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耶律阿保机简介-辽太祖辽朝开国君主

五代十国
耶律阿保机个人介绍资料
耶律阿保机
中文名:耶律阿保机(872年~926年)
别 名:耶律亿,耶律啜里只
所处时代:唐朝→五代→辽朝
民 族:契丹族
出生地: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东
出生日期:872年
逝世日期:926年9月6日
主要成就:建立契丹国,创立契丹文 四处征伐,攻灭渤海国、室韦和奚
庙 号:太祖
谥 号: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
在 位:916年3月17日-926年9月6日
逝世年龄:55岁
陵 墓:祖陵
耶律阿保机(872年-926年9月6日),姓耶律 ,名亿,乳名啜里只,辽朝开国君主,契丹迭剌部霞濑益石烈乡耶律弥里人,辽德祖耶律撒剌的长子,生母为宣简皇后萧氏。
耶律阿保机勇善射骑,明达世务。并契丹余七部。任用汉人韩延徽等,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创造契丹文化,发展农业、商业。916年(后梁贞明二年),群臣及诸属国上尊号曰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建元神册。在位二十年,即帝位十一年,庙号太祖,葬祖陵。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耶律阿保机出生时,契丹的贵族阶层正在为争夺联盟首领之位而打得不可开交。阿保机的祖父耶律匀德实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被杀,父亲和叔叔伯伯们也逃 离出去,躲了起来。祖母简献皇后对于这时刚出生的阿保机非常喜爱,但又担心他被仇人加害。因此常将他藏在别处的帐内,涂抹其面,不让他见外人。耶律阿保机三个月便能行走,满百日便能说话,凡事未卜先知。自称左右好像有神人护卫。即使在童年之时,开言便涉及国家大事。当时其伯父执掌国政,事有疑难便去向他咨问。
阿保机自幼聪敏,才智过人。 长大成人后,身体魁梧健壮,胸怀大志,而且武功高强, 《辽史》上说他“身长九尺,丰上锐下,目光射人,关弓三百斤”,值伯父耶律释鲁掌权,深得信任,耶律亿任遥辇氏痕德堇可汗的挞马狨沙里(扈卫官),组建侍卫亲军。凭藉这支精锐武装,阿保机迅速崛起。率领挞马部(扈卫队)战胜了小黄室韦、越兀、乌古、六奚、比沙笰等近邻小部落,阿保机的伯父被杀后,阿保机继承了伯父的于越(地位仅次于可汗,史称“总知军国事”,高于夷离堇,掌握联盟的军事和行政事务,相当于中原王朝的宰相)的职位,并击溃以蒲古只为首耶律释鲁的部落豪强。相继降小黄室韦,破越兀、兀古、六奚诸部,被国人誉为“阿主沙里”(沙里,契丹语“郎君”),
天复元年(901年),痕德堇可汗即位,任本部夷离堇(军事首领),专事征伐,大破室韦、于厥及奚帅辖剌哥。进大迭烈府夷离堇 。 902年(唐末天复二年),耶律阿保机以兵40万伐河东、代北,攻下九郡,获牲口95000,驼、马、牛、羊不可胜数。在潢河南岸建龙化州城,将所俘汉人迁居于此。 903年(天复三年),北攻女真,俘获三百户;南取河东、怀远军,略地蓟北(今河北北部),俘获人口财物而回。升于越,总知军国事,成为部落联盟的实际操纵者。
天复四年(904年),讨伐黑车子室韦,伏击唐朝卢龙节度使刘仁恭数万大军于平原,活捉大将、刘仁恭的养子赵霸,并乘胜大破室韦。
天祐二年(905年),唐朝垂亡,他应唐朝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之邀,率七万骑兵到云州(今山西大同)相会,结为兄弟,约定共讨梁王朱温和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但终因无利可图而没有践约。 接着,耶律阿保机进兵攻打刘仁恭,攻下数州,尽数迁掳其民而回。
称汗平叛
