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卓茂简介-汉朝大臣,云台三十二将之一

汉朝人物
卓茂个人介绍资料
卓茂
本名:卓茂
别名:卓太傅
所处时代:汉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南阳郡宛县
逝世日期:28年
主要成就:云台三十二将之一
字号:字子康
官职:太傅
爵位:褒德侯
卓茂(?―28年),字子康,南阳郡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汉朝大臣,云台三十二将之一。
生性仁爱恭谨,颇受乡邻朋友喜爱。汉元帝时,前往长安求学,师从博士江生,学习《诗经》、《礼记》和历法算术,深得师傅之学,号称“通儒”。初为丞相府史,颇受丞相孔光称赞,后任黄门侍郎。出为密县令,政绩突出,深得百姓爱戴、官吏信服。王莽执政时,升任京部丞。王莽篡汉,称病辞官回乡。更始元年(23年),担任侍中祭酒,得知更始政权政局混乱,以年老为由告老回家。
东汉建立后,前往河阳觐见光武帝刘秀,拜太傅,封褒德侯。建武四年(28年),卓茂去世,光武帝身着丧服送葬。汉明帝即位,补位云台三十二将。
人物生平
早获时誉
卓茂的祖父、父亲都做过郡太守。在汉元帝在位时期(前49年―前33年),桌茂前往长安(今陕西西安)求学,师从博士江生,学习《诗经》、《礼记》和历法算术,深得师傅之学,号称“通儒”。他生性仁爱恭谨。乡邻朋友,即使品行才能和卓茂不一样的,但都很喜欢他。卓茂最初聘为丞相府史,跟随孔光,孔光称赞他是有德之人。
政绩不凡
卓茂后来凭儒学被推荐任侍郎,供职黄门,升任密县(今河南新密县)县令。忠心耿耿,爱民如子,用善行教育百姓,嘴里没有难听的话,官民喜欢他而不忍心欺骗他。有人曾说卓茂属下的亭长接受他赠送的米和肉,卓茂让身边的人回避后问来人说:“是亭长向你要的呢?是你有事求他而他收下的呢?还是你没事,觉得他人不错而去送给他的呢?”那个人说:“是我去送给他的。”卓茂说:“你送给他,他收下了,为什么还这样说呢?”那个人说:“我听说贤明的君王,使百姓不怕官,使官不向百姓索取财物。如今我怕官,因此才送给他东西。做官的既然收下了,所以我才来汇报。”卓茂说:“你是个无知的人。大凡人比禽兽可贵,因为人懂得仁爱,知道相互尊敬。现在对邻居年长的人还要送些东西,这是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表示,何况官和民呢?做官的只是不应当凭借权势强行向人索取礼物罢了。凡是人活着,在一起生活,因此用礼义纲常来和人相处。你独独不想学习这些,难道能远走高飞,不在人间么?亭长一向是个好官,有时送他礼物,是符合礼的。”那个人说:“如果是这样,法律为什么禁止这样做呢?”卓茂笑着说:“法律是设立大框架,礼是用来顺应人心的。如果我用礼来教育你,你一定没有怨恨;如果用法律来处治你,你不就手足无措了么?都按法律的话,一家之中,小错可判罪,大错可杀头。你先回家想去吧!”从此人们都接受他的教导,官吏感激他的恩德。
当初,卓茂刚到县中,有所改革,官民嘲笑他,邻县听说的人也嘲笑他没有能力。河南郡为他派监理县令,卓茂也不怀疑,治理政事和往常一样。几年之后,教化大行,路不拾遣。汉平帝在位时(前1年―6年),天下大蝗灾,河南二十多县都遭灾,惟独蝗虫不进密县境内。督邮报告太守,太守不相信,亲自前去检查,见到实情后才佩服卓茂。
告老还乡
当时王莽执掌政权,设大司农六部丞,勉励督察农业生产,升任卓茂为京部丞,密县百姓老少都哭着给他送行。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篡汉称帝。王莽在位时,卓茂称病罢官回乡,常任门下掾祭酒,不肯担任实职。
更始元年(23年),更始帝刘玄即位,任卓茂为侍中祭酒,随更始帝到长安,得知更始政权政治混乱,以年老为借口请求告老回家。
首被聘命
