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张承栻

公元1875年-1918年

张承栻公元1875年-1918年 陕西咸阳礼泉县人物

张承栻(1875-1918),又名思齐,字敬轩,清末西安府醴泉县(今礼泉县)骏马乡北庄村人。

清光绪元年(1875)生。自幼读书,天资聪颖,思想进步。

光绪三十二年(1906),丙午年(1906)考职乙等,后以教学为业。

民国元年(1912),与张鹏程在北庄村联合创办“柽启学堂”(高等小学),自任校长。学校开设国语、算术、地理、历史、体操、唱歌等课程。聘请的教员大多是当时的进步青年。教员和学生一律身穿制服,人称“洋先生”、“洋学生”、“洋学堂”,就连学校的门窗格式也新颖别致,与别处异样。这样一来,便遭到一些守旧派人物的反对,说他是“胡弄”。学校创办几年后,随着北庄村和附近村子上学的人越来越多,文化气氛空前活跃。许多有识之士纷纷赞扬柽启学校,不少青年来到柽启学校就读。

清朝末期,张承栻积极拥护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袁世凯宣扬帝制后,张承栻对此深表反对,他以柽启学校为据点,吸收进步教员和革命青年,组织起一支约300人的革命队伍,以响应陕西的“护国反袁逐陆”斗争,后被编入讨袁第四军。

1916年,陕西督军陈树藩和醴泉县县长陈绍钧相互勾结,与陕西靖国军势不两立。张承栻一直暗中和革命派人士保持联系,伺机再举义旗。

1918年1月28日,陈绍钧得知张承栻率领所部二三百人已经到达乾县、准备接受靖国军右翼司令吴希真改编的消息后,立即报告陈树藩部之旅长刘世龙,刘世龙当即派兵赶赴乾县抓捕张承栻。张承栻被连夜押回醴泉县城进行审讯。审讯中,被打得遍体鳞伤,连牙齿亦被全部击落。虽然受尽酷刑,他仍坚贞不屈。陈绍钧无可奈何,遂将张承栻解往西安交陈树藩处置。不久,陈树藩下令将其杀害于西华门什字,时年42岁。

  同年(公元1875年)出生的名人:张恕琳

  • 张巡 (708~757) 唐朝著名爱国将领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 上一篇:王秉祥下一篇:王鸿荣
    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航空工业学校原党委书记
    西汉开国智囊
    中央政治局委员
    战国谋略大师,连横破局者
    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清末民国官员,清华大学校长
    清末浙江湖州南浔镇巨商
    中国近现代国画大师
    革命烈士
    公元1885年-1912年
    陕西咸阳礼泉县人物
    公元1921年-1955年
    陕西咸阳礼泉县人物
    陕西咸阳市礼泉县人物
    礼泉县
    陕西咸阳礼泉县人物
    公元1916年-2001年
    陕西咸阳礼泉县人物
    公元1875年-1918年
    陕西咸阳礼泉县人物
    公元1896年-1977年
    陕西咸阳礼泉县人物
    公元1901年-1932年
    陕西咸阳礼泉县人物
    公元1873年-1928年
    陕西咸阳礼泉县人物
    陕西咸阳礼泉县人物
    礼泉县
    陕西咸阳礼泉县人物
    公元1920年-1952年
    陕西咸阳礼泉县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