天祐三年(906年)二月,阿保机又攻打刘仁恭,回军途中,袭击山北奚人,破之。朱温派人渡海奉上书币、衣带、珍宝前来交好。十一月,派偏师讨伐奚、靅诸部及东北女真中尚未归附的部族,一概攻破降服之。十二月,痕德堇可汗卒,遗命推选阿保机为汗。 耶律曷鲁等人劝进。阿保机多次辞让,后来接受了请求。按照传统制度,可汗之位要三年改选一次。阿保机的目标是像中原的皇帝一样建立终身制和世袭制,所以在他任可汗满三年时不肯交出大权,凭借他的实力和威望继续坐在可汗的宝座上,向皇帝的目标努力。
开平元年(907年)正月,为契丹大首领,即皇帝位,尊母萧氏为皇太后,立皇后萧氏。北宰相萧辖剌、南宰相耶律欧里思率群臣上尊号曰天皇帝,皇后曰地皇后。阿保机以皇族承遥辇氏九帐为第十帐,以弟耶律迭栗底为迭烈府夷离堇,设官统领部众。二月,征讨黑车子室韦,降服其八部。十月,征讨黑车子室韦,破之。
开平二年(908年)春正月初一,阿保机御临正殿受百官及各国使节朝贺,初次设置惕隐官,管理宗室事务,以皇弟耶律撒剌任宗正。五月,令耶律撒剌讨伐乌丸、黑车子室韦。
开平三年(909年),命皇弟舍利素、夷离堇萧敌鲁与沧州节度使刘守文一起大破其弟刘守光。
开平四年(910年),以皇后兄萧敌鲁为北府宰相,后族为相自此始。十月,平定乌马山奚库支及查剌底、锄勃德等的反叛。
开平五年(911年),阿保机亲征西部奚,奚人自恃地险路远,叛服不常,阿保机多次派人对他们加以招抚晓谕而不听。这次战役所向即下,于是分兵讨伐东部奚,也得到平定。于是尽有奚、靅之地。东到大海,南及白檀,西越松漠,北抵潢水,总计五部,均归入版图
阿保机不肯交出大权引起了本家族其他贵族的不满,因为按照习惯,可汗实行的是家族世选制,即可汗之位转入耶律氏后,可汗就都要由这个家族成年人担任,所以阿保机不让位,其他人便没有机会当选。为了争取这个被选举权,阿保机本家族的兄弟们便首先起来反对他,由此发生了历史上的“诸弟之乱”。兄弟们的叛乱一共有三次。第一次在公元911年,这年的五月,阿保机弟耶律剌葛、耶律迭剌、耶律寅底石、耶律安端策划谋反,安端的妻子粘睦姑得知后就报告了阿保机,阿保机不忍心杀掉这些兄弟,就和他们登山杀牲对天盟誓,然后赦免了他们,只是贬耶律剌葛为迭剌部夷离堇,封粘睦姑为晋国夫人。 兄弟们并没有领情,第二年,又在于越耶律辖底的带领下,再次反叛。除了原来的几个人外,新任命的惕隐耶律滑哥也参加了。
这年的七月,阿保机征伐术不姑部,让耶律剌葛领兵攻打平州(今河北卢龙)。到十月时,耶律剌葛攻陷了平州,领兵阻挡阿保机的归路,想强迫他参加可汗的改选大会。阿保机没有硬拼,而是领兵南下,按照传统习惯赶在他们的前面举行了烧柴告天的仪式,即“燔柴礼”,再次任可汗。这样就证明他已经合法地连选连任,使诸弟没有了反叛的根据。阿保机兵不血刃地平息了一场叛乱,体现了他超群的智谋。在第二天,诸弟便纷纷派人来向阿保机请罪,阿保机也就不再追究,只下令让他们悔过自新。 但是,可汗宝座的诱惑究竟比兄弟之情要大很多,诸弟在不到半年之后,于公元913年的三月,又一次反叛。这次发生了较大的武装冲突。他们先商议好拥立耶律剌葛为新可汗,然后派耶律迭剌和耶律安端假装去朝见阿保机,想伺机劫持阿保机去参加他们已经准备好的可汗改选大会。除了本部落外,乙室部落的贵族也参加进来。阿保机发觉了他们的阴谋,解决了迭剌和安端,并收编了他们的一千名骑兵,然后亲自率领部队追剿剌葛。剌葛派的另一支部队在寅底石的率领下直扑阿保机的行宫,焚毁了辎重、庐帐,还夺走了可汗权力的象征旗鼓和祖先的神帐。阿保机的妻子述律平看守大帐,领兵拼死抵抗,等到援军来后又派人追赶,但仅追回旗鼓。四月,阿保机领兵北上追击剌葛,他先派人分别在前面埋伏堵截,前后夹攻。这一次,侍卫亲军发挥了重要作用,最终将剌葛打败,剌葛将夺去的神帐丢在了路上。阿保机没有立即追击,而是先休整部队,因为他知道剌葛的部下不久便会思念家乡,等到士气低落无心恋战时再出兵,就会不战而胜。到五月,阿保机领兵进击,终于擒获剌葛。经过三次平叛,阿保机基本消灭了本家族的反对势力,但对部落的经济却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民间原有马上万匹,现在百姓出门都要步行了。
统一各部
