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许询简介-东晋征士,玄言诗的代表人物

晋朝人物
许询个人介绍资料
许询
中文名:许询
别名:字玄度
职业:东晋文学家
主要成就:与孙绰并为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
出生地:高阳(今河北蠡县)
代表作品:《隋书》、《唐书经籍志》传于世。
许询,字玄度,小字阿讷,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东晋征士,玄言诗的代表人物,会稽内史许皈次子。
初身高阳许氏,颇有才藻,善于属文,与王羲之、孙绰、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终身不仕,好游山水,常随王羲之、谢安一起游宴吟咏,曾参与兰亭集会。善析玄理,时为清谈家的领袖之一。隐居于萧山,每致四方诸侯之遗。(《世说新语·栖逸篇》)。
人物生平
许询,字玄度,小名阿讷,祖籍高阳(今河北高阳县),寓居会稽(今浙江绍兴),许皈次子。其父许皈,以琅琊太守随中宗晋元帝过江,迁会稽内史,因家于山阴县。
许询总角秀惠,众称神童,长而风情简素,有才藻,善属文,时人士皆钦慕仰爱之,与孙绰并称为一时文宗。好游山水,体便登涉,故时人云:“询非徒有胜情,实有济胜之具。”辟司马昱称其“妙绝时人。”著有文集三卷,《隋书·经籍志》、《两唐书·经籍志》传于世。
轶事典故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续晋阳秋》记载:“正始中,王弼、何晏好庄老玄胜之谈,而世遂贵焉。至过江,佛理尤盛,故郭璞五言,始会合道家之言而韵之。询及太原孙绰,转相祖尚,又加以三世之辞,而《诗》、《骚》之体尽矣。许询、孙绰并为一时文宗,自此作者悉体之。”可见,许询是东晋玄言诗人的代表。晋简文帝人称“玄度五言诗,可谓妙绝时人”(《世说新语·文学》)。许询诗今存数首,多系残篇,仅《竹扇诗》四句似较完整:“良工眇芳林,妙思触物骋;篾疑秋蝉翼,团取望舒景”,尚有情致。另有若干佚句散见《文选》注及《艺文类聚》。像“亹亹玄思得,濯濯情累除”。确是“平典似《道德论》”、“淡乎寡味”的玄言。
不过,由于玄言家多喜以山水为领略玄趣的“言象”,所以也有个别的写景佳句,如“青松凝素髓,秋菊落芳英”。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有许询的《墨麈尾铭》及《白麈尾铭》。
终身不仕
许询出身世家,才华超群,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时代,要做官轻而易举,也顺理成章,但他出奇地不想做官:
寓居会稽,司徒蔡谟辟,不起。中宗闻而征为议郎,辞不就职。遂托迹,居永兴。
许询为了摆脱做官,迁居永兴,可是到了永兴,还是要他做官:
王中郎(王坦之)举为吏部郎。
肃宗(晋明帝)连征司徒掾。
许询没有办法,于是决心隐居:乃策杖披裘,隐于永兴西山。凭树构堂,萧然自致。至今此地,名叫萧山。遂舍永兴、山阴二宅为寺。家财珍宝,悉皆是给。既成,启奏。孝宗(晋穆帝)诏曰:“山阴旧宅,为祗园寺。永兴新宅,为崇化寺。”
这样一来,皇帝也知道他为了隐居,连住宅家产都不要了,可见去意坚决,从此就再也不来征召他了。
在封建时代,像许询这样的皇帝征召而不肯出仕的人被崇为高尚,号称征君或征士,受人景仰,许询的名气更大了。崇化寺,就是现在萧山祗园寺。
隐居生活
西晋灭亡后,许询的父亲作为司马睿(晋元帝)部属,也随皇室南渡。许询跟父亲来到绍兴,他深受佛学影响,静心寡欲,不慕世利,更不想参与政治。朝廷一再请他出来做官,他都婉辞不就。后来,为避免得罪王室,他与友人一起来到钱塘江边的小邑永兴(今萧山区)隐居。
