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皇甫嵩简介-东汉末期名将,雁门太守皇甫节之子

汉朝人物
皇甫嵩个人介绍资料
皇甫嵩
本 名:皇甫嵩
字 号:字义真
所处时代:东汉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安定朝那
去世时间:195年
主要成就:平定黄巾之乱,击破王国叛军
官 职:太尉→太常
爵 位槐里侯→都乡侯
追 赠:骠骑将军
地 位: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皇甫嵩(?-195年),字义真。安定郡朝那县(今宁夏彭阳)人。东汉末期名将,雁门太守皇甫节之子、度辽将军皇甫规之侄。
皇甫嵩出身于将门世家,最初被举为孝廉、茂才。汉灵帝时被征为侍郎,迁北地太守。黄巾起义爆发后,皇甫嵩与吕强上疏请求解除党禁,被授为左中郎将,率兵讨平黄巾之乱,“威震天下” 。战后被拜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到任后,他奏请减免冀州百姓一年的租税。后因得罪权宦赵忠、张让而被罢免,改封都乡侯。中平五年(188年),被起用为左将军,击破王国叛军。董卓掌权时,皇甫嵩遭董卓陷害,经其子皇甫坚寿求情,才得以保全性命。董卓被诛后,皇甫嵩出任征西将军,诛灭其宗族。晚年历任车骑将军、太尉、光禄大夫、太常等职。
兴平二年(195年),皇甫嵩去世,获赠骠骑将军。唐德宗时,位列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位列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人物生平
将门孝廉
皇甫嵩字义真,他的叔叔皇甫规是东汉名将、凉州三明之一,父亲皇甫节曾任雁门郡太守,久为边将。皇甫嵩少年时便有文武志介好诗书,熟习弓马。最初被察举为孝廉、茂才。为郎中,迁任霸陵、临汾县令,因父亲去世而离职。后来,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相继聘他为官,都没有应召。汉灵帝以公车征辟他为侍郎,迁任北地太守。
平定黄巾
光和七年(184年),因叛徒唐周告密,太平道教主张角星夜传檄四方,发动起义,史称“黄巾之乱”。黄巾军所到之处,燔烧官府,劫略乡邑。一时,州郡失守,长吏逃亡,天下响应,京师雒阳为之震动。
东汉朝廷对此惶恐不安,马上采取镇压措施。首先,汉灵帝命各州郡在雒阳外围的八个关隘——函谷、太谷、广成、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设置都尉,布防护卫;接着,任命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军屯驻都亭;朝廷还采纳了皇甫嵩和中常侍吕强的建议,解除党禁,赦免天下党人,拿出中藏钱和西园厩马赐给将士;另外,灵帝起用卢植为北中郎将、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儁为右中郎将,各持节,调发全国精兵分击黄巾军。
皇甫嵩与朱儁调发五校(北军五校,为中央主要常备军,即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所将宿卫兵)三河(河东、河内、河南)骑兵,同时招募精壮之士,共计四万多人。二人各率一部,共同镇压颍川(郡治阳翟,今河南禹县)黄巾军。