本部落的反对势力消除后,契丹其他七个部落的反对势力仍旧存在,他们以恢复旧的可汗选举制度为旗号,强迫阿保机退让可汗之位。阿保机只好先交出旗鼓,答应退位,然后以退为进,设下了计谋。他对众人说:“我在可汗之位九年,下属有很多汉人,我想自己领一部治理汉城,可以吗?”众人都同意了。到了那里,阿保机率领汉人耕种,当地有盐铁,经济也很发达,阿保机采纳了妻子述律后的计策,派人转告诸部落的首领:“我有盐池,经常供给各部落,但大家只知道吃盐方便,却不知盐池也有主人,你们应该来犒劳我和部下。”众人觉得有理,便带着牛和酒来了,没想到中了阿保机的诡计。阿保机布下伏兵,等大家喝得烂醉时,将各部落的首领全部杀死。
称帝立国
贞明二年(916年),阿保机建立契丹国,称帝。 率部众建都城皇城,即后来的上京,京中建孔子庙、佛寺、道观等。他立国后,渐以宗室为南府宰相, 制定法律,颁定官爵位次。设立迭剌部南北二院夷离堇,成为后来的定制。又命人制契丹大字,弘扬民族文化。 至今,俄语发音称中国仍为“契丹”,
可见其影响之大。他在位之初,以部众设立宫卫骑军及州县部族军,成为契丹主要军队组成形式。他有雄才大略,不断征伐契丹及突厥诸部以图发展,又积极参与中原政治斗争,侵夺幽、蓟等要地,扶植东丹国为属从。“太祖受可汗之禅,遂建国,东征西讨,如折枯拉朽。”(《辽史》卷 2《太祖纪》)。他创设的诸种制度与开创的规模,都为后来契丹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神册三年(918年),阿保机建西楼城为皇都(后名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神册五年,由突吕不等人参照汉字,创制契丹大字。后又由阿保机之弟迭利参照回鹘文和汉文,创制契丹小字。从此,契丹有了文字,社会发展更快。
天赞四年(925年)阿保机率军亲征渤海国。次年,灭渤海国,改名东丹国,命长子突欲(耶律倍)为东丹王。
出征渤海
天显元年(926年),为向东发展势力,阿保机又东征渤海国。渤海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区域性的民族政权,政治和文化都在北方各民族之上,素有“海东盛国”之称,但当时的国力已经下降。阿保机集中全部兵力攻下了渤海国的西部重镇扶余城(今吉林农安),然后又围攻首都忽汗城(今黑龙江牡丹江东京城),国王率领几百名大臣开城投降,不久统一渤海全境,阿保机将渤海改为东丹国,意即东契丹国。让皇太子耶律倍任东丹王,管理东丹事务,这样,阿保机就将势力扩大到了渤海沿岸。同时,阿保机又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置官府,实施实际管理,从而结束了唐末以来东北地区的分裂局面,重新实现了统一,这对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促进各族人民的交流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班师去世
天赞五年(926年)阿保机在出征渤海还皇都途中病逝于扶余(今吉林四平西),终年55岁。谥升天皇帝(一作大圣皇帝),庙号太祖。
天显二年(927年)葬祖陵(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
统和二十六年(1008年),进谥大圣大明天皇帝。
重熙二十一年(1052年),加谥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次子耶律德光继位,是为辽太宗。
为政举措
政治
916年,大会群臣、属部,称大圣大明天皇帝。随后,亲征突厥、吐谷浑、党项等部,转掠代北,掳获许多人畜。917年(神册二年),晋王李存勗所署新州裨将卢文进降辽。三年,任康默记为版筑使,在潢河以北营建皇都(后称上京,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境)。六年,诏定法律,正班爵,新州防御使王郁率部来降。辽太祖又两次亲统大军南下,肆行俘掠,均被李存勗率劲兵击退。大批降人、俘虏的迁入使辽的实力渐趋雄厚,在长城以北草原上出现了农田、村落、城廓、矿冶、作坊以及寺院与孔庙。又进一步加强政权建设,在参酌旧俗的基础上,援引汉人文法,强化了皇权统治。根据契丹与汉人经济生活的不同,对部落和州县各因俗施治。由于汉人逐渐增多,朝中专设汉儿司主其事。926年,他夺下渤海国,改名丹东,封长子为丹东王。
