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傅友德简介—明朝开国名将,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

明朝人物
傅友德个人介绍资料
傅友德 本 名:傅友德(?~1394)
别 称:颍国公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砀山(今安徽宿州市砀山县)
去世时间:1394年
主要成就:平甘肃、定四川、取贵州、下云南
祖 籍:宿州相城
官 职:太子太师
封 爵:颖国公
追 封:丽江王
谥 号:武靖
信 仰:兵家
傅友德(约1330-1394)明朝开国名将。汉族,宿州相城人(今安徽淮北),迁居砀山(今属安徽)。
元末参加刘福通义军,随李喜喜入蜀。后率部归朱元璋,从偏裨升为大将。至正二十七年从徐达北上伐元,第二次北征北元七战七胜而平定甘肃,第四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连败元军,第五次北征北元任副帅职,第七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大胜元军,后与汤和分南北两路取四川,以主帅之职攻取贵州、平定云南。
以功封颍国公,封太子太师,被朱元璋称为:“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后坐事赐死。1644年追封为丽江王,谥“武靖”。
人物生平
弃农从军
傅友德世代为农,家境不是很宽裕。元朝末年,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元至正十年(1350年),农民起义军领袖刘福通到砀山迎接韩林儿,傅友德即投奔红巾军,成为起义军中的一名士卒。1357年六月,刘福通遣部将出击,傅友德随李喜喜入关中。
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四月,李喜喜进军巩昌,兵败后傅友德跟随他进入蜀地。这一年,徐寿辉的部将明玉珍占据重庆,攻打成都,尽有蜀地,傅友德便归顺明玉珍。因为不被明玉珍重用,傅友德又转而到武昌投奔陈友谅。陈友谅让他协助丁普郎驻守小孤山(位于江西彭泽县北长江中)。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闰五月,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称汉帝,明玉珍与之断交,傅友德对陈友谅不满。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八月,朱元璋收复安庆,进攻江州(今江西九江),驱兵至小孤山,陈友谅之将傅友德、丁普郎率众来投,傅友德听说朱元璋前来,喜悦地说:“我得到了真正的主人了!”朱元璋一看到他就感到很特殊,立即提拔为将领,让其跟随常遇春征战。
开国功臣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傅友德随常遇春救援安丰,掠取庐江而还,朱元璋与陈友谅双方发生了鄱阳湖之战,傅友德从战鄱阳湖,驾轻舟挫败陈友谅军前锋。多处受伤,却愈战愈猛,又在泾江口拦击敌军。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3月4日,朱元璋以武昌久攻不下,亲自前往视察军队。3月20日,朱元璋到武昌,对攻城很关心,诸将从城东南的高冠山可俯视城中,却被汉兵占据,诸将相互观望,不愿前进。傅友德率数百人一鼓先登,面颊虽中一箭,并未因此退却,拔箭再战,继而肋下又中一箭,仍不为所动,终夺高冠山。后傅友德被任命为“雄武卫指挥使”。
