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公孙述简介-新莽末年、东汉初年割据势力

汉朝人物
公孙述个人介绍资料
中文名:公孙述
别名:公孙子阳
民族:汉族
逝世日期:36年
职业:皇帝
主要成就:割据益州称帝
出生地: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
国号:成家
建元:龙兴
称号:白帝、跃马
公孙述(?―36年),字子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 ,新莽末年、东汉初年割据势力。初以父官荫为郎,补任清水县长。
公孙述熟练吏事,治下奸盗绝迹,由是闻名。王莽篡汉,公孙述受任为导江卒正(蜀郡太守)。王莽末年,天下纷扰,群雄竞起,公孙述遂自称辅汉将军兼领益州牧。
建武元年(25年),公孙述称帝于蜀,国号成家(一作大成或成),年号龙兴。建武十一年(35年),汉廷乃派兵征讨,被公孙述所拒。次年,复命大司马吴汉举兵来伐,攻破成都,纵兵大掠,尽诛公孙氏,"成家"为东汉所亡。计公孙述割据益州称帝,共在位十二年。
人物生平
早期生涯
汉哀帝时期,公孙述以父公孙仁保任为郎。后来公孙仁为河南都尉,公孙述就补为清水(在今甘肃省清水县)县长。公孙仁以公孙述年少,派遣门下掾随他到任。月余,掾辞归,向公孙仁说:"公孙述不是等待教导的人。"后来太守因其很有能力,使他兼摄五县,结果五县政事维护的很好,奸盗不再发生,郡中的人却说是有了鬼神的缘故。王莽天凤年间(公元14年―公元19年),公孙述担任导江(即原蜀郡)卒正(太守) ,治所在临邛(今四川邛崃)。也享有能力之名。
蜀中起兵
更始元年(公元23年),更始帝刘玄即位,建立更始政权,豪杰们各在所在的县起兵响应,南阳人宗成自称"虎牙将军",侵入汉中;又有商人王岑也起兵于雒县,自称"定汉将军",杀了王莽的庸部牧以响应宗成,众合数万人。公孙述听说,就派遣使者迎接宗成等。宗成等到成都,虏掠暴虐。公孙述很厌恶,于是召集县中豪杰对他们说:"天下同苦于王莽新室,思念刘氏很久了,所以一听到汉将军到,我就派人驰去迎接。现在百姓无辜而妇女儿童都成了俘虏,百姓的家室房屋都遭焚烧,这是寇贼,不是义兵。我想保郡自守,以等待真主。你们愿意同我一起干的请留下,不愿意的可以走。"豪杰们都叩头说愿意效死。公孙述于是使人诈称汉使者从东方来了,命公孙述暂时代理辅汉将军、蜀郡太守兼益州牧印绶。就选精兵千余人,向东攻击宗成等人。等到达成都,发展到数千人,于是对宗成发起攻击,大败宗成。宗成将领垣副杀了宗成,率众向公孙述投降。
更始二年(公元24年)秋天,更始帝派柱功侯李宝、益州刺史张忠,率领兵众万余人侵掠蜀、汉。公孙述依靠蜀地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自立为王的意志,就派他弟弟公孙恢,在绵竹大败李宝、张忠,并将他们赶走。由此以后公孙述威震益郡。功曹李熊对公孙述说:"现在四海汹涌不安,平民百姓肆意议论。将军割据千里,地方十倍于过去的商汤、周武王,如能奋威德以投合天时,就可以成就霸王之业。应改名号,以镇抚百姓。"公孙述说:"我也考虑过,你的话启发了我。"于是自立为蜀王,定都在成都。
