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杜康简介-酒圣,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

夏朝人物
杜康个人介绍资料
杜康
本名:杜康
别称:少康
所处时代:夏朝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有仍(今山东省济宁市)
主要成就:虞城(今商丘市虞城县)造酒;中国酿酒始祖
杜康,《史记》记载他是夏朝的国君,道家。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 汉《说文解字》载:“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国君,道家名人。”
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后世多以“杜康”借指酒。
人物生平
黄帝大臣
传说在黄帝的时候,有一个叫杜康的人, 专门负责管理粮食。当时,随着农耕的发展,粮食每年都获得大丰收。可是,粮食多了吃不完,只能储藏在山洞里,山洞阴暗潮湿,时间一久,粮食全部腐烂了。杜康见状,开始苦思冥想储粮的方法。这一天,杜康来到树林里散步,发现了几棵枯死的大树,只剩下粗大空荡的树干。杜康灵机一动,把粮食全部倒进了干燥的树干里。过了一段时间,杜康来到树林里查看粮食,他惊奇地发现:储粮的枯树前,横七竖八地躺着一些野猪、山羊和兔子,一动不动,好像死了一样。他连忙走近看个究竟:原来盛粮的树干裂开了几条缝,由里向外不断渗水。看来,这些动物是舔吃了这水才躺倒的。可这究竟是什么水呢,杜康凑过去一闻,只觉一股清香扑面而来,他不禁尝了几口这浓香水,顿觉神清气爽。后来,杜康把浓香水带回家,请大家品尝,大家你一口,我一口,都说好味道。就这样,酒在民间逐渐普及开来,杜康也被人们尊称为“酒神”。
夏代君主
据《说文解字·巾部》释: “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启袭禹位,标志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代王朝的正式诞生。继启登位的太康荒淫无道,被后羿乘机夺位后失国。但后羿随即又被自己的亲信寒浞取代。太康逃到同姓部落斟鄩那里,后羿灭掉斟鄩,拥立仲康。仲康之子姒相逃奔商丘。此时,相的妻子后缗正怀有身孕,她逃到有仍氏,生下了少康,因希望他能像爷爷仲康一样有所作为,所以,取名姒少康。
生活年代
中国的文化总是丰富饱满的,在酒的始创者尚无最终 定论时,人们还在乐此不疲地做着种种离奇的猜想。除了上面几种影响比较大的造酒说之外,民间还流传着尧帝造酒、黄帝造酒等说法。宋人高承《事物纪原》称:“不知杜康何世人,而古今多言其始造酒也。”而从考古和历史文献记载来看,夏代洛阳已经出现酒器,商代朝歌(今河南淇县)就有“酒池肉林”的传说,到了周朝,统治者认为殷商灭亡的原因有很多,酗酒乱德是重要的一条。周公还颁布了《酒诰》,旨在树立和弘扬优良的酒风。可见,作为“酒祖”杜康,其生活年代应该不晚于夏商时期。
人物评价
• 人物总评
关于酒的起源的多种说法中,真正与酒的酿造有关系的,是杜康。他的历史贡献在于创造了秫酒的酿造方法。秫酒就是用黏性高粱为原料制成的清酒,即粮食造的酒。杜康奠定了中国酒品制造业的基础,被后人尊崇为酿酒鼻祖和酒圣,又被称作酒祖。
• 历史评价
三国时期,曹操写有著名的《短歌行》,其中有句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高度赞扬了杜康酒的美妙功效。中国古代酿酒的历史渊远流长,为酿酒业作出杰出的贡献,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但杜康是一位代表,在某种意义上,传说中的酒神杜康代表了古代中国人的文明精神、科学精神和独创精神。
明代,冯时化所著的《酒史》讲到,杜康死后,人们尊杜康为酒神、酒祖,并立庙祭祀,逐渐将杜康发展成了一种光辉灿烂的文化,可见人们对于杜康于其在酿酒业上的地位更是极度推崇的。
主要成就
从历代典籍的记载看,杜康的贡献主要是作秫酒:
关于杜康造酒,历史文献多有记载,如《世本》云:“杜康作酒。少康作秫酒。”
《尚书·酒诰》“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孔颖达疏引汉应劭《世本》:“杜康造酒。”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箕作帚、秫酒。少康,杜康也。”
晋代,江统著的《酒诰》中有这样的记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宋,朱翼中《酒经》:“杜康作秫酒。”
明,许时泉《写风情》:“你道是杜康传下瓮头春,我道是嫦娥挤出胭脂泪。”
清,陈维崧《满江红·闻阮亭罢官之信并寄西樵》词:“使渐离和曲,杜康佐酿。”
张华《博物志》云:“杜康作酒。”
顾野王《玉篇》云:“酒,杜康所作。”
李瀚《蒙求》云:“杜康造酒,仓颉制字。”
朱肱《酒经》云:“酒之作尚矣。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岂以善酿得名,盖抑始于此耶?”
