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期:2024.12-现任至今
陈刚,男,汉族,1965年4月生,江苏高邮人,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8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人物履历1980.09-1984.09 扬州师范学院化学系学习1984.09-1987.09 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高分子材料专业硕士研究生1987.09-1990.08 北京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990.08-1994.05 北京玻璃研究所晶体室工程师、副主任1994.05-1994.07 北京玻璃研究所副所长1994.07-2000.07 北京一轻
任期:2021.10-2024.12
刘宁,一位凭借扎实专业知识、卓越领导能力和务实工作作风,在水利建设、地方治理等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领导干部。他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在不同岗位上为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贡献着力量,展现出勇于担当、积极进取的优秀品质。刘宁于 1962 年 1 月出生,籍贯吉林临江。临江,这座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边境城市,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刘宁,自幼便受到家乡风土人情的熏陶,培养出坚韧不拔、勤奋好学的性格特质,为他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了坚实
任期:2018.03 - 2021.10
鹿心社,一位在国家不同发展阶段、多个重要岗位上展现卓越领导才能与务实工作作风,为国家建设与地方发展积极奉献力量的领导者。鹿心社于1956年11月出生,籍贯为山东巨野。自幼成长在这片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与质朴民风的土地上,鹿心社深受其熏陶,养成了勤奋刻苦、坚毅不拔的性格特质。鹿心社早期的学习经历为他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1978年,他考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农田水利工程系农田水利工程专业。在大学期间,他全身心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成绩优异。课堂上,
任期:2012.12 - 2018.03
彭清华,一位在组织人事、港澳事务、地方治理等多个重要领域展现出卓越领导才能的资深干部。他以坚定的政治立场、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务实的工作态度,在不同岗位上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福祉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留下了坚实且深刻的奋斗足迹。彭清华于 1957 年 4 月出生在湖北大冶。在那个充满变革与奋斗的年代,年轻的彭清华早早投身社会,1974 年 8 月,年仅 17 岁的他便担任
任期:2007.12 - 2012.12
郭声琨是中国共产党的资深领导干部,以务实稳健的作风和跨领域的治理能力著称。他既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实践者,又是政法系统现代化的推动者,在地方治理和国家安全领域均有突出建树。作为十九届、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历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公安部部长、中央政法委书记等要职,始终处于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层。一、早年经历与学术积淀1954年10月,郭声琨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这片红色土地孕育了他深厚的政治信仰。1973年8月,19岁的他进入江西省兴国县插队,基层劳动经历塑造了他注重实践的作风。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江西冶金学院(现江西理工大学)
任期:2006.06 - 2007.12
刘奇葆是中国政坛具有深厚理论功底与实践经验的政治家,以稳健务实的作风和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著称。他既是学者型官员的代表,也是地方治理与中央决策的双重实践者,曾主政广西、四川两大省份,并在中央宣传部部长任内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创新。作为中共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他在宣传思想战线提出"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理念,其职业生涯跨越共青团系统、地方治理、中央决策及政协参政议政多个维度,展现出政治智慧与时代担当并重的鲜明特质。刘奇葆,男,汉族,1953年1月出生于安徽省宿松县洲头公社金坝大队刘屋生产队。1968年,年仅15岁的他开启职业生涯,最初担任生产队指导员,后逐步晋升为大队党支部委员、团支部书记。这段基层历练培养了他对中国农村
任期:1997.07 - 2006.06
曹伯纯,男,汉族,1941年11月生,湖南株洲人,196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12月 参加工作,株洲航空工业专科学校工具制造专业毕业,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人物履历1958.09-1960.08,株洲航空工业学校学习1960.08-1963.12,株洲航空工业专科学校工具制造专业学习1963.12-1968.03,株洲航空工业专科学校教员、校政治部组织科干事1968.03-1972.09,国营三四〇厂技术员1972.09-
任期:1990.10 - 1997.07
