦生、马松亭并称为中国现代四大阿訇。幼读儒书,同时随其父哈希龄学习阿拉伯语,还曾赴甘肃等地学经。后因避 ......[点击查看]
蒿文杰(1945—2004),男,生于1945年12月18日,北京人文大学群众文化管理系毕业,曾任汉台区河东店镇文化专干,馆员职称。政协汉中市委员、汉台区常委、汉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农二哥诗社社长。1956年开始在报 ......[点击查看]
李之实(1912—1992),1912年5月14日生,曾用名李红、李核。幼入私塾,继就读于南郑一小、联中、五中等校。在校受进步思想影响,1932—1934年参加抗日宣传队、反帝大同盟、红军之友社等组织,利用散发传单、写标语、 ......[点击查看]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十大元帅
开国元勋
开国少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上将
开国大校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