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冯祖维

公元1896年-1975年

冯祖维公元1896年-1975年 陕西安康镇坪县人物

冯祖维(1896—1975)

曙坪乡林河人。世代以兴植黄连为业。幼时随父学兴黄连,勤于思考琢磨,敢于创新,使家种黄连棚日益扩大,家境日渐宽裕。民国18年(1929),土匪王三春盘踞曙坪乡朝阳坪冯家老屋场,将冯祖维家洗劫一空。家破后,寄希望于改进兴植黄连技术,终于钻研出子种采集、贮藏保管、育苗移栽、棚间管理一整套经验,使出苗率比传统做法提高20%,出圃率高一倍,育苗期和生长期各缩短3到1年多时间,产量提高76.5%。然而,兵匪连年祸害,官府横征暴敛,家境更加困难。民国25年(1936),冯祖维全家逃荒至晶珠乡(今牛头店乡)五尺沟,受雇于地主刘定一,为其栽种黄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冯祖维有了自己的黄连棚。1955年,参加初级农业社,黄连棚发展3个,用地9.3亩。奔走于国庆、白珠两村,指导兴连技术。1956年,村会计肖大军伙同祖维女婿靳中材、谢传德偷盗农业社黄连。冯祖维查知后,深感教子不严,愧对乡亲,即引咎报告政府,使三人受到法律惩处。左右邻里莫不敬仰,至今传为佳话。1958年5月3日,《健康报》以《药材摇篮在发展》为题,报道了冯祖维培育黄连的先进技术经验,并在全国各黄连产区推广。同年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群英大会,荣获国务院颁发的金质奖章和奖状,被中国医药科学院聘为特约研究员。

60年代,年届古稀、须发皆白、身躯佝偻的冯祖维继续坚持在黄连场,在他的建议和努力下,五尺沟黄连场扩大为两个场。他亲自看管。短短的几年中,两个场的黄连收入达5万元之多。1961年,陕西省药材公司在平利(时平镇并县)召开了药材现场会,冯祖维在会上作了详细的技术经验介绍。1972年,公社决定将黄连场由五尺沟迁至九尺沟,77岁的冯祖维认为九尺沟的地理条件不适宜种植黄连,应迁到三岔湾,但建议未被接受。迁九尺沟后果然失败,冯祖维对此事非常痛心。后复迁三岔湾,黄连场很快得到大发展,在祖维逝世后的几年里连年创利,到1980年药场交集体金额累计达38万元,年产黄连2000斤左右。是年存黄连棚130个、340多亩。从1963年到1980年累计680个棚、2400多亩。

  同年(公元1896年)出生的名人:蔡忠凯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张敦杞下一篇:李还山
中国空军史上首批飞行员,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
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
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北洋时期直系军阀首领
南朝梁高凉郡太守、冼夫人之夫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海南省委书记
中国内地一级男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家乡建设的奉献者
公元1896年-1975年
陕西安康镇坪县人物
公元1882年-1951年
陕西安康镇坪县人物
公元1906年-1959年
陕西安康镇坪县人物
公元1917年-1977年
陕西安康镇坪县人物
公元1889年-1934年
陕西安康镇坪县人物
公元1871年-1928年
陕西安康镇坪县人物
公元1864年-1916年
陕西安康镇坪县人物
陕西安康镇坪县人物
陕西安康镇坪县人物
陕西安康镇坪县人物
公元1893年-1938年
陕西安康镇坪县人物
公元1882年-1946年
陕西安康镇坪县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