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许慎简介-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

汉朝人物
许慎个人介绍资料
许慎
本 名:許慎(许慎)(58~149)
别 称:许祭酒、许洨长
字 号:字叔重
所处时代:汉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汝南召陵(现河南漯河市姬石镇)
出生时间:约汉明帝永平元年(58年),一说约汉光武帝建武五年(30年)
去世时间:约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一说约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
主要作品:《说文解字》
主要成就:文化言 语汉语
许慎(58-148),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
许慎历30年编撰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规范了汉字的形、音、义。学术界称许慎为“许君”,称《说文解字》为“许书”,称其学为“许学”。许慎对汉语文字学做出杰出贡献,被尊称为“字圣”。
《世界许氏大宗谱》记载许慎生年和死日 [3] :生于东汉明帝永平元年戊午三月二十五日亥时,殁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戊子十月十四日辰时。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许慎,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人(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姬石镇许庄村),生性质朴厚重。永平九年(66年),许慎进入小学学六书。永平十一年(68年),开始广泛学习经籍,研读《诗》,《书》、《礼》、《易》、《春秋》及诸子百家著作。
经学大师马融时常推崇敬重他,,当时的人都说:“在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的研究上没有人能超过许慎。”
步入仕途
东汉建初三年(78年),许慎步入仕途,担任郡功曹。
建初八年(83年),补为太尉南阁祭酒,后任五经博士、校书东观。许慎认为各家对《五经》的解说混乱而褒贬不一,于是作《五经异义》。
章和二年(88)年,举为孝廉。
著书立说
东汉永元十二年(100年),许慎以太尉南阁祭酒校书东观,初步完成《说文解字》。在校书期间,许慎的知识涉猎更广,而且研究更加精深,当时,《说文解字》已经创作完成,为了令其更加完善,许慎一直都没有定稿,而是不断地将新的发现和收获补充进去。
建光元年(121年),许慎才最后写成定稿,将《说文解字》献于朝廷。此后,许慎就在家乡及附近村庄授经教书。
建和三年(149年),许慎因病去世。
主要成就
经学思想
《说文解字》是许慎一生最经心之作,前后花费了他半生的心血。由于许慎对文字学做出了不朽贡献,后人尊称他为“字圣”。
因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闻名于世界,所以研究《说文解字》的人,皆称许慎为“许君”,称《说文解字》为“许书”,称传其学为“许学”。
所著除《说文解字》外,《淮南鸿烈解诂》存于中华道藏24册之中。尚有《五经异义》等书,今皆散佚。
但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到唐朝时已经失传,后世的 徐铉和 徐锴,以及 段玉裁所注《说文解字》的版本是他们所认为的原版。
在对待经学的问题上,许慎从始至终都坚持古文经学的立场,为古文经学的发展和最终战胜今文经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五经异义》为其通经之作,刊正了五经混乱,充分体现了其正经的时代感,并广为后世治经学者、注疏家们引以为据,对后世经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许慎推崇古文经书和古文经学,他在《说文解字》中提到和引用的文献主要以古文经学的著作为主,而且,他多次提到跟从著名的古文经学家贾逵学习古文经学的经历,也多次提到他的巨著《说文解字》曾经得到老师贾逵的审阅和指导。许慎创作《说文解字》,从方方面面都对今文经学家说解儒家经典的弊端作了不遗余力的反驳,标举了自己古文经学家的身份和古文经学研究的立场。
小学成就
许慎坚持文字发展的观念,他认为文字从起源到汉代通行的隶书,经过了很长的一个发展时期,在此期间,文字经历了从战国古文到秦代小篆,再到汉代隶书的形体变化,这样就反驳了今文经学家认为汉代的隶书就是古人造字时的字形的僵化观念。
《说文解字》是中国语文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辩识声读和解说字义的字典,收字9353个,重字1163个,共10506字,均按540个部首排列,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以六书进行字形分析,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分析文字的理论,同时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和汉代的文字训诂,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
