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石作蜀简介-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之一

春秋战国
石作蜀个人介绍资料
石作蜀
中文名:石作蜀
别名:石子明,石卓子
职业:学者
出生地:春秋冀县人(今甘肃天水甘谷县)
信仰:儒学
成就: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之一
石作蜀,春秋时期冀县(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人,自幼好学,跋涉万里,就学孔子门下,为七十二贤之一。学成返乡,传播儒学和西周文化,淳教化,移风俗,自此三陇一带文教大兴,人文蔚起。
人物生平
石作蜀,字子明,号卓子,春秋末年秦国冀县(今天水市甘谷县十里铺乡)人。
生于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 (公元前479年)。
自幼胸怀远志,聪颖敏学,仰慕孔子。成年后,不远万里徒步东鲁,投身孔门,得圣人教育和熏陶,身通六艺,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学成返乡,他大力宣扬儒家学说,传播西周文化,淳教化,移风俗,为三陇一带的文教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后人尊称他“石夫子”。可惜,石夫子生平和著述由于年代久远,早已湮没无存。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郈邑伯“。 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封”成纪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石子”。
人物故里
石夫子故里今天水市甘谷县十里铺乡,为著名的华夏第一县,原有石子墓和石子祠,现均已荒芜。道光年间吴柳堂任伏羌教谕,曾撰《石子墓记》,并有墓联、祠联各一。
墓联:
梓里访遗踪,看空庭草碧,冢荒花殷,何处是唐封宋赞?
杏坛亲教泽,听渭水莺啼,陇山鸟语,此中有化雨春风。
从联语看,当时的石子墓已一片荒凉。
祠联:
共仰孔门高,问颜曾七十之徒,何处更多佳士?
休言秦俗悍,除邹鲁三千而外,此地大有传人。
清光绪末年,伏羌县令雷光甸(陕西渭南名举人)题联:
勿谓秦无人,曾向杏坛沾化育;
至今关有学,同来梓里拜灵祠。
文献记载
《伏羌志》(甘谷旧称“伏羌”)载:“(石子)唐封石邑伯,宋封成纪侯,明去封号,称先贤。从祀孔庙。”宋代封侯时,有皇帝敕撰赞:
宣尼日月,无得而逾,奥有哲士,尚为学徒,
登封偶圣,至德崇儒,以地进爵,斯文乃殊。
石夫子风范遗泽,得后人景仰,历代文人墨客常有题咏,但多散佚。
元朝乔宗亮在《石子明赞》中写道:
在昔石邑,能知所尊。懋依有德,克述无言。
鼓箧槐市,扬名里门。此道久视,彼美长存。
足见石夫子勤勉有德,博学谨慎,美名远播。
谢圭锡有联:
数十里远望圣屋,有这个先生,莫恨西秦不到;
五百里遥成道统,问谁非后死,能教东鲁犹新。
生地之争
甘谷县石家大山、十里铺、石家窑都有石姓人居住,一直以来各自纷争石作蜀为其祖先,清代雷光甸做知县时曾就此纷争做过分解。录一篇文章于此,权做资料存焉。
有关石夫子的传说
(作者石明远,1985.5.15撰写)
石夫子,名作蜀,字子明,甘谷人。孔子弟子,七十二大贤之一。
据说从前宋老太爷(名廷桢,子材父亲)倡导督修官渠时,在十里铺附近曾发掘出石夫子墓碑一块,这证明石夫子的坟墓就在当地。宋老太爷将这件事报县上,结果就给石家大山的石秀以“铁秀才”的衔头,作为奉祀石夫子的名义,他也就名正言顺的成石夫子的后代了。谁知由此就引起了纠葛。十里铺的石家人陈词具告,认为石夫子是他们的祖先,与石家大山石姓无关。当时的县知事雷光甸分解说:“一个石字掰不破,十里铺石姓与石家大山人都是石夫子的后代。”并又给十里铺石姓一‘铁秀才’的名额。于是一场争先人的风波就此宣告平息。