阿保机发现,国境越来越大,可西部草原上新征服的奚族、室韦,不习惯耕种;投奔的汉人,又不可能去牧马。于是他设置了两套平行的行政机构——北面官“以国制治契丹”,保留契丹部落的用人惯例;南面官“以汉制待汉人”,几乎是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翻版。一个皇权,两套官制,并行不悖。每年的春夏秋冬四季,阿保机会到四个不同的地方居住,称之为“四时捺钵”。表面上,这是“游牧”之意,实际上,已是巡察制度。
建国后,阿保机着手制定新制度。参照汉族的政治模式,对遥辇氏二十部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国家机构。922年(天赞元年),将“人众势强,故多为乱”的迭剌部析为五院部和六院部,各置夷离堇,隶北府,使迭剌部夷离堇由最高军事首领削为北宰相府下的一级官员。彻底废除部落世选制,确立皇位世袭。创“斡鲁朵”(宫卫)制,建成特殊的皇权侍卫,“入则居守,出则扈从。”成为对内镇压异已,对外扩张的一支核心力量。健全法制,制订契丹第一部法典《决狱法》。组织人力创制契丹文字。本着“因俗而治,得其宜”的原则,制定民族政策。降奚后,置六部奚,命勃鲁恩主之,仍号奚王。降渤海,改东丹国,仍用渤海老相为右大相。中央官制分南北,“(北面)以国制治契丹,(南面)以汉制待汉人。”废除部落世选制,立长子倍为皇太子,确立皇位世袭制;健全法制,制订契丹第一部法典《决狱法》;组织人力创制契丹文字;本着“因俗而治,得其宜”的原则,制定民族政策;中央官制分南北,“大力吸收汉文化,仿唐代长安,修建皇都,即后来的辽上京;兴建孔庙、佛寺、道观等。
耶律阿保机通汉语,任用韩知古、韩延徽、康默记等有才学的汉人为谋士,并采纳韩延徽的建策,置州县,立城郭,定赋税,模仿汉地的制度来管理在战争中俘掠的大量汉人。从此,契丹社会在奴隶制成分仍占重要比重的情况下,封建制成分得以迅速发展。他建立了一支精锐而忠诚的亲军“腹心部”,讨平黑车子室韦、奚等部,尽有其地,确立了森严的仪卫制度。皇权的发展与守旧的契丹奴隶主贵族矛盾日形尖锐,其弟耶律剌葛、迭剌、寅底石、安端和于越耶律辖底发动叛乱,均被镇压。
阿保机时期契丹国内便出现了胡汉分治的状况,当时韩延徽还建议召募逃亡的汉人垦荒耕作,恢复农业生产。阿保机接受了。逃到契丹的汉人便陆续安居下来。生产恢复发展之后,政府有了租赋收入,耶律阿保机的经济实力也增强了。这种分治的办法,对契丹的发展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
军事
耶律阿保机出身于契丹贵族,年轻时即被任命为挞马狘沙里(亲兵队长),后任执掌兵权的夷离堇,南征北战十数年。916年(辽神册元年) 建立辽王朝,即皇帝位,并长期从事对中原、渤海及北方诸民族的战争,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他本着中央集权的统兵原则,取消"兴兵合议"的旧习俗,设立北枢密院统管契丹兵马,组建直接听命于自己的宫帐军。重视网罗中原人才,重用汉族谋臣战将。强调严格治军,赏罚分明。在作战指导上强调避实击虚,舍城邑而过,靠骑兵袭扰获胜;先击破弱小之敌,次第解决对方,避免两线作战;依据本民族昔日与野兽搏斗的方法制定骑兵两翼包抄战术,并注意吸取中原的火攻、穴地攻城诸法。耶律阿保机的军事思想在丰富和发展辽朝军事思想方面做出了贡献。
唐朝覆灭后,和契丹接壤的中原军阀,一个是李克用在幽州建立的后唐,另一个是割据定州的刘仁恭。稍远一点,还有朱温建立的后梁。三家明争暗斗,又对契丹的辽阔草原垂涎三尺。而阿保机看中了幽州。他的军事眼光和政治眼光非常准确,幽州正是今日的北京。以幽州为中心,有16个州连成一片,扼守长城。这是拱卫长安、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一旦失去了“幽云十六州”,整个中原就会无险可守;铁骑南下,将是一马平川。耶律阿保机掀开了夺取幽州的序幕。而在阿保机之后,其子耶律德光终于得到了被割让的幽州。
