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陈文达

公元1900年-1982年

陈文达公元1900年-1982年 广东广州市番禺区人物

陈文达(1900年~1982年),广东番禺人,生于知识份子家庭,父亲陈松于香港红磡船厂任工程师。陈文达毕业于拔萃男书院,是香港早期的“番书仔”,在生活习惯上不管是衣着、饮食还是交际等等,都较为西化。约八岁的时候,喜欢音乐的陈文达悄悄买了一把小提琴,课余时在学校的宿舍自学。偶然把小提琴带回家,却被父亲发现。陈松即时把琴摔在地上,怒斥谓:古人有训,家有书声家必兴,家有歌声家必倾,今后不准你再接触这种鬼东西!但陈文达还是继续在学校宿舍偷偷地学,而且无师自通。

青年时代的陈文达于广州水务局任职,工余常练书法及画功,又参加了“素社”的许多音乐活动,因玩音乐结识了很多曲艺、粤剧界名人。他的另一嗜好是看西片,每听到影片里有动听的配乐或歌曲,便会非常在意,往往成为日后音乐创作的泉源,这也解释了为何陈文达的粤乐作品多是带有西洋味的。

1932年,陈文达写出处女作《迷离》。曲子是以三拍子写成的,既优美又抒情,数年后的1936年,由黄笑馨、吴楚帆、黄曼梨主演的粤语片《同心结》就采用了陈文达这首《迷离》填词演唱,其中个别乐句稍有修改,可是歌曲名字仍唤作《迷离》。此外,薛觉先的代表作《胡不归》里的《哭坟》一场,《迷离》是专用的配乐并沿用至今。

陈文达有很西化的一面,但却也极能浸淫在传统里。最初,陈文达是先获马师曾的赏识,得当“太平剧团”头架,拉小提琴。那时白天在广州上班,午后乘火车去香港演出。至广州沦陷前夕,陈氏一家迁至香港,五十年代初在香港水务局任职,直至退休。陈文达还曾历任薛觉先“觉先声”、何非凡“非凡响”、陈锦棠“锦添花”等等剧团的头架,曾为马师曾谱写过《皇妃入楚关》的曲谱。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伶影双栖的邓碧云,更是陈文达的高足。邓碧云十二三岁时,便已随他学粤曲唱功及习扬琴。陈文达的儿子陈自强(1933年~2002年)也是粤剧界的名人,是著名的粤剧编剧家,代表作有《梦会太湖》、《南唐李后主》等。

陈文达一生到底写了多少首粤乐,尚无人统计,但《迷离》、《惊涛》、《归时》、《狂欢》、《醉月》、《落叶风声》、《催氛》、《一刻千金》、《前锋曲》、《卖云吞》等多首都是颇着名的。尤其是前五首,至今在网上都随时可以找得到来欣赏,足见这些昔日的“流行音乐”之深入民心,家喻户晓。

  同年(公元1900年)出生的名人:黄啸侠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王渐逵下一篇:黄千岁
海内三陈民国时期诗人
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理事
广西壮族自治区原政协主席
优秀作家
中国水球运动员
原北京矿业学院院长
著名的华侨领袖
香港演员、歌手、主持人、商人
中央政治局委员
罗定人物
原阳江县县长
原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国著名演员、导演
外交部原部长助理
番禺区人物
清公元1823年-1860年,粤东三家
广东广州市番禺区人物
公元1900年-1986年
广东广州市番禺区人物
公元1914年-2003年,中国著名演员、导演
广东广州市番禺区人物
公元1876年-1953年,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
广东广州市番禺区人物
公元1900年-1986年
广东广州市番禺区人物
公元1867年-1937年
广东广州市番禺区人物
清公元1823年-1899年,清代官员、书画家、词人
广东广州市番禺区人物
公元1895年-1992年
广东广州市番禺区人物
广东广州市番禺区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