因此,十里铺石家就给石夫子在十里铺大道北修建了庙,大门额上写“先贤石作子祠”;石家大山人立了“圣门石子故里”和“邑侯雷公德政”两支石碑,分立在祠大门东西两旁。由此可知石作子祠就是石夫子的坟墓所在地。但一般人皆知其为石夫子庙,不知其庙正建在坟地上之事。
究竟石夫子是甘谷哪里人?请看有关石夫子的传说。信不信由你。
听老年人说,现在的艾、梁、黄三姓马务寺人,原先本来是石家大山人,而石家大山人原为马务寺人。据传说当年艾姓等人对石家人说,山地最好务作,一铁锨又掘一大块,又庄西背屲有毛竹子可以编筐变钱,有多好,川里水滩地费力不好务……后来,不知中间又经过了什么曲折变化,就这样哄哄弄弄地居然弄假成真了。果然川里人成了山上人,山中人变成川里人了。这是谁也不能相信的“鬼话”,再傻的人,甚至十岁以内的孩子,他也不会就这样被人哄骗上当的。简直这是决不能成立的事。但是,说来真奇怪,还有谁也不能否认的依据可作证见,只要是六十岁上下的人,谁也都会知道这件铁的事实,还深刻地留在有关人的记忆里。请看事实:
今天马务寺等姓的老祖先坟地,两处在石家大山(坪上湾,庄顶东南立地坟),听说艾家坪正是艾姓的老住地之一,故一处在艾家坪与陈家那面两庄之间,坟地上且有合抱大古柏多株,解放前夕砍伐光了。梁黄两姓的老先人坟地都在石家大山,各有两处。这三姓的先人坟地距所住村庄都在五里以内。至今犹以艾家坟、黄家坟等为地名称谓不弃,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因为坟是解放后平的。石姓的老祖坟在今狄家庄公路南面。每年清明节扫墓时,有“清明会”,按房份轮流收租扫墓。这因在坟地旁边还有土地,由狄家庄石姓租种(这坟地旁地早在1937年由石清泉、石廷栋两老征得合伙同意出卖后,给庄间创建一所小学。当时的学生已是五十岁以上的人了)。那么,当年该地姓石的村庄住地距狄家庄、十里铺也在五里上下。
根据上面马务寺和石家大山两地人的先人坟地与居住地址来说,令人相信无疑。那么,马务寺和石家大山两地人集体交换庄村的真假虚实,好像也是合乎事实情况的。(现在只能当传说存疑,待考)
据此,如今马务寺的艾、梁、黄三姓人为什么再不在石家大山的地界上埋先人,同样,石家大山人也不再在狄家庄、十里铺地区埋葬祖先,更为什么石家窑人不在狄家庄、十里铺埋先人呢?(这因十里铺姓石的说他们是由石家窑搬来的。可是从来就没有听说过石家窑人曾经在什么年代到马务寺、狄家庄、十里铺等地有过祖先的什么遗迹。如果说十里铺姓石的不是石家窑人,自古以来就是当地的老户,那么他们就是地地道道的唯一无二的石夫子的后代了)。退一步想,只要是住在甘谷县内的石姓可能都是石夫子的后代。虽然住地不同,相距较近。这再不会有怀疑的吧。
那么现在要问石夫子究竟是甘谷那里人?十里铺人,马务寺人,石家大山人,抑或是石家窑人?依前面事实的推断,既然原来马务寺姓石的人被人作弄上山了,先人的坟地当然不能跟人走,就只能说石夫子是石家大山人,也不能因石夫子的坟地所在地就说成是十里铺人。这和一株树有根有枝是一样的。
其次,石夫子距现在有多少年代?由于年代久远,没人说过,石氏既没家谱,又没纪年表,今天只能是大概估计。好在可根据《文汇报》1985年4月14日《孔门后裔谈孔子》(孔令朋 《读书札记》十七的5页的第5节):“去年九月孔子诞辰二千五百三十五周年,孔子第七十七代孙‘衍圣公’孔德成,今年65岁。”可知,石作蜀给孔子当学生,比孔子晚上二十年,距今也有二千五百一十六周年。后代推迟一代,到我这一代算是第七十六代了。 (此文应甘谷地方志编委之邀而写)
相关信息
吴柳堂所言天水籍孔门三位贤人,石子而外尚有秦人秦子南(名祖,唐赠少梁伯,宋为鄄城侯)和上邽(今清水县)壤驷子(名赤,字子徒,唐赠北征伯,宋封上邽侯)。乔宗亮为他俩各撰一赞。