建元称帝
蜀地肥沃富饶,兵力精强,远方的士民多来归附,西南的邛、笮等部族的酋长都来贡献。李熊再向公孙述说道:"现在山东饥馑,人庶相食;遭到兵灾的屠灭,城邑都成了丘墟。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肥腴,果实所生,虽不耕种也可饱腹。女工纺织之业,衣服可以覆盖天下。名贵木材竹干,器械之富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运输之便。北面据有汉中,阻塞褒、斜的险要;东面扼守巴郡,拒扞关(今重庆市奉节县)之口;地方数千里,战士不下百万。见到有利时机则出兵而扩大地盘,无利则坚守而从事于农业。东面可下汉水以窥秦地,南面顺着江流以震荆、扬。所谓拥有天时地利等一切成功的条件。现在你蜀王的声名,已闻于天下,而名号未定,有志之士在狐疑观望,应当即大位,使远方之人有所依归。"公孙述说:"帝王是天命所归,我怎么能承当得起呢?"李熊说:"天命没有一成不变的,老百姓归附能者,能者承当起使命,你还怀疑什么呢!"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四月,公孙述 自立为帝,国号成家(一作大成 或成),崇尚白色,建元龙兴。以李熊为大司徒,以其弟公孙光为大司马,公孙恢为大司空。改益州为司隶校尉,蜀郡为成都尹。
当时,越巂土著任贵也杀死王莽时所任命的大尹枚根而占据其郡,随后降公孙述。公孙述就使将军侯丹开白水关,北守南郑;将军任满从阆中下江州,东据扞关。于是所有益州之地尽归公孙述所有。
岑、戎归降
自从更始三年(公元25年),更始帝刘玄失败以后,光武帝刘秀正忙于山东事务,没有来得及西伐。关中豪杰吕鲔等往往拥有兵众达万,不知归属,多往归公孙述,公孙述都拜他们为将军。于是大作营垒,陈车骑,肆习战射,会聚兵甲数十万人,在汉中积聚粮食,在南郑修筑宫殿。又造十层赤楼帛兰船。多刻天下牧守的印章,备置公卿百官。使将军李育、程乌率领数万军众出陈仓,与吕鲔侵犯三辅。
建武三年(公元27年),征西大将军冯异攻击吕鲔、李育于陈仓,大败吕鲔与李育,吕鲔与李育逃奔汉中。建武五年(公元29年),延岑、田戎被汉兵打败,延岑、田戎军等都逃亡入蜀。
延岑,字叔牙,南阳人。开始起兵时据有汉中,又拥兵关西,关西破散,又走到南阳,占有数县。田戎,汝南人,初起兵于夷陵,转而侵掠郡县,发展到数万人。延岑、田戎都与秦丰会合,秦丰都以女儿嫁给延岑、田戎为妻。后来秦丰失败,延岑、田戎都向公孙述投降。公孙述以延岑为大司马,封汝宁王,封田戎为翼江王。
建武六年(公元30年),公孙述派遣田戎与将军任满出江关(今夔门南岸),下临沮、夷陵间,招其故众,因而想攻取荆州诸郡,但没能攻克。
谬引谶书
当时,公孙述废除铜钱,置铁官以铸钱,百姓手中的货币不能流通。蜀中童谣说:"黄牛白腹,五铢当复。"好事的人们窃窃私语说王莽称"黄",公孙述自号"白",五铢钱,是汉货,说天下当并还刘氏。公孙述也喜好为符命鬼神瑞应的事,荒谬地引用谶书。以为孔子作《春秋》,为赤制而断十二公,说明汉高帝至汉平帝已经过十二代,历数已完,一姓不得再受命为帝。又引《录运法》说:"废昌帝,立公孙。"《括地象》说:"帝轩辕受命,公孙氏握。"《援神契》说:"西太守,乙卯金。"说西方太守而轧绝卯金刘氏。五德之运,黄承赤而白继黄,金据西方为白德,而代王氏,得到正序。又说自己手纹有奇,得以建元龙兴之瑞。几次将这些东西移书中原,希望以此惑动众心。
