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李育

汉东汉初期著名经学家

李育汉东汉初期著名经学家 陕西咸阳彬州市人物

李育(生卒年不详),字元春,扶风漆县(今陕西彬县)人,东汉初期著名经学家。

李育青年时期入太学,博通群书,善于钻研和思考,专攻《公羊春秋》,有很深的造诣,在太学中颇为知名。当时京兆、扶风两郡争相召请他做官,因时值乱世,他不愿意步入仕途,每次到任不久便称病而去。

李育隐居于杜陵,一面收徒教书,一面开始研究古文经学。他读《左传》,爱其文采,但认为作者没有真正理解孔子编纂《春秋》的含义,而陈元、范升等人就《左传》的争论,又多是引用图谶之说,不得要旨,毫无说服力。他根据自己的研究,写出了《难左氏义》,共讨论了41个问题。后来著名经学家何休与其师羊弼的《公羊墨守》、《左传膏肓》、《谷梁废疾》三书,就是在《难左氏义》的基础上写成的。

永平初年,骠骑将军、东平王刘苍辅政,广招天下贤才俊士。班固向刘苍推荐李育,称其才能学识“虽前世名儒,国家所器,韦(贤)、平(当)、孔(光)、翟(方进),无以加焉,宜令考绩,以参万事”【注:见《后汉书·班固传)》】。刘苍虽未接受班固的举荐,但李育因此名声大振,京师的贵戚们都争相结交于他。建初元年(76),经卫尉马廖推举,被任命为议郎,后拜为博士。建初四年(79)冬十一月,有诏命诸儒会于白虎观,讨论《五经》同异,皇帝亲自决断,并加以记录,著成《白虎议奏》。这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古今文经学之争。在这次辩论中,李育运用《公羊春秋》的义理与贾逵辩论,很有说服力。

建初八年(83),马廖因其子马豫犯罪而遣归封地,李育因为是马廖所举荐,所以也被免职。一年后重新被任用,辗转升任侍中,卒于任所。

李姓名人堂

  • 李象九 (1897~1954)
  • 李子珍 (1907~1927)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苏亮下一篇:韦彪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秦国名将
唐朝第二位皇帝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山西省委原书记
国务院总理
西夏政权的奠基者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脱口秀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唐?-887年
陕西咸阳彬州市人物
公元1953年-1972年
陕西咸阳彬州市人物
公元1876年-1948年
陕西咸阳彬州市人物
公元1921年-1966年
陕西咸阳彬州市人物
陕西咸阳彬州市人物
公元1910年-1974年
陕西咸阳彬州市人物
清公元1841年-1882年
陕西咸阳彬州市人物
宋公元903年-970年,北宋大臣
陕西咸阳彬州市人物
五代十国?-943年
陕西咸阳彬州市人物
汉东汉初期著名经学家
陕西咸阳彬州市人物
彬州市
陕西咸阳彬州市人物
公元1910年-1935年
陕西咸阳彬州市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