但是,皇帝的征诏又不断下来,他在萧山亦无法居住,最后,不得不抛弃家产,迁居到四明山区的剡溪。许询离开萧山时,他的故宅,由穆宗下诏收做寺宇,取名祟化寺。《建康实录》曰:晋许询舍永兴、山阴二宅为寺,家财珍异,悉皆是给。既成,启奏孝宗。诏曰:“山阴旧为祗洹寺,永兴居为崇化寺。”崇化寺,北宋治平年间改名祇园寺。许询做过“都讲”,即主持学舍之人,今之校长,被选任的。他讲如皇帝、老子学说,后者关乎道德之学,想必已有教化作用。其与医学有关的皇帝内经等,具体到采药炼丹,必有辨本草、矿石药用价值的知识,到配方草药、炼就丹丸亲自服食验证等论说,以及自作自咏的诗歌、自撰文献等,有著作行世,可惜早已失传,仅留几首诗歌而已。而王羲之,因是“书圣”,借《兰亭序》等名书名篇,摹传至今,相关资料亦透露些与许询至深感情的信息,给萧山古史和今人增添些美谈。如果历史上北方士人给南方带来生产技术,那么许询、王羲之辈亦在会稽郡中传播过文化知识。
许询本来“好游山水,而体便登陟。”“好泉石,清风朗月,举酒永杯。”“好神游,乐隐遁之事。”他一生中,还在萧山其它地方隐居过,如北干之阳、究山、皋屯。究山在许贤乡,许询幼子许珪就在那里生活。皋屯在楼塔,唐朝就呼为“玄度岩”。
兰亭集会
许询与王羲之、谢安、刘惔、孙绰、郗愔、郗昙、王濛、王脩、王坦之、司马昱(晋简文帝)、支遁等相交游,这些都是当时的著名人物。许询隐居后,仍旧与这些朋友相往来。许询能言善辩,长于说理。简文帝未登位前(封琅琊王、会稽王、抚军大将军、丞相),有一天,许询去拜访,“尔夜风恬月朗,乃共作曲室中语。襟怀之咏,偏是许之所长。辞寄清婉,有逾平日。简文虽契素,此遇尤相咨嗟。不觉造膝,共叉手语,达于将旦。”对许询十分佩服。
许询与王羲之友谊很深。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宦游山阴,与谢安等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饮酒赋诗,修袚褉之礼,也写了著名的《兰亭序》。许询是参与王羲之的兰亭修禊的四十一人之一。
王羲之晚年隐居嵊县金庭,许询特地从萧山赶过去与王羲之为邻。李白有诗云:“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中所指“王、许”,就是指王羲之与许询。
和刘惔交情也很好。刘惔任丹阳尹,许询去看望,刘惔招待得十分周到:“床帷新丽,饮食甘丰。”许询在都城住了一个月,刘惔天天去看望,还时时想念他:“清风朗月,辄思玄度。”
许询也结交地方官:“许玄度隐于永兴南幽穴中,每致四方诸侯之遗。”别人议论他,他却不以为然,说比起把天下让给他来,这样轻得多了。
许询后来居于剡县(嵊州),死后就葬在剡县孝嘉乡。他死在王羲之之前,大约活了40多岁。他的著作有集八卷、录一卷行世。宋以后不再流传。他的五言诗(主要是玄言诗)被简文帝称赞为“妙绝时人”,和孙绰齐名。但历经一千多年岁月淘洗,只有一首《竹扇》诗保存下来:“良工眇方林,妙思触物骋。篾疑秋蝉翼,团取望舒景。”
主要成就
清谈名家
许询在来萧山之前,清谈玄理的声名就已经非常显赫。魏晋人说话比较直率,刘真长就说他“才情过于所闻”(《世说新语》,以下引文未注明者均为《世说新语》)。或许刘也无意贬低许询,只是说他的名声实在太大了。因为,他还说过“清风明月,辄思玄度”这样的话,而且,刘也非常尊重许询,“许玄度停都一月,刘尹无日不往,乃叹曰:‘卿复少时不去,我成轻薄京尹’”。刘真长能够放下手头的其他工作,每天与许询清谈,不是同性恋,也不仅仅是友谊,而是当时的时尚。晋简文帝也喜欢与许询设难题争辩、驳诘。刘孝标为《世说新语》作的《注》,还把他们两人辩论的题目写了出来:“今有一丸药,得济一人疾,而君父俱病,与君邪与父邪?”这个“举君亲”的难题,有点如同坊间在流传的丈母娘与夫人同时落水,作为女婿与丈夫,应该先救哪一个?许以君父并举,认为难分轻重,简文帝并不回答,只在许走后说:“玄度不应该这样不明白。”
简文帝与许玄度辩论,不在于辩论什么,谁胜谁负,关键在于找谁辩论。而许询清谈的名声,正像聂卫平的围棋,简文帝找许询辩论,正如同与老聂下棋、打牌,至少可以证明此人脑子好使。
文学造诣
简文帝曾称其诗“玄度五言诗,可谓妙绝时人。”(《世说新语·文学篇·引》)许询诗文今多不存。今仅存《竹扇诗》一首及《白尘尾铭》等文。现在能够完整地看到许询的诗歌,仅《竹扇诗》四句,抄录如下:“良工眇芳林,妙思触物骋。篾疑秋蝉翼,团取望舒景。”
虽然只有四句,但诸多编著《中国文学史》的专家学者还是称许询是东晋玄言诗人的代表。