光武帝忧虑,就写信给公孙述说:"图谶上讲的'公孙',就是汉宣帝。代汉的是当涂高,你难道是当涂高吗?你以掌纹为瑞,王莽有什么可以效法的呢!你不是我的乱臣贼子,仓卒时人人都想当上皇帝,不足责备。你日月已逝,妻子儿女弱小,应当早为定计,可以无忧。天子的帝位,是不可力争的,应当三思。"署名"公孙皇帝"。公孙述不作答复。
论争天下
第二年(公元31年),隗嚣向公孙述称臣。公孙述的骑都尉平陵人荆邯看到东方将平,汉兵将向西征讨,就对公孙述说:"兵,这是帝王的重要武器,古今都不能废除的。以前秦失其守,豪杰并起。汉高帝起于布衣,没有祖先的业迹,没有立锥之地,起兵于行伍之中,亲自奋击,队伍被打败自身遭到围困多次。然而军败后又复合,遭创伤愈合后又投入战斗。这样看来,在死境中奋斗倒能成功,在空隙中爬行倒靠近灭亡。隗嚣遇到绝好的机会,割据了雍州,兵强士附,威加山东。遇更始政乱,失去天下,百姓引颈而望,四方趋于瓦解。隗嚣不在这时趁着危机乘胜奋起,以争天命,而是退身想为西伯的事业,尊郑兴等为章句之师,与方望等处士结为宾友,偃武事息干戈,以自卑之辞事汉,喟然自以为是文王再世。这样就使汉帝消除关陇之忧,得以专门精心策划东伐事宜,四分天下而有其三;使西州的豪杰们都存心于山东,派来歙,马援等为使者,说服王遵、郑兴、杜林、牛邯等相次归顺了光武帝,那么天下五分而汉有其四;如果在天水举兵反汉,必遭溃败,天水既定,则天下九分而汉有其八了。陛下以梁州之地,内部要奉万乘之尊,外部要给三军以给养,担子压在百姓身上,百姓愁困,不堪承受上面的命令,将有像王莽一样从内部崩溃的危险。我的愚计,以为应当趁天下还没有完全绝望,豪杰还可以招诱的时机,发国内精兵,命令田戎据江陵,临江南人、物会集之地,倚仗巫山的牢固,筑垒坚守,传檄文到吴、楚,长沙以南必随风而披靡。命令延岑出汉中,定三辅,天水、陇西拱手自服。这样,海内震摇,对我们大为有利。"
公孙述问群臣。博士吴柱说:"以前周武王伐殷,先在孟津检阅部队,八百诸侯异口同声拥护,而武王认为时机还不成熟,还是还师以等待天命。没有听到过无左右之助,而要出师千里之外,以扩大地盘的。"荆邯说":现在的汉帝原来并无尺土的权柄,驱乌合之众,跨马杀敌,所向披靡。不赶快趁现在与他争夺天下,而坐谈什么武王的说教,这是仿效隗嚣想为西伯罢了。"
公孙述同意荆邯意见,准备将北军屯士及山东客兵都发动起来,使延岑、田戎分兵两道,与汉中各将领把兵马势力合并起来。蜀人和他弟弟公孙况以为不应当空国千里之外,决成败于一举,坚决争持,公孙述于是停止。延岑、田戎也多次请兵出战立功,公孙述终于疑惑不听。
身死族灭
建武八年(公元32年),光武帝使诸将进攻隗嚣,公孙述派遣李育率领万余人援救隗嚣。隗嚣失败,李育也全军覆没。蜀地听到消息惊恐震动。公孙述害怕,想安定众心。成都郭外有秦时旧仓,公孙述改名为白帝仓,自王莽以来常常空着。公孙述便使人诈称白帝仓出谷如山陵一般,百姓倾城空市前往观看。公孙述于是大会群臣,问道:"白帝仓竟然出了谷吗?"群臣都说没有。公孙述道:"讹言不可信,传言隗嚣已破灭也是一样。"不久隗嚣将王元降蜀,公孙述以王元为将军。