早在攻奚之前,阿保机已两次南下,亲征幽州,均大败而归。阿保机深深感到,契丹还没有强大到能吞噬中原群豪。公元908年,他和李克用缔结兄弟之盟。墨迹未干,又和李克用的死敌、后梁朱温结盟。三方角逐、双重结盟,这为契丹赢得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
称帝之后,阿保机继续扩张领土,这时漠北的游牧部落和契丹比起来势力都很小。东边的渤海和高丽也已经衰落。南边的李克用和刚建立后梁的朱温长年对立交战。这种形势对阿保机开疆拓土非常有利,阿保机想建立一个南到黄河,北至漠北的北方大国。为此,他首先南下,但两次都以失败而告终。
阿保机极想征服黄河以北地区,而这时北方的军阀们也想利用强大的契丹为自己捞取好处,这为阿保机进兵中原创造了良机。新州(今河北涿鹿)将领卢文进不满李存勖征兵本部,用于进攻后梁,举兵投降契丹。阿保机于是就领兵对中原发动了第一次战争,和卢文进一起攻打新州和幽州,最后击败周德威,并将幽州城围攻了将近二百天。后来,晋军李嗣源的援兵到达,阿保机被迫撤兵,并让卢文进常守平州,守住契丹南下的一个重要通道。不久,镇州防御使张文礼杀死节度使王镕,向阿保机求救,一同对付李存勖。阿保机第二次南 下中原,攻陷涿州后进兵围困定州,和李存勖在沙河及望都(今河北望都)一带交战,这一次阿保机损失惨重,当时正赶上少见的大雪,下了十来天,地上的雪厚达数尺,契丹兵马粮草奇缺,伤亡很大,阿保机只好撤兵。契丹兵出征都是自己准备粮食和草料,战时让随军的后勤人员四处掠夺供应,所以,一旦中原兵围困他们或者打持久战,契丹兵就很难坚持了。 两次南下都损兵折将,无功而回,阿保机便及时调整了战略方向,改向西北和东北。924年(天赞三年),再次征吐谷浑、党项、阻卜诸部。打算先征服北方的游牧部落,攻下东北的渤海国,消除两侧的威胁之后再向南用兵,夺取河东及河北地区。阿保机召开军事大会,部署新的作战计划。然后亲自征讨党项、阻卜等部落,向北到达了乌孤山(今肯特山),还曾抓获回鹘都督毕离堇,回鹘乌主可汗只得派使臣纳贡谢罪,阿保机的势力最西到达了今阿尔泰山一带,国土面积大大扩展了。
文化
饱读中原诗书的阿保机命人用300多个汉字作拼音字母,创造出了契丹文字。
耶律阿保机的故事
一箭定上京
耶律阿保机以武力统一了契丹各部,于公元906年掌握了契丹联盟的军政大权后,就萌发了依照汉制营建皇都的念头,但是当时的时机还不成熟,只好暂时搁浅。
公元918年,耶律阿保机又将营建皇都一事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此之前,耶律阿保机早就有意将皇都建在西楼邑一带,也就是今天的巴林左旗东镇境内。因为西楼邑坐落于狼河(今乌力吉沐沦河)与潢水(今之西拉沐沦河)之间,隐藏于巨大的山体之内。耶律阿保机认为此地“负山抱海,天险足以为固”。此外,这里水草丰足,便于放牧;土地肥沃,利于耕种。正所谓“进可攻,退可守”。更重要的一点是,这里还是耶律阿保机家族的发祥地,也是耶律家族的世袭领地,其数代祖先也都出生和安葬在这里。所以,建都于此,对于耶律阿保机来说,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有利因素。可是,将皇都建立在自己家族的根据地内,耶律阿保机又担心契丹族的各部首领不服。于是,他便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一天,他对群臣和契丹各部首领宣布,要对建都之地“以金龊箭卜之”。意思就是说,他要骑着战马,在奔驰中射出一箭,箭落之地便是建都之地。决定宣布后,耶律阿保机飞身上马,狂奔而出,文武群臣骑马紧随其后。在距离西楼邑不远处,耶律阿保机在狂奔的战马上举起大铁弓,搭上金龊箭奋力射出,箭落之地正是他本人要建都的地方西楼邑。定下营建皇都的地点后,耶律阿保机下诏书任命汉臣康默记担任版筑使,以落箭之地为中心,开始修建都城。
《辽史》在评价耶律阿保机此举时称:“金龊一箭,二百年基业,壮矣!”