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七月,傅友德随朱元璋下淮东,攻取张士诚江北辖区,破张士诚援兵于马骡港,缴获敌军战舰千余艘。闰十月,夺取泰州,围困高邮,转战江淮各地。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八月,攻下湖州,攻破苏州。由于傅友德军功卓著,擢升为江淮行省参知政事。
明洪武元年(1368年),傅友德又随徐达挥师北上,破沂州,下青州,攻莱阳,取东昌,很快就平定了山东。随后南下,平定汴洛。闰七月,会师河阴。傅友德为先锋,北渡黄河,克卫辉、安阳、磁州及广安,集结临清,分兵北进,攻占德州、沧州,直逼元大都(今北京),迫使元朝降明。十二月,又进军山西,攻占榆次,进军太原,元守将扩廓帖木儿来援,万骑突至,傅友德以五十骑冲却之,又夜袭其营,扩廓帖木儿仓皇逃走,追至士门关,获其士马万计。又大败元将贺宗哲于石州、脱列伯于宣府。克复太原,山西平定。
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傅友德进军陕西,攻克临洮,平定陕西。而后出潼关,西进甘肃,克庆阳,捣定西,大破扩廓帖木儿。而后,移兵伐蜀,领前锋,夺略阳关,克汉中。蜀将吴友仁犯汉中,傅友德率三千骑兵救援,攻其山寨,又令兵士点燃十支火炬布于山上,蜀军惊慌撤退。傅友德因战功受到朱元璋的犒赏,赐白金、文绮。
明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傅友德以其超群的武略,席卷天下之大功,位次列第二十八勋,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同知大都督府事,封为颍川侯,食禄一千五百石,赐免死铁券,子孙世袭。
西伐巴蜀
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任命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与征西将军汤和分道伐蜀。汤和率廖永忠等乘舟从水路攻瞿塘,傅友德率顾时等以步骑出陇西。朱元璋对众将说:“蜀人听说我军要西伐,必定将其全部精锐部分东守瞿塘,北阻金牛,抵抗我军。如果出其不意,直捣阶、文,门户已毁,腹心自溃。兵贵神速,只怕军队不勇猛啊。”傅友德疾驰至陕,召集诸军声言兵出金牛,而暗地里却率军直趋陈仓,攀援岩石,昼夜行进。抵达阶州,击败蜀将丁世珍,攻克此城。蜀人弄断白龙江桥。傅友德军修桥渡江,攻破五里关,于是攻克文州。然后渡过白水江,直趋绵州。当时汉江水涨,不能渡江,傅友德军为此伐木营造战舰。为将军威通达瞿塘,于是便削成数千木牌,将攻克阶、文、绵的日期刻上,投入汉水,让它们顺流而下。蜀守军见后,全部解体。
当初,蜀人获悉大军西征,丞相戴寿等果然聚集所有部众防守瞿塘。等到听说傅友德攻克阶、文,直捣江油,才分兵支援汉州,以保成都。还未到达时,傅友德军已经在城下打败其守将向大亨,并对将士说道:“援军远道而来,听说向大亨兵败,便已经丧胆,无能为力了。”然后加以迎击,大败蜀人。遂拔汉州,进围成都。戴寿等驱象来战。傅友德下令以强弩火器冲击,身中飞箭却毫不后退,将士也殊死作战。大象调头而跑,踩死许多蜀人。戴寿等获悉其主明升已降,才登记府库、仓廪钱粮,反绑双手到军门投降。成都平定。然后分兵巡行未下州县,攻克保宁,将吴友仁捉拿押送京城,蜀地全部平定。傅友德进攻汉州时,汤和还屯军于大溪口。在江流中得到木牌后,这才进兵。而戴寿等此时已撤其精兵西救汉州,留下老弱防守瞿塘,所以廖永忠等才得以乘胜直捣重庆,降服明升。因为这样,太祖写作《平西蜀文》,盛赞傅友德功劳第一,廖永忠次之。回师之后,