《类书纂要》云:“仪狄作。杜康造。”
杜康的故事
酒的传说
传说,杜康某夜梦见一白胡老者,告诉杜康将赐其一眼泉水,杜康 需在九日内到对面山中找到三滴不同的人血,滴入其中,即可得到世间最美的饮料。杜康次日起床,发现门前果然有一泉眼,泉水清澈透明。遂出门入山寻找三滴血。第三日,杜康遇见一文人,吟诗作对拉近关系后,请其割指滴下一滴血。第六日,遇到一武士,杜康说明来意以后,武士二话不说,果断出刀慷慨割指滴下一滴血。第九日,杜康见树下睡一呆傻之人,满嘴呕吐,脏不可耐,无奈期限已到,杜康遂花一两银子,买下其一滴血。回转后,杜康将三滴血滴入泉中,泉水立刻翻滚,热气增腾,香气扑鼻,品之如仙如痴。因为用了九天时间又用了三滴血,杜康就将这种饮料命名为“酒”。
因为有了秀才、武士、傻子的三滴血在起作用,所以人们在喝酒时一般也按这三个程序进行:第一阶段,举杯互道贺词,互相规劝,好似秀才吟诗作对般文气十足;第二阶段,酒过三巡,情到胜处,话不多说,一饮而尽,好似武士般慷慨豪爽;第三阶段,酒醉人疯,或伏地而吐,或抱盆狂呕,或随处而卧,似呆傻之人不省人事、不知羞耻。
酒醉刘伶
自古洛阳民间流传着这样传说,古书云:“天下好酒数杜康,酒量最大的数刘伶。饮了杜康酒三盅,醉了刘伶三年整。”说的就是“杜康造酒醉刘伶”的故事。
刘伶是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出名的好喝酒,能喝酒。酒量之大,举世无双。他对当朝统治不满,到处游历,走到哪儿喝到哪儿。一次,刘伶来到洛阳龙门南府店镇杜康酒坊门前,抬头看到门上有一副对联,写的是:
“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三盏海底眠”
横批是:
“不醉三年不要钱”。
刘伶一看这副对子就生气了,心里说:你未曾开酒馆先访访,谁不知刘伶酒量大,从南喝到北,从东喝到西,东南西北都喝遍,也没把我醉半天。你竟敢夸下这么大口气,不醉三年不要钱。刘伶带着气进了酒馆,杜康拿出酒来让他喝。喝了一杯还要喝,杜康就拿来第二杯,刘伶喝了之后还要喝。杜康说,别喝了,再喝就醉了,他不听,又要了第三杯。三杯酒下肚,刘伶说:“头杯酒甜如蜜,二杯酒比蜜甜,三杯酒喝下去,只觉得天也转、地也转、头晕目眩。”他喝醉了。这时杜康过来对刘伶说:“怎么样?先生喝够了吗?”刘伶醉醺醺地说:“够了,够了,真是琼浆玉液。”说着便向兜里掏酒钱,一摸,钱袋是空的,便支支吾吾地说:“掌柜的,我忘记带钱了,先记个账吧,改天送还你。”刘伶说罢,出了酒坊往回走。一路上东摇西晃,趔趔趄趄走到家,一进门就跌倒在地上,他媳妇赶忙把他扶到床上。刘伶自觉不行了,赶快给媳妇交代说:“我要死了,把我埋到酒池内,上边盖上酒糟,把酒盅酒壶给我放在棺材里。”说完;刘伶真的死了。他一辈子爱喝酒,媳妇就照他的嘱咐把他埋了。
不知不觉,过了三年。这一天,杜康来到村上找刘伶讨酒钱,刘伶媳妇一听是这事儿,心中好恼,说:“他三年前不知喝了谁家的酒,回来就死了。原来是喝了你家的酒呀!你还来要酒钱哩,我还得找你要人哩!’杜康说:“他不是死啦,是醉啦!快领我到埋他的地方看看去。” 就这样,他们来到埋葬刘伶的地方,打开棺材一看,刘伶穿戴整齐,面色红润,跟生前一个模样。杜康上前拍拍他的肩膀;叫道:“刘伶醒来!刘伶醒来!”只见刘伶果然打了个哈欠,伸伸胳膊,睁开眼来,嘴里连声说道:“杜康好酒!杜康好酒!”从那以后,“杜康美酒,一醉三年”的话就传开了。
儿子酿醋