朱儁先与黄巾军波才部作战,失败。皇甫嵩只得退守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县东北),波才率军围城。当时,城中兵少,众寡悬殊,军中震恐。皇甫嵩安慰部下,他说:“用兵有奇变,而不在兵数量多少。现在贼人依草结营,容易因风起火。如果乘黑夜放火焚烧,他们一定惊恐散乱,我出兵攻击,四面合围,田单守即墨用火牛攻燕而获胜的功劳就可以实现。”天遂人愿,当晚大风骤起。皇甫嵩命令将士扎好火把登上城墙,先派精锐潜出围外,纵火大呼,然后城上点燃火把,与之呼应。皇甫嵩借此声势,鸣鼓冲出。黄巾军缺乏战斗经验,惊慌散乱,被迫后撤。这时,骑都尉曹操也奉命赶来,于是皇甫嵩、曹操、朱儁合兵,乘胜追击。黄巾军顽强抵抗,数万人惨遭屠戮。皇甫嵩则被封为都乡侯。
接着,皇甫嵩又和朱儁一起乘胜镇压汝南、陈国地区的黄巾军,并追击波才、进攻彭脱,连连取胜,平定了三郡之地。
八月,皇甫嵩在苍亭击败黄巾卜已部,擒获卜已,屠杀七千多人。这时,张角占据广宗,控制河北腹地,卢植为宦官所诬,被召回,继任的董卓被击败。于是朝廷下诏命皇甫嵩率兵进击。在这紧要关头,张角病死,其弟张梁继而守卫广宗。皇甫嵩攻城,因张梁军精锐,未能得逞,便闭营休士,以观其变。等到张梁被迷惑,放松了警惕。皇甫嵩立即乘夜调兵,鸡鸣时分冲入其阵,黄巾军仓促应战,张梁战死,阵亡三万多人,投河而死的有五万多人。皇甫嵩焚烧黄巾辎重车三万多辆,将张角“剖棺戳尸,传首京师”。
十一月,皇甫嵩与巨鹿太守郭典攻克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北),杀死张梁弟张宝,俘杀十余万人。皇甫嵩将十万人的尸骨筑成了“京观”。朝廷任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并晋封他为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的租税,食邑共八千户。
平定黄巾主力之后,皇甫嵩奏请免除冀州一年田租,用来赡养饥民,灵帝听从他的建议。史载百姓作歌说:“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皇甫嵩镇压黄巾,威震天下,但当时朝政日非,海内空虚。汉阳人阎忠劝他把握机会,南面称制。皇甫嵩不用其计。
遭陷被贬
黄巾起义的同年,湟中(今甘肃湟原)胡人北宫伯玉和先零羌起事,共拥边章、韩遂为帅,攻杀护羌校尉泠徵、金城太守陈懿。
中平二年(185年),北宫伯玉等人侵三辅地区,朝廷诏令皇甫嵩回镇长安,保卫皇家园陵。
当初皇甫嵩征讨张角时,途经邺地,发现中常侍赵忠住宅超过了规定,便上奏皇帝予以没收。另外,中常侍张让向他索要五千万钱,他不肯给。于是赵忠和张让联起手来,劾奏皇甫嵩连战无功,耗费钱粮。灵帝听信谗言,召回皇甫嵩,收回他的左车骑将军印绶,削夺封户六千。改封都乡侯,食邑二千户。
计破王国
中平五年(188年)十一月,凉州叛军首领王国包围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在此用人之际,汉灵帝又任命皇甫嵩为左将军,督领前将军董卓,各率两万士兵拒敌。董卓提出迅速进赴陈仓,他说:“聪明人不失时机,勇敢的人不迟疑。现在救,城就可以保全;不救,城就会破灭。保全或破灭的形势就在此时。”皇甫嵩却说:“不对。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先要作出不可获胜的样子,用来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时候。不可胜在我,可胜在敌人。敌人防不胜防,而我郡军进攻则非常主动,想打哪里就打哪里。有余的,好像动于九天之上,不足的,好像陷入九地之下。现在陈仓虽然小,但守城的工事坚固完备,不是九地之坑陷,王国军队虽然强,但进攻我所不救的,不是九天之上的形势。没有九天之上的形势,进攻的就要受害。陷入九地之下,防守的就不会被攻破。王国现在已经陷入受害之地,陈仓可保不被攻破。我可以兴兵动众,收到全胜的功,为什么要救呢!”没有采纳董卓的建议。