建武元年(25年),光武帝刘秀即位,建立东汉。刘秀刚即位,首先派人寻找卓茂,卓茂到河阳去见刘秀。刘秀下诏说:“前任密县县令卓茂,谨身修行,节操淳厚,的确能做到别人所做不到的。天下名气最大的人,应当接受天下最重的赏赐。以前武王杀纣,重修比干的坟,表彰商容的故里。现在任命卓茂为太傅,封褒德侯,食邑二千户,赐给坐几、手杖、车子、马匹,衣服一套,丝绵五百斤。”又任用卓茂的长子卓戎为太中大夫,次子卓崇为中郎,供职黄门。
建武四年(28年),卓茂去世,朝廷赐给棺椁坟地,刘秀身穿丧服,亲自送葬。
人物评价
刘秀: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夫名冠天下,当受天下重赏。
伏滔:邓禹卓茂无敌于天下,管幼安不胜庞公,庞士元不推华子鱼,何邓二尚书独步于魏朝,乐令无对于晋世。
范晔《后汉书》:①卓茂断断小宰,无它庸能,时已七十余矣,而首加聘命,优辞重礼,其与周、燕之君表闾立馆何异哉?于是蕴愤归道之宾,越关阻,捐宗族,以排金门者众矣。夫厚性宽中近于仁,犯而不校邻于恕,率斯道也,怨悔曷其至乎! ②卓、鲁款款,情悫德满。 ③性宽仁恭爱。 [10] ④茂性不好争 ⑤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
汪遵:百里能将济猛宽,飞蝗不到邑人安。至今闾里逢灾沴,犹祝当时卓长官。
钱时:卓太傅,平淡乐易,粹然君子之风,使有圣人为之依归,坐进于道,岂易量哉。
归有光:若贾生之通达,蔡邕之文学,张衡之精思,卓茂之循良,李膺之高节,黄宪之雅度,邓禹之功勋,有不可一二数者。
轶事典故
误认马匹
卓茂生性不喜欢争执。曾经有一次出门,有人说卓茂骑的马是他的马。卓茂问那个人说:“你丢马多长时间了?”回答说:“一个多月了。”卓茂有这匹马好几年了,心中知道那个人弄错了,但默不出声解开马交给那个人,自己拉起车离去,回过头说:“如果不是你的马,劳驾到丞相府还我。”后来,马的主人从别处找回自己丢的马,就到丞相府还马,磕头向卓茂道歉,卓茂毫不怪罪他。
家庭成员
长子:卓戎,官至太中大夫。
次子:卓崇,官至大司农,袭封褒德侯,后改封泛乡侯。
孙子:卓棽,卓崇之子,袭封泛乡侯。
后世地位
永平三年(60年),汉明帝刘庄思念中兴功臣,乃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云台二十八将),并加上卓茂与窦融、王常、李通、卓茂,共三十二人。
史料记载
《后汉书·卷二十五·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
墓葬碑刻
卓茂墓。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大隗镇河屯村西头组村。2008年3月20日,新密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在进行文物普查时,从西头组村民张全喜家中发现一块古碑刻,上书“汉太傅衣冠冢”六个字,并由当地群众指认,找到古碑原来所立的墓葬。据嘉庆年间的《密县志》记载:“衣冠冢:在大隗镇卓君庙前,相传葬卓君衣冠处。”
卓茂曾任密县(今河南新密)县令。他去世后,密县百姓为纪念他,在县城东门外立衣冠冢,建卓茂祠,历朝密县县令上任后都要赴卓茂祠祭拜。隋代县城迁至今新密老城,人们又在老城修建了第二座卓茂祠,终年祭祀不绝。
“汉太傅衣冠冢”古碑高0.7米,宽0.48米,上书六字字体苍劲飘逸,是难得的书法精品,只是碑刻上无落款、无年代。据新密市碑帖专家郭焕章鉴定,此碑非汉代原物,乃后人所立,依笔体判断有明代台格体风格,可能为明代碑刻。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西汉改革家、政治家、新朝皇帝
中国古代十大美女
西汉第三位皇帝
东汉第二位皇帝
东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军事家
西汉第二位皇帝
东汉第九位皇帝
西汉开国功臣,西汉十八侯
东汉第三位皇帝
汉赋四大家,地震仪的鼻祖
西汉末代国君
东汉第六位皇帝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