近代镇江民间捏造了一个离奇传说,讲的是酒圣杜康发明酿酒术那年,举家迁到了镇江,在城外开了个前店后作的小作坊,酿酒卖酒。儿子黑塔帮助父亲酿酒,干些提水、搬缸的粗活。一天,黑塔给缸内酒糟加了几桶水,兴致勃勃地搬起酒坛子一口气喝了好几斤,没多久,黑塔就醉醺醺地睡着了。突然,耳边响起了一声震雷,黑塔迷迷糊糊睁开眼睛,看见房内站着一位白发老翁,正笑眯眯地指着大缸对他说:“黑塔,你酿的调味琼浆已经二十一天了,今.日酉时就可以品尝了。”黑塔正欲再问,老翁已飘然而去。他大声喊:“仙翁,仙翁!”自己便被惊醒,原来是做了个梦。
黑塔回想刚才梦中发生的事情,觉得十分奇怪,这大缸中装的不过是喂马用的酒糟再加了几桶水,怎么会是调味的琼浆?黑塔将信将疑,就喝了一碗。谁知一喝,只觉得满嘴香喷喷、酸溜溜、甜滋滋,顿觉神清气爽。
黑塔急忙去见父亲,将刚才梦中所见、口中所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杜康听了也觉得神奇,便跟黑塔一起来到水缸旁看个究竟。只见大缸里的水与往日不同,黝黑、透明。用手指蘸了蘸,送进口中尝了尝,果然香酸微甜。
杜康想起老翁讲的“二十一天”、“酉时”,他突然拽住黑塔在地上用手指写了起来:“二十一日酉时,这加起来就是个‘醋’字呀,兴许这琼浆就是‘醋’吧!”杜康父子按照老翁指点的方法酿出了香醋。这醋在镇江城内卖开了,又传出镇江城,名扬四方。
酒圣遗泽
中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酿酒历史的国家之一,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里就已经有了酒的象形字,至周朝,我国的酿酒技术就已发展到了相当的水平。《札记》、《周礼》中都记载了酿酒的过程,汉代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述了黄帝与歧伯讨论酿酒的情景,唐代时流传下来的《酒经》中说:“王绩追述焦革酒法为经,又采杜康、仪狄以来善酒者为谱。”
据1991年《虞城县志》载:“虞城自古就是‘糟坊相连,闻香下马’的著名酒乡。”“虞城县酿造业历史悠久,远在4000年前,酿酒鼻祖杜康就在这里发明秫酒。”
白酒,作为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声名远播世界各地。但遗憾的是杜康酒的酿法却随着历史的发展失传了。杜康酒得以恢复并兴盛,要感谢新中国的酿酒技术人员。
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省商丘地区虞城县杨灿楼酒坊扩建为虞城县纶城杜康酒厂,并于1980年经国家工商局核准注册“纶城”牌商标,拳头产品“ 纶城杜康”以窖香浓郁、绵甜柔和享誉四方,在省乡镇企业系统连获名优产品奖和金杯奖,并应邀参加北京国庆农副工产品展销会。然而由于经营不善,该酒厂已停产多年。
曹操为何对杜康酒情有独钟,写下“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流芳千古名句?这和他与商丘一带的深厚感情有关,他睢阳求学师从桥玄,封地永城鄪亭,食邑于柘城,起兵于己吾城(今属宁陵),得到襄邑(今睢县)卫兹资助,得大将典韦、重臣梁习,盗墓芒砀山获得发展军饷,可以说商丘是“曹魏兴地”,盘踞活动于此的曹操领兵打仗之余以酒解忧壮志当是常事,而他最喜欢饮用的就是纶城所产味道醇厚的杜康佳酿,并借着酒力打了不少胜仗。