建武九年(公元33年),使王元与领军环安拒守河池,又遣田戎及大司徒任满、南郡太守程泛率军下江关,攻破汉威虏将军冯骏等,攻占巫、夷陵、夷道,因而据守荆门、虎牙。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春,汉征南大将军岑彭发起进攻,任满等大败,王政斩任满首级,向岑彭投降。田戎走保江州。汉军追至江州,得知江州"城固粮多",遂留一部继续围城,主力继续进攻成都。各城邑都开门向岑彭投降,岑彭就长驱到达武阳。光武帝就写信给公孙述,陈述祸福,以表明君无戏言。公孙述看信省悟叹息,给亲信太常常少、光禄勋张隆看。张隆、常少都劝公孙述投降。公孙述说:"兴与废都是命运。哪里有投降的天子呢!"左右的人就不敢再讲话。汉中郎将来歙急攻王元、环安,环安派刺客杀了来歙;公孙述又派人刺杀了岑彭。
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公孙述的弟弟公孙恢和女婿史兴都被大司马吴汉、辅威将军臧宫所攻破,战死。从此将帅恐惧,日夜离叛,公孙述虽然杀其全家,还是不能禁止。光武帝必欲公孙述投降,就下诏书晓喻公孙述道:"往年诏书频下,开导并示以恩信,不要以来歙、岑彭受害而自疑。现在只要如期归降,就可保证家族完全;假使迷惑不悟,那等于把肉送进虎口,可痛又有什么办法呢!你的将帅疲惫,吏士们都想回家,不愿意继续屯守下去,诏书手记,不可数得,我是不食言的。"公孙述终无降意。
九月,吴汉又破斩其大司徒谢丰、执金吾袁吉,汉兵进驻成都。公孙述对延岑说:"现在怎么办呢?"延岑说:"男儿应当在死中求生,怎能坐着等死呢!财物是容易聚敛的,不应当吝惜。"公孙述就将金帛全数拿出来,募得敢死队五千多人,在市桥以配合延岑,假装建立旗帜,鸣鼓挑战,暗地里却派遣奇兵绕到吴汉军后面,袭击攻破吴汉军。吴汉坠落水中,抓着马尾巴得以出水。
十一月,臧宫军到咸门。公孙述看到占卦上说"虏死城下"。大喜,认为吴汉等当死城下。于是亲自率领数万人攻吴汉,使延岑拒臧宫。大战,延岑三战三胜。从清晨到日中,军士吃不到粮食,都很疲乏,吴汉命令壮士突击,公孙述兵士大乱,公孙述胸部中枪坠落马下。左右以车将公孙述救入城内。公孙述把兵交延岑,晚上就死了。次日晨,延岑向吴汉投降。吴汉就杀了公孙述的妻子,把公孙氏全都杀尽,并把延岑全族都杀了。又纵兵大掠,焚烧公孙述宫室。光武帝听到大怒,谴责吴汉。
历史评价
马援: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 ;②"天下雌雄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张纮:"天子之贵,四海之富,谁不欲焉?义不可,势不得耳。陈胜、项籍、王莽、公孙述之徒,皆南面称孤,莫之能济。"
常璩《华阳国志》:"公孙述藉导江之资,值王莽之虐,民莫援者,得跨巴、蜀;而欺天罔物,自取灭亡者也。然妖梦告终,期数有极,奉身归顺,犹可以免;而矜愚遂非,何其顽哉!"