仰慕刘邦
耶律阿保机将其母亲、祖母、曾祖母、高祖母家族的姓氏拔里氏、乙室氏赐姓萧氏。相传是因为他本人羡慕萧何辅助刘邦的典故。耶律阿保机的皇后名述律平,其子耶律德光即位后,亦将述律氏赐姓萧氏。故萧氏有辽朝后族之称。阿保机汉名姓刘名亿,长子耶律突欲汉名刘倍。
人物评价
总评
耶律阿保机自幼聪敏,才智过人,经过多年的征战,把北方各族统一在自己的政权统治之下,建立起幅员广阔的辽王朝。密切了北方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推动了契丹及北方各民族的发展和进步。也为日後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做出了贡献。至今,俄语发音称中国仍为“契丹”,可见其影响。 诚然,作为一个从部落联盟向文明社会过渡阶段的游牧民族建立的统一国家,辽太祖及其继承者发动的向外掠夺劳动力的战争,给周边民族和华北汉地社会经济以严重破坏。但他在政治、法律、经济等制度上采用蕃汉分治的做法,给辽朝国内的契丹和汉族人民的生存、发展和融合,提供了一种能够共同接受的统治形式,体现出足够的政治头脑,不但有效缩短了契丹境内社会演进和民族融合的磨合期,而且充分弱化了这一磨合过程中带有血和火的阵痛感。 当然,耶律阿保机和辽朝的勃兴除了契丹社会内部和他个人的因素,与蒙古草原和中原地区的历史大环境也是密切有关的。一度称雄漠北统治契丹的突厥、回纥已经风光不再,而晚唐五代之际中原政权衰微分裂,自顾不暇,都给辽太祖和契丹民族的登台亮相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倘若当时蒙古草原上已有一个强大的民族,倘若当时中原王朝之强盛统一仍如汉武帝、唐太宗之时,那么,辽太祖和契丹也许会出现南北朝的局面。
正史评价
元朝官修正史《辽史》脱脱等的评价是:“辽之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国,其可知者盖自奇首云。奇首生都庵山,徙潢河之滨。传至雅里,始立制,置官属,刻木为契,穴地为牢,让阻午而不肯自立。雅里生毗牒。毗牒生颏领。颏领生耨里思,大度寡欲,令不严而人化,是为肃祖。肃祖生萨剌德,尝与黄室韦挑战,矢贯数札,是为懿祖。懿祖生匀德实,始教民稼穑,善畜牧,国以殷富,是为玄祖。玄祖生撒剌的,仁民爱物,始置铁冶,教民鼓铸,是为德祖,即太祖之父也,世为契丹遥辇氏之离堇,执其政柄。德祖之弟述澜,北征于厥、室韦,南略易、定、奚、霫,始兴板筑,置城邑,教民种桑麻,习织组,已有广土众民之志。而太祖受可汗之禅,遂建国。东征西讨,如折枯拉朽。东自海,西至于流沙,北绝大漠,信威万里,历年二百,岂一日之故哉!周公诛管、蔡,人未有能非之者。剌葛、安端之乱,太祖既贷其死而复用之,非人君之度乎?旧史扶馀之变,亦异矣夫!”
