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吴介璋

公元1875年-1926年

吴介璋公元1875年-1926年 江苏无锡惠山人物

吴介璋(1875—1926),字德裕,号复初,江苏省无锡市阳山镇人。自幼聪颖好学,16岁被人聘任塾师。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遂弃文从戎,考入江南陆师学堂。1898年毕业,留校助办教务。同年,陕西巡抚魏光焘到江南物色训练新军人才,被邀请去主持文案及营务处帮办等,不久升任武威新军统带,为陕西训练了一批新军人才。嗣后清政府下令各省成立督练公所,吴介璋受江苏巡抚署邀请,归籍任督练公所提调兼征兵处提调。吴介璋主张重新招收年龄较轻的有志青年,并改“募”为“征”,听从自愿报名。并先在常州设立征兵处,征招府属各县的乡民子弟进行训练。为改变百姓中“好男不当兵”的狭隘观念,亲赴各县演讲,用“国不强,焉能安”的道理,激励青年报效祖国。府县乡民受其精诚感召,报名者多达千余人。后吴到江西任江西武备学堂总教习及江西陆军测绘学堂总办,为江西训练了一大批新军人才,如李烈钧、熊式辉、刘峙等均出于他的门下。

1904年冬,江西武备学堂总教官吴介璋奉北京练兵处令,饬选四人赴日留学,在学生中挑出李烈钧、欧阳武、胡谦、余鹤松。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吴升任江西督练公所总办。次年清政府在全国各省筹建新军、统一编号,将驻扎在江西的清军编为暂编27混成协,任吴为协统。

清宣统3年(1911年)武昌起义后,辛亥革命爆发后,江西革命党人积极响应,11月1日成立江西军政府,由于他在江西军界声望较高,被推举为第一任江西都督。负责赣省光复后的军政事宜,裁撤府、道、州等旧建制。然而,吴介璋过于敦厚,不能用铁腕,驾驭不住局面,以致人心浮动,城内形势极为混乱,更不用说九江、萍乡、赣州等地的军分府,不久,驻扎在九江的前混成协53标“洪门会”会员植党营私,发动内江,倡言“江苏人不宜为江西都督”,推53标标统马琉宝取代。吴孤掌难鸣,被迫离开南昌回到常州隐居。吴介璋任江西都督仅12日。

民国5年(1916年)出任北洋政府多伦授勋使,前往蒙古考察边防。事毕撰有《蒙古边防计划书》,建议国家集中人力财力开垦蒙古边防,收复被沙俄侵吞的外蒙古边防。可当时的北京政府根本无意顾及“蒙边计划”,吴非常失望。

1916年4月孙中山到广州成立 军政府,吴任军事参赞。不久被李烈钧聘任参谋部总参议,1917年奉命入川,集师北伐时,任兵站总监。1919年7月7日吴介璋被授陆军中将。

1923年,孙中山在上海重新改组中国国民党党部,成立13人军事委员会,当时这13人中有蒋介石、吴介璋。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张宗昌南下常州,将商团负责治安的 全部缴收。吴受里人之托,与恽禹九等出面交涉,使地方财产免受损失。1923年11月23日(民国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孙中山发布大元帅令任命吴介璋、葛光庭、彭程万等为大本营高级参谋。

1926年11月1日(农历九月二十六日)吴介璋外出活动,在上海南京路不慎被英美电车公司的汽车撞死,终年51岁,1927年被南京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

  同年(公元1875年)出生的名人:蒋雁行

  • 吴涛毅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 上一篇:钱崝泉下一篇:康昕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
    [公元1900年-1985年] 江苏省南京人物
    明朝首辅,明朝兴化三相
    北京大学校长
    开国大校
    落马官员
    著名的数学家
    海南进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