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哀毁骨立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哀毁骨立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哀毁骨立】成语典故及主人公介绍

[释义] 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头架子。指因丧亲极度悲哀;瘦得只剩下骨架。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

[语出]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古代有名的孝子王戎与和峤两人同时丧父母,和峤按照风俗习惯,守孝三年,神气丝毫没有损伤。而王戎则不同,他在父母的灵前搭了一个小棚,整天陪伴父母的灵,十分伤心,而且吃的很少,整个身体变成骨瘦如柴,三年后经很长时间调养才恢复。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具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译:王戎、和峤都很孝,同时死了老母亲。和峤规规矩矩服丧,王戎虽然不遵守规矩路数守孝,却因为痛苦而消瘦得像只干鸡了。)

成语【哀毁骨立】相关人物

晋武帝司马炎 (236~290)晋朝皇帝

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晋朝开国皇帝,司马昭嫡长子。公元279年,司马炎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次年灭吴,统一全国。 太康元年,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史称“太康之治”。司马炎为了巩固皇权而大封宗室,导致诸王统率兵马各据一方,内讧不已,形成16年的内战,史称八王之乱。公元290年,司马炎驾崩,葬于峻阳陵,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人物生平早年司马……[详细]


刘毅 (216~285)

刘毅(216—285),字促雄,西晋东莱掖(今山东掖县)人。刘毅年轻时便知砥砺名节,立志做一个超凡拔俗的清官。在那个“口不藏否人物”的年代,他却十分热衷品评人物,且多为他所言中。因为他不避权贵,敢于大胆指斥 朝政,以致“王公贵人望风惮之”。可见自古以来不法的贵戚权臣就怕社会舆论的指责。刘毅寓居平阳时,太守杜恕慕其声名,请他出任功曹,除掌郡府人事外,并得与闻一郡政务。刘毅上任后,大刀阔斧地淘沉汰劣……[详细]


和峤

和峤,字长舆,西晋汝南西平(今河南西平)人。祖父和洽曾任魏国尚书令。父和逌是魏国吏部尚书。峤少有风格,慕舅夏侯玄的为人,珍重自爱,有盛名于世,袭父爵上蔡伯,起家太子舍人。累迁颍川太守,为政清简,甚得百姓欢心。 太傅从事中郎庾顗见到他赞叹说:“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磥砢多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贾充亦十分看重他,在武帝面前赞美他,后任给事黄门侍郎,迁中书令,武帝十分器重。 当时荀勖为中书监,晋朝中……[详细]


王戎 (234~305)竹林七贤

王戎(234年——305年),字濬冲,琅琊临沂人。琅琊郡在秦朝时为三十六郡之一,琅琊王氏世代居住于此,直至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衣冠南渡,方举族迁居金陵。在中古时期众多的家族中,琅琊王氏可谓鲜有其匹。这个家族自汉代便登上历史舞台,两晋之际逐渐兴盛,子弟众多,才俊辈出,三百余年冠冕不绝,是真正的簪缨世家。王戎的祖父王雄,在曹魏官至幽州刺史;父亲王浑,官至凉州刺史,封贞陵亭侯,都官居高位。王戎自幼“清明晓……[详细]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相关人物介绍
历史事件_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相关人物介绍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与韩信的关联背景
与韩信的关联背景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与韩信的关联背景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