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吴瑞年

公元1900年-1985年

吴瑞年公元1900年-1985年 江苏省南京人物

吴瑞年(1900~1985)

字稼英,江苏南京人。幼年随家迁沪。民国9年(1920年)进圣约翰大学读理科,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入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学位。学成,原可留美工作,但为实现报国夙愿,即行回国。民国15年,受聘任浙江公立专科学校(今浙江大学)无机化学系主任、教授。民国17年,应江苏省立上海中学(简称省上中)校长郑通和坚请,转来该校任教。民国24~30年,先后兼任大中中学和新寰职业中小学校长。抗日战争开始,省上中迁至菜市路(今顺昌路)继续上课。日军进占租界后,省上中校名不能继续使用,为防止汪伪接收,-改称私立沪新中学,公推吴瑞年为校长。抗日战争胜利后,省上中迁回原址恢复原名,保留顺昌路私立沪新中学,吴瑞年为校长。

就在以沪新中学名义坚持弦歌不辍的困难时期,吴瑞年竭力维护省上中传统,以孜孜不倦的精神、诚以待人的态度,团结同仁,共度难关。延聘知名学者任教,继续实行初中普通科、高中理、工、商分科制,注重教育质量,学生多达29个班级。他坚持民族气节,不向日伪妥协。当时,日伪强迫学校推行奴化教育,并派来日语教师充当耳目。有一位语文教师讲授《济南城上》课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被其发现,胁迫校长开除这位教师。吴瑞年坚持以照本教课无错,而保护了这位教师。又一次,学生出于爱国热情,不上日语课,日语教师又要校长处分学生,他也置之不理。同时,他关心教师的生活待遇,每学期开学,一次发足半年薪金,使教师减少受货币贬值的损失;学期结束时加发一个月工资,鼓励教师安心工作。还常对遇有临时困难的员工解囊相助。教师称赞他既有“有贝之财”,有其当用;又有“无贝之才”,学识丰富。他对学生循循善诱,教育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他总是引用《千字文》“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两句,为毕业生题词留念,并说:“孝者,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敬爱师长;忠者,忠于祖国。忠于职守”。

1951年,他把沪新中学迁入肇嘉浜路和淮海中路两处。1957年,调任淮海中学校长,直至退休。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委委员,市政协第二、三、四届委员,上海佛教协会理事,上海中学校友会名誉会长。

1985年12月20日病逝。著有《基本化学》、《化学精华》、《化学发达史》等。

  相关院校:

浙江大学

  同年(公元1900年)出生的名人:任光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潘启亮下一篇:余光中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
[公元1900年-1985年] 江苏省南京人物
明朝首辅,明朝兴化三相
北京大学校长
开国大校
落马官员
著名的数学家
海南进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原江苏省浦口区人民法院法官
江苏省南京人物
江宁 鼓楼 雨花台 栖霞区 建邺区 高淳 秦淮区 玄武 六合 浦口区 溧水县 南京
江苏省南京人物
公元1880年-1950年
江苏省南京人物
公元1902年-1995年
江苏省南京人物
公元1915年-1972年
江苏省南京人物
江宁 鼓楼 雨花台 栖霞区 建邺区 高淳 秦淮区 玄武 六合 浦口区 溧水县 南京
江苏省南京人物
江宁 鼓楼 雨花台 栖霞区 建邺区 高淳 秦淮区 玄武 六合 浦口区 溧水县 南京
江苏省南京人物
江宁 鼓楼 雨花台 栖霞区 建邺区 高淳 秦淮区 玄武 六合 浦口区 溧水县 南京
江苏省南京人物
江宁 鼓楼 雨花台 栖霞区 建邺区 高淳 秦淮区 玄武 六合 浦口区 溧水县 南京
江苏省南京人物
主演电视剧 江宁 鼓楼 雨花台 栖霞区 建邺区 高淳 秦淮区 玄武 六合 浦口区 溧水县 南京
江苏省南京人物
江宁 鼓楼 雨花台 栖霞区 建邺区 高淳 秦淮区 玄武 六合 浦口区 溧水县 南京
江苏省南京人物
2016中超联赛上海上港队
江苏省南京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