北征大漠
洪武五年(1372年),傅友德随征西将军冯胜北征大漠,大败元将失刺罕于西凉至永昌,大败元朝太尉朵儿只巴,获马牛羊十万余匹。而后,又攻占甘肃,射杀平章不花,降太尉锁纳儿等,至瓜沙州,获金银印及杂畜二万余匹。当时,朱元璋共派出三路大军北伐,唯独只有傅友德大获全胜,七战七捷,创下传奇式的战功。
洪武六年(1373年),傅友德出雁门,为大军前锋,俘获平章邓孛罗帖木儿。还镇北平后,傅友德被朱元璋召还,陪太子讲武于荆山,俸禄每年又增加一千石。
洪武九年(1376年),傅友德再次率兵北伐,生擒伯颜帖木儿于延安,降甚众。
洪武十四年(1381年),随大将军徐达出塞,讨乃儿不花,渡北黄河,袭灰山,斩获甚众。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随晋王、燕王再征大漠,擒乃儿不花。还军驻元上都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后,复征宁夏。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为征虏将军,备边北平,复从燕王征哈者舍利,追杀元朝辽王军队。此役,傅友德又施以诈计,追杀间忽令大军班师,敌军得知后便放松了警惕和防备。这时,傅友德又令大军悄悄地潜至黑岭,大破敌军。得胜后,出任练兵山陕总屯田事,加封太子太师。
南平云贵
明朝建立之初,贵州尚未归附,云南为元梁王把匝刺瓦尔密盘踞。
洪武十四年(1381年)秋,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步骑30万征云贵。傅友德率部至湖广,便分遣都督胡海等领兵5万经永宁赴乌撒(今贵州威宁),自率大军经辰州、沅州奔贵州,克普定、普安后直逼云南曲靖。元梁王遣司徒、平章达理麻领十余万精兵屯驻曲靖以抗拒明军。傅友德率部趁大雾逼近白石江边,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沿江摆开阵势,做出强行渡江的样子。达理麻也集中全部精锐把守白石江另一边,准备迎战。而傅友德则暗中另派数十人从白石江下游偷偷渡江,进至达理麻军后,鸣金击鼓,摇旗呐喊,达理麻闻报急撤将士抵御,引起江边元军的阵势骚动。这时,傅友德乘机挥师渡江,以勇猛且善游泳的兵士作先锋,攻破达理麻的前军,傅友德又令沐英率铁骑直捣达理麻中坚,元军大败,活捉了达理麻,平定了曲靖。
接着,傅友德又分遣蓝玉、沐英率师进军昆明,自率数万兵马奔乌撒,驰援胡海等部。元梁王得知达理麻失败被擒,便弃城逃跑,与妻子一起投滇池而死,元右丞观音保出城投降。
段氏占据大理,传了十代后到了段宝手上。段宝听说明太祖是从江南开奠基业的,便派他的叔叔段真从会川奉表向明朝廷投诚。洪武十四年(1381),征南将军傅友德攻克云南,授予段明宣慰使的职务。段明派都使张元亨给征南将军送一封书信,说:“大理是与唐朝相互交好的外国,鄯阐实际上也是宋朝的玉斧画下来不要的国家。这两个地方很难驻扎军队,动用武力也没什么用。请求你依照唐朝、宋朝的事例,允许我们蒙氏、段氏独立成国,则我们会在每年的正月初一佩戴印章向你们通好,每两年向明朝廷献小贡一次,每三年献大贡一次。”傅友德看后很愤怒,羞辱了段明的使者。段明又送书信来说“:汉武帝大动干戈,仅仅设置了一个益州郡,元太祖亲自出征,也只是为了一个小小的鄯阐。请求你们还是班师回朝吧。”傅友德回书给段明说“:大明王朝是龙从淮河郊区起飞,统一海内。我们看不上汉朝、唐朝那些小小的智计,也看不起宋朝、元朝那些浅薄的图谋。我们明朝大军一到,神龙会来且助阵,天地也会与我们呼应。你们段氏承接了蒙氏的领地,运数在元代已经断绝了,只不过是宽待你们而延续至今。我们的军队已经歼灭了梁王,替你们报了世代的怨仇,你们此时不向朝廷投降还等什么?
