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妇人之仁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妇人之仁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妇人之仁】成语典故及主人公介绍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萧何月下追回了韩信,在萧何的劝谏下,刘邦重用韩 信,设坛拜他为大将军。

仪式结束后,刘邦把韩信邀到自己的军帐中,坐下来后对他说:"丞相一直称赞将军,现在将军有什么良策来教我呢?"

韩信先是谦让一番,接着便问刘邦说:“如今大王向东争夺天下,最大的对手不就是项王吗?”

刘邦说:“是的。”

韩信接着又问:“大王自己估量—下,在勇敢、强悍、仁爱、刚毅等方面与项王相比,怎么样呢?”

刘邦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回答说:“我不如项王。”

韩信说:“我也认为大王在这些方面不如项王。我曾投在项王帐下,请让我谈谈项王的为人吧。项王发怒咆哮时,上千人都会被他吓倒,然而他不能任用贤能的将领。这只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

“虽说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语言温和,见有人生病,他会因同情而落泪,把自己的食物分给病人,然而等到属下有了功劳应当 受赏封爵的时候,他却把刻好了的印拿在手里,直到玩弄得磨去了棱角,还舍不得封赏,这是所谓妇人的仁慈。”

接着韩信又分析了一番刘邦与项羽双方用兵的各自短长,讲得有条有理-刘邦听后非常高兴,对韩信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以后对韩信几乎言听计从,任由他调配将领,做军事部署。

成语【妇人之仁】相关人物

汉高祖刘邦 (前256~前195)汉朝皇帝,中国古代十大贤君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 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丰邑中阳里 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 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 不事生产。历任沛县泗水亭长、 沛公、汉王。秦时因释放刑徒而亡匿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集合县中约3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详细]


韩信 (前231~前196)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 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 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 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详细]


项羽 (前232~前202)中国古代十大勇将

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祖籍项城。本姓“芈”,《史记》说:“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羽少有大志,虽读书不成,习武学剑仍不成,就立志学“万人敌”,跟叔父项梁学兵法。一次秦始皇出巡,项羽见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24岁的项羽,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举兵响应。他们征集精兵八千,项羽做了裨……[详细]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11-11 10:43
上一篇:安然无恙下一篇:卧冰求鲤
相关人物介绍
历史事件_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相关人物介绍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与韩信的关联背景
与韩信的关联背景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与韩信的关联背景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相关人物介绍
历史事件_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相关人物介绍
相关人物介绍
历史事件_背水一战 相关人物介绍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与韩信的关联背景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与韩信的关联背景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