1968年,河南洛阳市组建杜康酒厂,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 华之后,田中角荣在宴会上说:“天下美酒,唯有杜康。”希望喝到杜康酒,周总理当即答复一定满足首相的愿望。遵照周总理的指示,白水杜康酒厂把杜康酒送给了田中首相。随后周总理提出“ 复兴杜康,为国争光”,尔后在省、市地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于1975年和1976年分别建立汝阳杜康酒厂和白水杜康酒厂。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杜康酒的发展十分关怀和支持,多次为杜康酒厂排忧解难,题词鼓励。周恩来总理倡导“复兴杜康,为国争光”。198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接见洛阳地区负责同志时说:“要发挥地方优势,把杜康酒发展到万吨规模,满足国内外人民的生活需要”。
史书记载
《世本》。
《说文解字·巾部》。
北宋,朱肱《酒经》。
唐代《通典》载:“宋州虞城县有纶城,即少康邑。”
清《白水县志》记载:“汉,杜康,字仲宁,生于陕西白水,善造酒。”
后世纪念
洛阳杜康庙
杜康庙位于洛阳汝阳城北五十里。
据《大元大一统志·卷三百八十三》载:“杜康庙,伊阙旧县东南三十里处”。明《伊阳县志》载:“杜康庙在汝阳城北五十里杜康仙庄,建于魏,盛于唐,明末遭劫,康熙五十年重修,岁正月二十一日庙祀赛烹,香火不断,人气旺盛。”
根据陈武戟讲述,在朝官修的地理总志《大元大一统志·卷三百八十三》载:“杜康庙,伊阙旧县东南三十里处”。
河南杜康仙庄
据清《直隶汝州志》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公元77 0年,周平王因半壁江山被西戎蛮主侵占,不思饮食,卧床不起,于是便引招天下名医诊治,杜康后人献上美酒,平王食后振神增食,龙大悦,遂封杜康酒为“贡酒”,杜康村为“杜康仙庄”。
杜康仙庄位于城北25公里,龙岭和凤岭之间,依山傍水,仿古设计,主体建筑为廊院式格局,高低错落,虚实对比,结构、造型、色彩集汉、唐、宋、明、清之萃,表现了显著历史、文化时代风尚之格局。
●酒祖殿
酒祖殿位于祠院后部,为全祠的主体建筑,砖木结构,歇山重檐,二十根大柱构成四面回廊,抱厦额枋上的那块镌有“酒祖殿”三个黑底金字是中国末代皇帝之胞弟,当代著名书法家爱新觉罗·溥杰八十四高龄所书。
酒祖殿前两侧的那对“朝天吼”石狮,原放置在杜康仙庄寨门两旁,造型奇特,做工精细,其配座镌刻有“八仙醉酒”浮雕,各路大仙抱坛执壶,俱成醉态。据有关学者考证,该狮为明代成化年间遗物。
●杜康祠
杜康祠是占地200余亩的一个大型建筑群,为唐宋“廊院”制格局,高低错落,虚实对比,布局均衡对称,纵横轴线分明,结构、造型、色彩则集汉、唐、宋、明、清之萃,表现了显著的时代风尚。杜康祠最前面的一座悬山式建筑,便是该祠山门,其明间立栏上悬挂着中国书画家李可染亲书的“杜康祠”匾额。
●杜康墓园
杜康墓园位于杜康祠南侧的“垂花门”内。宽阔的甬道从镌刻着“酒祖胜迹”的青石牌坊下直通杜康墓冢。墓前有 康熙二十八年的“酒祖杜康之墓”石碑立于赑屃背上;左右两侧分别矗立着《酒祖杜康传略》与《重修杜康墓园铭》两个歇山碑楼。
●空桑酒树
《直隶汝州全志》载:“伊阳古迹杜康坝,城北五十里,杜康造酒处,弟茅柴传其酿法,有杜水,名康河。”伊阳即今汝阳。 杜康河西岸,杜康祠门前有一个雕栏池,其中长着一棵老态龙钟但枝叶繁茂的暴皮柘桑,人们都称之为“酒树”。据传,杜康就是在这里透过“空桑秽饭”之现象,发现了秫酒酿造的奥秘。
山西杜康墓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冯村乡新杜村南杜康垴上曾经有一座杜康墓,不知何年代。墓前曾经有成片的古柏民国时期因年代久远当地村民文物保护意识不强等多方面原因。后因村民发生纠纷肆意砍伐破坏严重有因保护不力,墓内仅存的文物被盗,现仅存墓碑存放在新杜村。
陕西杜康墓