中平六年(189年),王国围攻陈仓从冬到春,已有八十多天,但由于城坚守固,最后也未能攻下,部众都疲劳不堪,只好解围撤退。皇甫嵩立即起兵追击。董卓劝阻说:“不可以,兵法上说,被击败的敌人,不要追赶,撤回去的部队,不要逼迫。现在,我们追击王国,是逼迫撤回的部队,是追击被打败的敌人,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挣扎,蜂虿有毒,何况这么多人呢!”皇甫嵩则说:“不对。以前我不进击,是躲避他的锐气,现在进击,是等到敌人衰弱的时候。我们进击的是疲敝的敌人,不是撤回去的部队。王国的部队,准备逃走,没有斗志。用堂堂之阵,进击溃乱之师,这不是叫做追穷寇。”说完,便独自率兵追击,而命董卓殿后。皇甫嵩连战连捷,大破王国的部众,斩杀一万多人。董卓又惭愧又遗憾,愈加忌恨皇甫嵩。
入朝沉浮
中平六年(189年),灵帝病重,任命董卓为并州牧,让他把部队交给皇甫嵩统领。董卓不肯奉命。皇甫嵩的侄儿皇甫郦认为董卓逆命怀奸,罪在不赦,力劝皇甫嵩兴兵讨伐。皇甫嵩说:“董卓不听命虽然有罪,但我专诛也是有责的。不如正大光明地上奏,让朝廷处理此事。”于是将此事上奏,朝廷责备董卓,董卓对皇甫嵩更增怨恨。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为防后院起火,征京兆尹盖勋为议郎,皇甫嵩当时统兵三万驻扎在扶风郡,盖勋秘密与皇甫嵩商议讨伐董卓。但董卓同时也召皇甫嵩为城门校尉,想寻找机会将他杀掉。皇甫嵩应召将行,长史梁衍劝他起兵抗拒董卓,与袁绍呼应。皇甫嵩不听,盖勋因自己兵弱不能独立,也回到雒阳。皇甫嵩一到,主管官员便秉承董卓之意,上奏朝廷,将他交付审判,想把他杀掉。
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跟董卓有交情,从长安跑到雒阳,投奔董卓。董卓正摆设酒宴,大会宾朋,皇甫坚寿抢步向前,与他辩理,且责以大义,叩头落泪。在座的宾客深受感动,纷纷替皇甫嵩求情。董卓这才离席而起,拉皇甫坚寿和自己同坐,并派人释放皇甫嵩,任命他为议郎。后又升任御史中丞。
终于乱世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杀后,朝廷任命皇甫嵩为征西将军,屠灭董卓宗族。曾有人向司徒王允建议派皇甫嵩统领董卓的旧部,并留驻陕县进行安抚。王允拒绝此议。不久,李傕、郭汜攻入长安,杀死王允等,把持朝政,皇甫嵩又改任车骑将军,同年八月,升任太尉。十二月,因流星出现,被策免。此后,又任光禄大夫、太常等职。
兴平二年(195年),皇甫嵩病逝,朝廷赠以骠骑将军印绶,任命他家里一人为郎官。
家族成员
父辈
• 父亲
皇甫节,曾任雁门郡太守。
• 叔父
皇甫规,官至度辽将军、护羌校尉,凉州三明之一。卒赠大司农。
后代
• 儿子
皇甫坚寿,官至侍中,推辞不拜。
• 女儿
皇甫氏,射援之妻。
• 侄子
皇甫郦,曾建议皇甫嵩诛除不奉诏的董卓,后奉命劝和李傕、郭汜。
• 曾孙
皇甫谧,西晋学者、医学家。
• 玄孙
皇甫童灵,皇甫谧之子。
皇甫方回,皇甫谧之子,避乱荆州,为王廙所害。
人物评价
总评
皇甫嵩为人仁爱谨慎,尽忠职守,有谋略,有胆识。平黄巾贼居功至伟,领冀州牧时要求朝廷减免冀州一年田税,百姓称道。他在任期间,上表陈辞、劝谏或有所补益,一共五百多次,每次都亲手书写,而且毁掉草稿,一点也不宣露于外。