玄言诗,离开“诗言志”已经很远,历来论者大抵取贬斥态度。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就认为:“至如孙绰、许询、恒温、庾亮们的作品,诗既无情韵,体近偈语,那真不能算是诗歌了。”
玄言,也无非山水风月顾左右而言他,由玄言诗而孕育出了山水诗,这或许也属于塞翁失马。
而后世诗人的缅怀许询,主要是他的隐士与玩家身份。唐代李颀在《题璿公山池》诗中有:“此外俗尘都不染,惟馀玄度得相寻。”刘长卿在《题灵祐和尚故居》诗中有:“残经窗下依然在,忆得山中问许询。”
人物评价
许询是萧山历史上一个传奇人物,许多古迹因他而闻名。在许姓历史上,许询是个承上启下的人物。他是北方许氏家族的后裔,又是南迁许氏家族的祖先。萧山许姓人都尊称他为玄度公。
亲属成员
许询有5个儿子:许元之、许仲之、许季之、许彝之、许执之。
许元之儿子二,长:许珪,次:许明。许珪“高尚其志,居永兴之究山,即询之所隐也。”究山就在后来的许贤乡。许珪颇有乃父之风,隐居了一段时期。刘宋时期出仕,历任给事中、著作郎、桂阳太守。许珪死后葬在风仪乡(今衙前镇)。
许珪之子许勇慧(慧一作惠),在南萧齐朝历任太子家令,冗从仆射,封晋阳县侯。
许勇慧生三子:许懋、许绍、许胤。长子许懋(464-532),字昭哲,南齐豫章王行参军、法曹参军、升骠骑大将军仪同中记室、兼国子博士。入梁后,历任太子家令、始平太守、天门太守、散骑常侍、中庶子等职。
许懋生子二:长子许政;次子许亨(517-570)仕梁为安东王行参军、太常博士、平西府记室参军,太常丞、给事黄门侍郎。入陈后,官中散大夫,领羽林监、大著作,主修《梁史》后官至卫尉卿。
许亨生二子:长子许善存,次子许善心(558-618),隋朝给事中,后为宇文化及所杀。许善心有子三,长子许敬宗(592-672),杭州新城人,唐高宗宰相;次子许谨言;三子许仲孙。许敬宗五子:许昂、许昱、许昇、许杲、许景。
许善心被杀前,有个侄儿许弘仁(许恒,字化成),为武贲郎将部下直长,参加宇文化及叛逆集团,他跑上跑下力劝许善心投顺:许善心怒之,不肯随去。许恒反走上马,泣而言曰:“将军(宇文化及)于叔全无恶意,忽自求死,岂不痛哉!许恒后来为窦建德所杀。许善存的儿子许恒参加宇文化及叛逆的说法不实,这是对许氏族人的污蔑,在唐朝叛逆是灭九族。而许善存的儿子许恒,许恒的后裔仍在唐朝为官。萧山孝思堂是为了表彰许恒的后裔这是历史的见证。
唐朝中叶,出了个孝子许伯会:许伯会,越州萧山人。或曰玄度十二世孙,举孝廉。上元(760-761)中,为衡阳博士。母丧(《嘉泰会稽志》作父丧),负土成坟,不御絮帛,尝滋味。野火将逮茔树,悲号于天,俄而雨,火灭。岁旱,泉涌庐前,灵芝生。当时为了表彰许伯会和他历代显贵祖先,故命名当地为许贤乡。许伯会也被历代许姓子孙尊称为“许贤相公”。
梁武帝时,佛教大盛。有个高僧宝志(423-514)在建康和江南各地募建佛寺,《嘉泰会稽志》记载:
慈云寺在县西南四十里,梁天监十二年(513),僧宝志于许玄度宅基上建,号开善资宝寺。会昌废。晋天福三年重建。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
考梁武帝时,许询曾孙许懋正在朝廷做官。当是许懋将曾祖归隐究山的宅第地基捐舍出来改建佛寺。当时许氏子孙尚在究山(许伯会的祖先),应该还有其它住宅。
个人作品
《答庾僧渊诗》
茫茫混成始,豁矣四天朗。三辰还须弥,百亿同一像。
灵和陶氤氲,会之有妙常。大慈济群生,冥感如影响。
蔚蔚沙弥众,粲粲万心仰。谁不欣大乘,兆定于玄曩。
三法虽成林,居士亦有党。不见虬与龙,洒鳞凌霄上。
冲心超远寄,浪怀邈独往。众妙常所晞,维摩余所赏。
苟未体善权,与子同佛仿。悠悠诚满域所遗在废想。
《竹扇诗》
良工眇芳林,妙思触物骋。篾疑秋蝉翼,团取望舒景。
《农里诗》
亹亹玄思得,濯濯情累除。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东晋第九位皇帝
东晋第六位皇帝
西晋时期代国君主
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东晋第二位皇帝
十六国时期鲜卑宇文部末代首领
西晋的智勇名将
西晋名将
西晋末代皇帝
西晋第三位皇帝
中国东晋开国皇帝
西晋时期鲜卑拓跋部首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