家庭成员
家世
祖先:商代刘姓豕韦氏
八世祖:耶律涅里
高祖父:辽肃祖耶律耨里思
曾祖父:辽懿祖耶律萨剌德
祖父:辽玄祖耶律匀德实
父母
父:辽德祖耶律撒剌
母:宣简皇后萧岩只斤
兄弟
耶律剌葛,字率懒,惕隐
耶律迭剌,字云独昆,中台省左大相
耶律寅底石,字阿辛
耶律安端,字猥隐,东丹国王
耶律苏,字独昆,惕隐、南府宰相
后妃
淳钦皇后述律平(述律月里朵,萧氏)
宫人萧氏
子女
儿子
耶律倍,母述律平
耶律德光,母述律平
耶律李胡,母述律平
耶律牙里果,母萧氏
女儿
耶律质古,母述律平
陵寝墓地
辽祖陵位于巴林左旗林东镇,是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陵墓。周围古木参天,小溪潺潺,是一处清幽静谧的所在。
辽太祖陵由陵区和奉陵邑祖州两部分组成,陵区的山门巧妙地借用了天然的山谷,构思奇巧,十分独特。原先的地面建筑宏伟壮观,后被毁,现仅存一些砖瓦碑石等。从其残存的石雕上,可以看出辽国契丹文化的特点,古朴拙致,秀丽自然,是研究契丹历史的重要资料。
艺术形象辑
2012年 纪录片《契丹王朝》钱守清 饰 耶律阿保机
2015年 电视剧《契丹王朝》
人物争议
名字争议
有观点认为,诸史所载辽太祖生前活动事迹,均用“阿保瑾”译音的番名,《辽史》所载其汉名“耶律亿”,当系辽圣宗追加。也有人认为是辽太宗所改,证据并不充足。
死因争议
天赞三年(924年)六月十八日,耶律阿保机召集皇后、皇太子、大元帅及二宰相、诸部头,说:“上天降监,惠及烝民。圣主明王,万载一遇。朕既上承天命,下统群生,每有征行,皆奉天意。是以机谋在己,取舍如神,国令既行,人情大附。舛讹归正,遐迩无愆。可谓大含溟海,安纳泰山矣。自我国之经营,为群方之父母。宪章斯在,胤嗣何忧?升降有期。去来在我。良筹圣会,自有契于天人;众国群王,岂可化其凡骨?三年之后,岁在丙戌,时值初秋,必有归处。然未终两事,岂负亲诚?日月非遥,戒严是速。 ”其中提到“三年之后,岁在丙戌,时值初秋,必有归处”,而阿保机恰恰是在三年后的丙戌年(926年)初秋七月二十七日(9月6日)去世。换言之,阿保机准确地预言了自己的死亡时间。
关于这个令人费解的奇异现象,清代学者赵翼解释道:“草昧开创之主,亦必有异禀,与神为谋……岂非所谓宿慧性成,鬼神相契,有不可以常理论者耶!” 现代历史学者王小甫认为这是契丹从回鹘接受摩尼教的结果,阿保机为了把自己塑造为摩尼教的圣人,故意安排好自己的死期并以“预言”的方式公布于众,等到死期(丙戌初秋)到来时让述律皇后作为遗嘱执行人来杀死自己,体现出“宗教献身精神”。另一位学者罗新则考察了内亚诸游牧民族所共享的政治传统,即立汗之时用丝带将新汗勒昏,趁新汗神志未清之时问他能做几年可汗,如果该汗在位超过了他所回答的年数,就不得不死。罗新推测阿保机907年即汗位同样也有这种政治仪式,而阿保机则回答“九年”,等到第一个九年任期满时,阿保机以采用中原帝号的形式又给自己增加九年任期,第二个九年行将期满之际,即天赞三年(924年),阿保机又向皇后、皇太子等人请求放宽三年期限,以完成灭亡渤海国等未竟事业。因此他的这番话“事实上并不是预言,而是一种承诺,是一个保证”。因此,阿保机在“丙戌初秋”之死,并非自然死亡,而是自杀或者让述律皇后杀死自己,以践行自己在天赞三年的诺言。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初唐奇谲诗人
五代宋初堪舆家
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大臣
唐末将领、李德成之子
唐末将领、李德成之子
五代十国高僧
后梁最后一位皇帝
五代至宋初的著名将领
五代南唐画家
五代后汉、后周大臣
前蜀宗室
五代时期的后唐军事将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