在军旅中,皇甫嵩温恤士卒,甚得众情。每次部队停顿、宿营,他都要等到营幔修立妥当,才回自己的军帐。将士们全部吃完饭后,他才吃饭。部下吏士有接受贿赂的,皇甫嵩并不显责,而是再赐给他钱物,吏士惭愧,有的竟至于自杀。皇甫嵩还折节下士,门无留客,当时人称扬他,纷纷归附。
历代评价
百姓歌曰: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阎忠:今将军授钺於初春,收功於末冬,兵动若神,谋不再计,旬月之间,神兵电扫,攻坚易於折枯,摧敌甚於汤雪,七州席卷,屠三十六方,夷黄巾之师,除邪害之患,或封户刻石,南向以报德,威震本朝,风驰海外。
皇甫郦:本朝失政,天下倒悬,能安危定倾者,唯大人与董卓耳。
《东观汉记》:皇甫嵩上言,四姓权右,咸各敛手也。
范晔:①皇甫嵩、朱儁并以上将之略,受脤仓卒之时。及其功成师克,威声满天下。值弱主蒙尘,犷贼放命,斯诚叶公投袂之几,翟义鞠旅之日,故梁衍献规,山东连盟,而舍格天之大业,蹈匹夫之小谅,卒狼狈虎口。为智士笑。岂天之长斯乱也?何智勇之不终乎!前史晋平原华峤,称其父光禄大夫表,每言其祖魏太尉歆称“时人说皇甫嵩之不伐,汝豫之战,归功朱儁,张角之捷,本之于卢植,收名敛策,而己不有焉。盖功名者,世之所甚重也。诚能不争天下之所甚重,则怨祸不深矣”。如皇甫公之赴履危乱,而能终以归全者,其致不亦贵乎!故颜子愿不伐善为先,斯亦行身之要与! ②黄妖冲发,嵩乃奋钺。孰是振旅,不居不伐。
欧阳询:昔立效长丘,树绩东郡,太尉裂壤於槐里,司徒胙土於耏门。
何去非:①夫“归师勿追”,曹公所以败张绣也,皇甫嵩犯之而破王国。 ②皇甫嵩讨贼梁州,董卓副之,贼平,诏卓以兵属嵩,卓不受诏,挟兵睥睨。人皆劝嵩诛之,嵩不欲其专诛于外也,而以状闻。卓因遂其凶逆,卒以不制。夫嵩之舍卓者,非出于他也,盖以卫青不戮苏建,获恭厚之誉,遂系迹而求践之。不知所以舍卓者,于今为纵寇也。
张预:孙子曰:“凡火攻,必应火变而应之。”嵩外方纵火而出兵以奔其阵。又曰:“强而避之。”嵩则闭营休士以观其变。又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嵩不救陈仓而走王国。又曰:“避其锐气,击其堕归。”嵩初不击贼,及其走而击之是也。
陈普:几多孟德总欺孤,底事山头独望夫。不听阎忠听梁衍,未应魏阙便当涂。
郝经:嵩儁有大将之略,昧匡时之几,遂为桀逆所制,不能以功名终。
陈元靓:蛾蛾乱常,扰我四方。公出奇计,谋旡不臧。名震天地,志定雪霜。忠为令德,史策昭彰。
胡三省:嵩前不能从兄子郦之言,今又不徒衍之策,自揣其才不足以制卓故也。
李贽:夫退让者,盛德事也。持此为君,则汉文其选。持此为将、为相,则天下归心,众谋毕集,将国势实赖而何有于一家乎。是乃古今天下,建功立德保国定家之第一着好棊子也。惜乎,人人皆知而不能下也。古今天下惟一留侯(张良)知之,是以功成而遂辟谷不事,使淮阴(韩信)早知此义,族其可得而赤耶。然则韩信之不听蒯彻之说也,未为不是也,独其所以居功者,未是耳夫。当功业烜赫之日,封爵在前,富贵在后,独能退让,不居推功,与人似若不知有身家之念、子孙之遗者,不知正所以深念其身及其家而远遗子孙也……彼皇甫义真者,独能知而下之,岂不诚可贵乎,范氏之推之也固宜。虽然,义真之不受阎忠之说也,宜也。若子郦之说梁衍之说咸弃不用,则身家之念起矣,是退怯也,非退让也,是又安足贵也。吾故因范氏之论而推明之曰:尔知身家之不足系乎,非不足系也,爱身家者未必能保其身家,而不爱其身家者,正所谓善保其身、善保其家者也。呜呼,皇甫义真之不死于辈卓之手者,幸也。
