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曾民瞻

宋北宋天文学

曾民瞻宋北宋天文学 江西吉安市永丰县人物

北宋天文学曾民瞻发明制造的晷漏,对于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曾民瞻(生卒年不详),字南仲,永丰睦陂(今永丰县坑田乡)人。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父曾朝阳,庆历二年(1042)进士,叔祖父曾匪,庆历六年(1046)进士,号称“二曾”。堂兄曾元忠,大观三年(1109)进士,则爱好天文、历法,撰有《天文图》、《春秋历法》和《古今年表》等著作。

受堂兄的影响,曾民瞻自幼聪明好学,尤其爱好天文,常常在夜间观察天象,有时甚至彻夜不眠,不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执着的追求,奠定了他从事天文学研究的基础。

宣和三年(1121),曾民瞻考中进士,被朝廷任命为南昌县尉,管的是治安。在工作中,他发现郡置晷漏计时有误差,决定根据自己平日的观察数据,试制一种更为精密的晷漏计时。

为了制造新晷漏,曾天瞻根据当地的经纬,观察天空的星象,测量四季的日影,注意朔望的月形,研究天体变化的规律,精确计算贮水器皿的容积,漏水孔通的大小。掌握了时空的准确数据后,又用铜、铁、木材等材料,制成铜壶、铜盆、铜斛、铜虬、铜钲和木箭、木偶等部件,配上机关,涂上釉彩,组装成一台新的晷漏。这种晷漏不但计时准确、外形美观,而且还可视听信号,应用方便。就当时来说,科技和工艺水平,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晷漏已失传,但曾民瞻创新的晷漏制造方法,在《南宋书》、《永丰县志》和《吉安府志》中有些记载。具体做法是:范金为壶,刻木为箭后,置二脚二斛,壶之水资于盆,盆之水资于斛;其于注水,则为铜虬张口吐之;箭之高为二木偶:左者昼司刻,夜司点,其前设铁板,每一刻一点则击板以告;右者昼司晨,夜司更,其前设铜钲,每一晨一更则鸣钲以告。又为二木图:其一用木荐之,以测晷景;其一用水转之,以法天象。

晷漏虽不是曾民瞻的发明,但他对计时仪器的改进,使它更为精密,对天文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曾民瞻著有《晷漏》等书。

曾姓名人堂

  • 曾淇
  • 曾广甫 (1884~1990)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 上一篇:袁佐龙下一篇:龙文
    中国台湾学者、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之父
    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
    开国大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身兼演员、导演、编剧多重身份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风水师
    香港特别行政区原行政长官
    晚清诗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开国少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公元1893年-1933年,革命烈士
    江西吉安市永丰县人物
    公元1909年-198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江西吉安市永丰县人物
    公元1911年-1929年,革命烈士
    江西吉安市永丰县人物
    公元1914年-201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江西吉安市永丰县人物
    公元1915年-198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江西吉安市永丰县人物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江西吉安市永丰县人物
    清?-1907年,近代洪福会首领
    江西吉安市永丰县人物
    公元1901年-1932年,革命烈士
    江西吉安市永丰县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