许慎细致地分析了上万个汉字形体,创立了以“六书”来分析小篆构形的理论,从根本上反驳了今文经学家随意根据隶书字体解析汉字形体、说解字义的弊端。许慎认为圣人创作经书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是有依据可循的,因此,他坚持从实际材料出发,以历代传承下来的文献和通人之说来证明文字的形、音、义,以此来解释经义,从根本上反驳了今文经学家随意解释经义,阐发微言大义,标新立异的做法。
人物评价
范晔:斯文未陵,亦各有承。涂分流别,专门并兴。精疏殊会,通阂相征。千载不作,渊源谁澄。
颜之推:许慎检以六文,贯以部分,使不得误,误则觉之。吾服其为书,隐栝有条理,剖析穷根源。郑玄注书,往往引其为证。若不信其说,则冥冥不知一点一画,有何意焉。
曾国藩:许书略存二百字,古镜一扫千年尘。篆文已与流俗殊,解说尤令耳目新。乾嘉老儒耽苍雅,东南严段并绝伦。
段玉裁:令所有之字,分别其部为五百四十。每部各建一首,而同首者则曰“凡某之属皆从某”,于是形立而音义易明。凡字必有所属之首,五百四十字可以统摄天下古今之字。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
黄侃:许君说字,皆有征信,经,典之有征者,则征之经典,经典之无征者,更访之通人;其有心知其意,无可取征者,则宁从盖阙,以避不敏。
史书记载
范晔《后汉书·许慎传》
家庭成员
儿子:许冲
后世纪念
墓葬
许慎墓位于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姬石乡许庄村东土岗上,墓高5米,周长33米,村内多为许慎后裔。至清,岁以仲月后丁之日,县令、学官到许夫子墓前致祭,行一跪三叩礼。顺治十三年(1656年),郾城县知县荆其惇重修墓碑;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郾城县知县温德裕立“孝廉许公之墓”碑;光绪二年(1876年),郾城知县王风森立“许夫子从祀文庙碑”。1985年,许慎研究会第一次会议时,立“重修许慎墓碑记”。
1986年11月21日,许慎墓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05月25日, 许慎墓作为汉代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祠堂
许慎故祠位于许庄村北,已废。县城内有清代山东东阿周世臣建的“许南阁祠”,内设“太尉南阁祭酒讳许慎字叔重之位”,庭院两边各立一块石碑,分别记述当年建造及修缮的情形。大厅正中,“文化宗师”的匾额下,许慎的画像前摆着先生的牌位,两边陈列的是对许慎著作《说文解字》的研究资料。
许慎祠堂位于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海河路西段,漯河四高(原郾城一高,省立郾中)西侧。
许慎文化园
许慎文化园位于召陵区姬石镇许庄村东,始建于2008年9月,以许慎墓为核心,占地150余亩。全园占地按照中国传统建筑规制,采用中轴对称布局,三区一轴,十二个节点,由南向北分布在三级台地之上。广场服务区有六书石柱、文字大门、翰林阁、许慎文化研究中心等建筑,中心展示区有汉字大道、字圣殿、叔重堂、说文馆、文化长廊、魁星亭、字形牌坊等。墓冢保护区主要为文物本体以及部首方阵、字形解义、字源石、蟾桂山等景观小品。
2014年04月,许慎文化园通过4A级审核,正式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许慎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为许慎。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一。编著时首次对“六书”做出了具体的解释。
《说文解字》是首部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原书作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宋太宗雍熙三年,宋太宗命徐铉、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同校《说文解字》,分成上下共三十卷,奉敕雕版流布,后代研究《说文》多以此版为蓝本,如:清代的段玉裁注释本即用此版《说文》为底稿而加以注释。
《说文解字》原文以小篆书写,逐字解释字体来源.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说文解字》是科学文字学和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之作,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历代对于《说文解字》都有许多学者研究,清朝时研究最为兴盛。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释例》、《说文句读》尤备推崇,四人也获尊称为“说文四大家”。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西汉改革家、政治家、新朝皇帝
中国古代十大美女
西汉第三位皇帝
东汉第二位皇帝
东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军事家
西汉第二位皇帝
东汉第九位皇帝
西汉开国功臣,西汉十八侯
东汉第三位皇帝
汉赋四大家,地震仪的鼻祖
西汉末代国君
东汉第六位皇帝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