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按图索骥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按图索骥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按图索骥】成语典故及主人公介绍

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相马专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马的好坏。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因此人们都把孙阳叫做伯乐。

据说,伯乐把自已丰富的识马经验,编写成一本《相马经》,在书上,他写了各种各样的千里马的特征,并画了不少插图,供人们作识马的参考。

伯乐有个儿子,智质很差,他看了父亲的《相马经》,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马。他看到《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便拿看书,往外走去,想试试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远,他看到一只大癞蛤蟆,忙捉回去告诉他父亲说:“我找到了匹好马,和你那本《相马经》上说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来的酒曲块!”

伯乐看了看儿子手里的大癞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气,幽默地说:“这‘马’爱跳,没办法骑呀!”

【出处】

这个成语来源于《艺林伐山》,伯乐《相马经》有“隆颡(sang)蚨日,蹄如累曲”之语,其子执《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蜍,谓其父:“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曲尔。”

【释读】

按图像寻求良马,比喻做事拘泥教条,墨守成规。现在指顺着线索去寻找。索是寻找、觅求,骥是好马。

成语【按图索骥】相关人物

伯乐 (前680~前610)

伯乐(约前680年-前610年),原名孙阳,春秋中期郜国(今山东菏泽市成武县)人。在秦国富国强兵中,作为相马立下汗马功劳,得到秦穆公信赖,被封为“伯乐将军”。后来,伯乐将毕生经验总结写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中唐·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著名轶事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详细]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相关人物介绍
历史事件_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相关人物介绍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与韩信的关联背景
与韩信的关联背景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与韩信的关联背景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