傅友德仅用百余日就平定了贵州、云南。
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论功行赏,晋封傅友德为颍国公,食禄三千石,再次授予免死和世袭铁券。
无罪赐死
亲家朱棡,女婿朱济熺贵为九大攘夷藩王之一,藩王国地处山西冲要所在手握精骑重兵,且傅友德本人也常在山西前线布置防务。太子死皇孙幼蓝玉案后,傅友德因为跟蓝玉走的很近而且战功赫赫,更被朱元璋猜忌。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朱元璋召集文武大臣参加一个大型宴会,当他走到门口的时候,看到门口的那个守卫者没有按照规定佩带剑囊,当时他很生气,但是没有发作。这个守卫者不是别人,正是傅友德的儿子傅让。在大宴文武百官的宴会上,朱元璋忽然提起说对傅友德儿子傅让有些不满,傅友德起身告罪,朱元璋责备傅友德不敬,朱元璋命他提取二子首级,立刻,傅友德提着二儿子的头颅来到朱元璋的面前。朱元璋说:“你怎么忍心?”傅友德说:“不就是要我们父子的人头吗”,最后在朱面前自刎死,朱元璋当即暴怒不已,下令傅家所有男女全部发配辽东、云南。
人物评价
朱元璋:“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
焦竑:“明兴猛将云从,数倍云台、凌烟,而六王最著,其以骁勇称者莫如常开平,次则傅颍国耳。”
尹守衡:“当时持重善将将无如中山王,至暗鸣跳汤独开平王,而友德差次之,称二虎将,平开死大封之后,友德始益展而有方面勋,取巴蜀定滇笮,其哗哗盖庶几中山矣,后友德公者为凉公蓝玉,其战功亚友德至上宠任之,友德弗如也。”
黄金:“窃尝观乎颍公之为将矣,英姿飒气,猛夺罴虎,指挥叱诧,动生风雷,出奇制胜,料敌如神,可比韩信;纪律精严,将士用命,可比周亚夫;老 成持重;经国远图,可比赵充国;而机权或施于袭取,强毅不沮于锋镝,则李愬比肩,高开道在所不论,是故擐甲而战鄱湖,攘臂而收鄂渚,雄奇淮左之师,踔绝吕梁之捷,其用武中原,铁骑长驱,横鹜千里,其声讨西蜀,金牛假道。奄克数城,或降王破国,或战将**旗,威震朔南,胡虏长遁,蛮夷为之褫(chi)魄,丰功盛烈,足以冠策,府而锦鼎,彝盖天眷。圣祖启万年之兴运,故生此名臣,摧陷廓清,佐成混一,不拨之也如此,夫岂偶然而已耶,于戯休哉。”
王世贞:“友德之显以敢力战也,然十不失一······身冒百死而无一足称,及其遇真主,虎变龙从,刃不虚下,策不虚画,以至列通侯进上公,呜呼天哉!······然卒以谋反死。”
查继佐:“颖国身先陷阵,多创伤,而智计每出意外。且奉行庙算,委合无失。其所以居功,较宋国恭逊为多。至其议平荆、平蜀、平虏,皆进大将军一筹。《实录》尊称上画,而庙碑云自颖国奏议。夫滇蜀大块拱手而归识方,此何等功,乃不免王定远一言哉?
王士祯:“古来功臣之冤,未有如颍公之甚者!”“跃马千山外,呼鹰百战场。平芜何莽苍,云气忽飞扬。寂寂通侯里,沉沉大泽乡。颍川汤沐尽,空羡夥颐王。”
家族成员
兄长:傅友仁
儿子:老大傅忠是驸马娶寿春公主、老二傅春过继给傅友仁、老三傅让是朱元璋亲军、老四傅添锡,在和父亲征战云南的时候战死或丢失。
女儿:傅氏,晋王世子朱济熺之妃。
女婿:朱济熺,晋王朱棡世子,袭封晋王。
亲家:朱棡,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马秀英所生嫡三子,明成祖朱棣之兄。
艺术形象
《奢香夫人》陈旺林 饰演 傅友德
傅友德七战七胜
洪武五年,傅友德率领五千骑兵攻打西凉,击败元将失刺罕;后攻打永昌(今属甘肃),击败元太尉朵儿只巴,杀敌数千;攻打元军于扫林山(今甘肃酒泉北),活捉元朝平章,并杀敌五百余人;攻打甘州,元将上都驴迎降;攻打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元军守将卜颜帖木儿开城投降;别笃山遇元岐王朵儿只班的元军主力,击溃元军上万人,抓获平章长加奴二十七人,马驼牛羊十余万。元岐王朵儿孤身一人逃走;傅友德追至瓜州(今甘肃安西),击败当地元军,缴获牛羊等大量战利品。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明朝状元
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明初道士
明朝官员
明清小说四大家
明朝第四位皇帝
明神宗朱翊钧第七子
明朝开国皇帝
泗阳人物
明代官员
明朝第十三位皇帝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