范晔《后汉书》:①"昔赵佗自王番禺,公孙亦窃帝蜀汉,推其无他功能,而至于后亡者,将以地边处远,非王化之所先乎?述虽为汉吏,无所冯资,徒以文俗自憙,逐能集其志计.道未足而意有余,不能因隙立功,以会时变,方乃坐饰边幅,以高深自安,昔吴起所以惭魏侯也.及其谢臣属,审废兴之命,与夫泥首衔玉者异日谈也。" ;②"公孙习吏,隗王得士。汉命已还,二隅方跱。天数有违,江山难恃。"
杜甫:"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周昙:"剑蜀金汤孰敢争,子阳才业匪雄英。方知在德不在险,危栈何曾阻汉兵。"
王夫之《读通鉴论》:①"公孙述之廷不可仕也;虽然,述非王莽比矣,不得已而姑与周旋以待时,不亦可乎?李业、王皓、王嘉遽以死殉之,过矣。述之初据蜀也,犹未称帝,威亦未淫也;察其割据之雄心,虑相污陷,夫岂无自全之术哉?乃因循于田里家室之中,事至而无余地,居危乱之邦,无道以远害,畏溺而先自投于渊,介于石而见几者若此乎?谯,荐贿以免,则尤可丑矣。处乱世而多财,辱人贱行以祈生,殆所谓'负且乘致寇至'者与!哀、平之季,廉耻道丧,一变而激为吊诡,蜀人尤甚焉。匹夫匹妇之谅,恶足与龚胜絜其孤芳哉!" ;②"王莽之乱,法物凋丧,公孙述宾宾然亟修之。其平也,益州传送其瞽师、乐器、葆车、舆辇,汉廷始复西京之盛。于此言之,述未可尽贬也。述之起也非乱贼,其于汉也,抑非若隗嚣之已北面而又叛也。于一隅之地,存礼乐于残缺,备法物以昭等威,李业、费贻、王皓、王嘉,何为视若戎狄乱贼而拒以死邪?自述而言,无定天下之略,无安天下之功,饰其器,惘其道,徇其末,忘其本,坐以待亡,则诚愚矣。自天下而言,群竞于智名勇功,几与负爪戴角者同其竞奰,则述存什一于千百,俾后王有所考而资以成一代之治理,不可谓无功焉。马援,倜傥之士也,斥述为井蛙,后世因援之鄙述,而几令与孟知祥、王建齿,不亦诬乎?"
趣闻轶事
以为符瑞
李熊劝公孙述称帝之时,公孙述曾梦见有人对他说:"八厶子系,十二为期。"醒来后对妻子说:"虽然贵极但祚短,如何?"妻说:"早晨听到了道,晚上死了还可以,何况十二呢!"恰巧有龙出于府殿中,夜间有光芒耀眼,公孙述以为这是符瑞,因而在掌心写着:"公孙帝。" 后来公孙述称帝十二年而败亡,果然应验梦中谶语。
大臣埋怨
公孙述喜苛求细枝末节,斤斤计较小事。敢诛杀而不识大体,喜欢更改郡县的官名。然而年青时做过郎,学着汉家制度,出入仿效汉天子法驾,銮旗旄骑,陈置陛戟,然后车驾才出房闼。又立他的二子为王,食犍为、广汉各数县。群臣多规谏,以为成败还不可知,军队暴露在外,又急于封儿子为王,表现出没有大志,挫伤战士的心。公孙述不听。只有他公孙一家一姓的能够当官掌权,由此大臣们都埋怨不迭。
史籍记载
《后汉书·卷十三·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
《华阳国志·卷五》
家庭成员
父亲:公孙仁
弟弟:公孙光、公孙恢、公孙况
历史遗迹
白帝城
白帝城,又称子阳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瞿塘峡西口北岸,为公孙述所建。因城内白鹤古井白雾升腾,宛如白龙,公孙述以为是"白龙献瑞",要出新天子,故自号"白帝",城名由此而来。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西汉改革家、政治家、新朝皇帝
中国古代十大美女
西汉第三位皇帝
东汉第二位皇帝
东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军事家
西汉第二位皇帝
东汉第九位皇帝
西汉开国功臣,西汉十八侯
东汉第三位皇帝
汉赋四大家,地震仪的鼻祖
西汉末代国君
东汉第六位皇帝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