赵富林(1932年7月—2024年10月28日),男,汉族,河北大名人,1947年参加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高中文化。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2024年10月28日10时56分,赵富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南宁逝世,享年93岁。人物生平1947年01月——1949年05月,冀南军政干校学习、南下新兵二团连文书、湖北省光化县委秘书;1949年05月——1953年09月,湖北省光化县委组织部、襄阳地委组织部干事、副科长;1953年09月——1956年12月,湖北省枣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
任期:1985.06 - 1990.10
锐意进取的改革推动者、心怀民生的地方领导、求真务实的人民公仆 —— 陈辉光陈辉光,1938 年 11 月出生,籍贯广西玉林。玉林,这座充满活力与底蕴的城市,凭借独特的岭南文化和勤劳质朴的民风,孕育了陈辉光求真务实、勇于担当的性格。此后,在漫长的岁月里,陈辉光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不懈努力,为家乡乃至整个广西的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早年的陈辉光,在家乡完成了求学生涯。学生时代的他,就展现出了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凭借优异的成绩,毕业后的陈辉光积极响应时代号召,投身到国家建设的热潮之中。1962 年,陈辉光参加工作,从基层技术员起步,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基层工作期间,他扎根生产一线,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
任期:1977.02 - 1985.06
乔晓光(1918-2003年6月10日),又名王克奎,邢台市广宗县人。193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次年任中共广宗县委秘书,积极参与了冀南农民暴动的组织领导工作。1936年“西安事变”后,以东北军骑兵第十师宣传队队长身份,秘密担任该师中共党支部书记,继而出任东北军青训队、遺散队队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冀南参加抗日,历任中共冀鲁豫边区特委委员兼宜传部部长,中共广威中心县委书记,冀南区第四地委组织部部长,第四、第十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省委委员兼常德地委书记。1951年,调任广西省委组织部长、秘书长,次年改任省委副
任期:1975.10 - 1977.02
安平生,一位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在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历程中留下深刻足迹的杰出人物。他在不同岗位上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倾尽全力,从地方建设到国家重要部门领导岗位,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担当。安平生(1917-1999),陕西省周至县人。1937年2月赴延安参加革命,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安平生曾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委第一书记兼昆明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党的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1999年9月23日,安平生因病在北京逝世,
任期:1961.07 - 1975.10
英勇善战的开国上将、卓越的军事指挥员、为国家建设倾心奉献的杰出人物 —— 韦国清韦国清(1913 年 9 月 2 日 - 1989 年 6 月 14 日),广西东兰县人。他的一生,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里书写了壮丽的篇章,又在国家建设的征程中展现出非凡的领导才能,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13 年 9 月 2 日,韦国清出生于广西东兰县太平乡弄英村(今属三石镇)的一
任期:1957.06 - 1961.07
刘建勋:心系河南的实干家刘建勋,一位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他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在主政河南期间,他的诸多举措深刻地影响了河南的发展进程。早年投身革命,奠定坚定信念1913 年 10 月,刘建勋出生于河北沧县。年少时,他便接受了进步思想的熏陶,在 14 岁考入沧州直隶第二中学之前,曾读过私塾,为其打下了一定的文化基础。1931 年,这是对刘建勋人生有着重大转折意义的一年,
任期:1956.01 - 1957.06
坚定的革命战士、杰出的军事指挥员、致力于地方建设的实干家 —— 陈漫远陈漫远 1911 年 12 月出生于广西蒙山县新圩镇古定村。蒙山县钟灵毓秀,这片土地孕育出了陈漫远坚韧不拔的性格和炽热的爱国情怀,也为他波澜壮阔的人生埋下了伏笔。革命火种的追寻陈漫远在青年时代,就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深感忧虑。1926 年,他怀着对进步思想的追求,在梧州省立二中读书期间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1927 年,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自此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人民解放而奋斗的伟大事业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陈漫远积极参与创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9 年 12 月,他参与了百色起义,随后在红七军担任重要职务。在艰苦的战
任期:1949.08 - 1956.01
开国元勋、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军事家 —— 张云逸张云逸(1892 年 8 月 10 日 - 1974 年 11 月 19 日),原名张运镒,又名张胜之,海南省文昌市头苑区造福乡上僚村人。在风云激荡的近现代中国,张云逸凭借非凡的智慧、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各个重要历史阶段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中国革命、建设事业立下不朽功勋。1892 年 8 月 10 日,张云逸出生在海南岛东北部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