黄道周:①舍命豹袖之下,即独行安之,如张然明(张奂)、皇甫义真其人矣。张然明破诸羌,静幽并,耻为王曹所卖,发愤申陈窦之冤,卒不得为三公。皇甫义真荡黄巾,破梁州贼,征赴城门,赖其子坚寿以免,虽卒为三公,亦不大竟其志。 ②皇甫将军,初为郎将。命讨波才,寡难众抗。嵩曰不然,方略为上。草结贼营,火攻即丧。束炬乘风,霎时扫荡。再讨张梁,闭营观望。潜夜勒兵,至哺犹壮。既斩梁头,宝头照样。请租赡饥,歌安非妄。贼围陈仓,卓请急向。九地九天,嵩先论量。避锐击疲,其成实当。卓奸专诛,是权伎俩。嵩忠不听,大祸果酿。流血叩头,笼鸟始放。奸定遭殃,忠终无恙。
蔡东藩《后汉演义》:①黄巾之平,皇甫嵩为首功,朱儁其次焉者也。朱儁与皇甫嵩齐名,而谋略不及皇甫嵩,颍川之役,微皇甫嵩,儁且一蹶不振矣;若汝南陈国之平贼,亦赖嵩为主帅,而儁得分功,至移讨宛城,两月不下,必待朝廷之督促,方苦心焦思,用谋破贼,然亦幸遇赵弘韩忠之犷悍无谋,乃得为儁所算耳。 ②皇甫嵩用火攻计,燔烧贼众,此为兵法上之所易知者;但施请乌合之贼,即此已足。波才小丑,原不足道;而张角之破灭,亦借此为先声之举,莫谓皇甫非良将才也!
轶事典故
初平二年(191年)董卓到长安时,公卿百官在道边迎接。董卓暗示御史中丞以下的官员都要迎拜在车下,想用此来屈降皇甫嵩的意气。然后,搓着手问皇甫嵩:“义真,你害怕了没有?”皇甫嵩笑着道歉,董卓才释怀。
关于皇甫嵩在被征召后与董卓的对话,《后汉书·皇甫嵩传》李贤注引《献帝春秋》及《三国志·董卓传》注引《山阳公载记》的说法是:当董卓在和皇甫嵩出征边章、韩遂时,二人相互争雄。等到皇甫嵩拜服在董卓车下时,董卓问:“可以服我了吗?”皇甫嵩说:“怎么知道明公您会到这地步?”董卓说:“鸿鹄自然有远大的志向,只是燕雀自己不知道而已。”皇甫嵩:“当初与明公您都是鸿鹄,没想到明公您今天变成凤凰啊!”董卓说:“你早服我,今天就不用拜了。”
《三国志·董卓传》注引张璠《后汉纪》又记载:是董卓拉着皇甫嵩的手问:“义真,你害怕了没有?”皇甫嵩回答:“倘若您用盛德辅佐朝廷,大的祥庆正将到来,有什么可害怕的?倘若您滥用刑罚,逞其私志,那么天下都要恐惧,而不单是我一个人!”
史书记载
《东观汉记·卷十七·传十二》
《后汉书·卷七十一·皇甫嵩朱俊列传第六十一》
《资治通鉴·卷第五十八·汉纪五十》
《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九·汉纪五十一》
《资治通鉴·卷第六十·汉纪五十二》
艺术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皇甫嵩形象与正史相似。于黄巾起义时,以中郎将身份讨伐黄巾,用火攻大破张梁、张宝。 后接替董卓进攻张梁,连胜七阵。掘张角墓,拜左车骑将军、冀州牧,因拒绝贿赂宦官而被免职。 董卓死,王允命其与吕布等共至郿坞抄籍董卓家产、人口,皇甫嵩将坞中所藏良家子女,尽行释放。
后世地位
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太尉槐里侯皇甫嵩”。
及至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皇甫嵩。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及明代成书的《广名将传》 中,皇甫嵩亦位列其中。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西汉改革家、政治家、新朝皇帝
中国古代十大美女
西汉第三位皇帝
东汉第二位皇帝
东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军事家
西汉第二位皇帝
东汉第九位皇帝
西汉开国功臣,西汉十八侯
东汉第三位皇帝
汉赋四大家,地震仪的鼻祖
西汉末代国君
东汉第六位皇帝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