汉代杜康墓位于白水县城西北8公里处的杜康镇康家卫村,墓在东侧,东接土丘,西临杜康河,南、北均为土丘,墓前有平坦陵地,周围用砖切成花墙,墓前有一通石碑。该墓为汉代,墓冢封土形式为圆丘形,高5米,占地面积240平方米。现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明、清《白水县志》载:“汉,杜康,字仲宁,为县之康卫人,善造酒。”“邑杜公,讳康,字仲宁,汉时人,生于县之康家卫村”,志载“县城西北十五里处,建有杜康庙,庙左侧有墓,墓侧有遗槽颇大,传为杜康造酒所遗”。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曾亲临白水杜康庙,墓、泉实地考察,确认墓为汉墓。
诗咏杜康
• 东汉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古者杜康初作箕帚、秫酒。智康,杜康也。”
• 三国
三国魏·曹操 《短歌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三国魏·曹植《七启》:“春清漂酒,康狄所营,应化则变,感气而成。”
• 晋代
西晋·江统《酒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日杜康。”
东晋·陶渊明《止酒》:“仪狄造,杜康润色之”。
五胡十六国·前秦·赵整《酒德歌》:地列酒泉,天垂酒池,杜康妙识,仪狄先知”。
• 唐代
唐代,皎然《诗式·语似用事义非用事》:“如魏武呼‘杜康’为酒。”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吟“杜酒频劳劝,张梨不外求”。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酬梦得比萱草见赠》中曰:“杜康能解闷,萱草解忘忧”。
唐代,诗人皮日休《酒床》诗中有“滴滴连有声,空疑杜康语”之句。
唐代诗人王绩著有《 杜康新庙文》,其辞曰:“两仪判辟,万象森罗。都邑未建,鸟兽独多。茹毛饮血,巢居穴窠。天地不交,人灵未知。智哉先生,爱作甘醴。”。
唐诗人贾岛《送李登少府》中曰:“伊阳耽酒尉,郎咏醉醒新。应见嵩山里,明.年踯躅春”。
• 宋代
北宋文学家苏轼在《和陶止酒并引》中云:“从今东坡室,不立杜康祀”。
北宋哲学家邵雍在其《逍遥津》中写道:“总不如盖一座安乐窝,上有琴棋书画,下有渔读耕樵,闲来了河边钓,闷来了把琴敲。吃一辈子杜康酒,醉乐陶陶……”
宋文学家张表臣有诗曰:“中古之时,未知曲蘖 ,杜康肇造,爱作酒醴,可为酒后,秫酒名也”。
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在一首《沁园春》词中写道:“杜康初筮,正得云雷”。
南宋王十朋有诗云:“妙意能施杜康手”。
• 金代
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在《鹧鸪天·孟津作》中写道:“总道忘忧有杜康,酒逢欢处更难忘。”
• 清代
清代方文《梅季升招饮天逸阁因吊亡友朗三孟璿景山》诗:“追念平生肠欲结,杜康何以解吾忧。”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治水英雄与夏朝开创者
迷信与变革交织的君主
面临挑战的传承者
致使夏朝中衰的君主
中兴夏朝
承上启下的夏朝君主
勤勉守业的夏朝君主
坚守复国之志的夏朝君主
力挽狂澜的守成之君
平稳统治的守成之君
稳固夏朝统治的君主
开启世袭时代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