秦子南赞
秦有子南,赞赞述作。守道之渊,成德之博。
范若铸金,契犹发药。历世明祀,少梁宠爵。
壤子徒赞
式是壤侯,昭乎圣徒。执经请益,载道若无。
诗书规矩,问学楷模。得时而驾,领袖诸儒。
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下两廊中,三位先贤的塑像一直奉祀其中。后毁于文革。秦州旧有文庙,位于天水市中城,其址在今中华西路小学。《秦州志》载:
文庙在城内西南隅,上为大成殿,左为崇圣宫,台下东西两庑各九间。前为戟门,门外左名宦祠,右乡贤祠……相传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教谕梁公弼始建……乡贤祠内有三位夫子的祀像。秦子祠有联:
圣绩 西行,眺百二河山,不碍春风时雨至;
儒宗传北学,数三千弟子,谁携关月陇云来。
壤驷子祠联语是:
任人间倒海翻江,逐宇宙新潮,正学莫忘宣圣统;
愿我辈模山范水,趁春秋佳日,大家来拜上邽侯。
甘谷县为了缅怀石子,继承杏坛遗德,彰昭后人,县人民政府于1989年8月在十里铺小学院内再立《石作蜀先贤旧址碑》,表达了对先贤的怀念。
现在甘谷县县城大十字广场孔子庙(位于原南街小学校址)前立有石作蜀石雕像。
诞辰纪念
2010年6月10日上午,甘谷县纪念先贤石作蜀诞辰2530周年暨石子雕像揭幕仪式在十里铺小学隆重举行。县上四大组织在家领导,离退休老干部,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县直各中学校长、各学区校长,十里铺小学全体师生,社会各界人士及石作蜀纪念馆筹建委员会、石子研究会全体成员,共计1000余人参加了典礼仪式。典礼仪式由副县长潘慧琴主持,县委书记王子生作了重要讲话并与原县政协副主席原尚孝为石子雕像揭了幕,原县政协主席李爱菊宣读了修建石作蜀纪念馆倡议书,石子纪念馆筹建委员会主任、石子研究会会长张爱民作了讲话,少先队员代表为石子雕像献了花和词。
王子生指出,举行石老夫子纪念活动,重温古冀悠久历史,重申先贤丰功伟绩,对于弘扬古冀文明、传承古冀文化、激发全县人民的时代创新精神,加快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及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王子生强调,石作蜀是甘谷人的先祖,是甘谷人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的精神文化财富。在当前全国各地竞相考究、争夺一些历史文化名人,借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要更加注重石作蜀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加快筹建石作蜀纪念馆,真正把悠久的历史优势、灿烂的文化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进而发展成为文化旅游产业,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快速协调发展。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秦国名将
战国时期纵横家
战国谋略大师,连横破局者
齐国的复国之君、艰难时局下的守成者
赵国发展进程中的开拓之君
战国时期军事奇才,兵家圣手
齐国发展的稳健推动者、承前启后的守成之君
拨乱反正,开启燕国振兴之路的关键君主
战国初期魏国名将
战国时期秦国丞相、卫国商人
命运多舛的傀儡君主
志大才疏的扩张主义者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