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草菅人命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草菅人命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草菅人命】成语典故及主人公介绍

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故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入,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其视杀人若艾(刈)草菅然。

贾谊,洛阳人,是汉文帝时的一个著名文人。自小聪慧好学,极有才华。被文帝召为博士,后又担任过太中大夫的官职。但因为被人嫉忌,后谪为长沙王太傅(老师)。政治上的不得志,使他以屈原自喻,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赋》等文章。后来,汉文帝把他召回宫中,要他担任梁王刘揖的太傅。梁王是汉文帝最宠爱的儿子,文帝指望他将来能继承皇位,所以要他多读些书,希望贾谊好好教导他。贾议就此发了一通议论,他说:“辅导皇子,教他读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他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假使像秦朝末年赵高教导秦二世胡亥那样,传授给胡亥的是严刑酷狱,所学的不是杀头割鼻子,就是满门抄斩。所以,胡亥一当上皇帝,就乱杀人,看待杀人,就好像看待割茅草一样,不当一回事。这难道只是胡亥的本性生来就坏吗?他所以这样,是教导他的人没有引导他走上正道,这才是根本原因所在。” 后来,贾谊到梁国上任担任太傅,悉心辅导梁王。可是梁怀王不慎骑马摔死,贾谊自伤没有尽到太博的责任,因此终日郁郁不乐,常常哭泣,一年多后,就死了,死时才33岁。

可是,贾谊这段精彩的论述就此留传了下来。“草菅人命”作为一句成语,也被人们用来形容反动统治阶级杀人的凶残狠毒。

成语【草菅人命】相关人物

刘揖 (?~前169)

刘揖(?—前169年)西汉宗室诸侯王。又名刘胜,汉文帝少子。汉文帝前元一年(前179年),复置梁国,立为梁王。得帝宠爱,异于他子。好书,故拜贾谊为太傅。汉文帝前元十一年(前169年)坠马而死。在位十年,谥号怀王。无子,国除。明年徙淮阳王刘武为梁王。……[详细]


汉文帝刘恒 (前203~前157)西汉第五位皇帝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详细]


赵高 (?~207)中国古代十大奸相,中国古代十大罪人,中国古代十大太监

赵高(?—前207),中国秦朝著名宦官。秦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并逼死始皇长子扶苏。秦二世即位后设计陷害李斯,并成为丞相。后派人杀死秦二世,不久后被秦王子婴所杀。关于书法...赵高是秦始皇和秦二世宠信的宦官。一般认为他直接导致了秦朝的覆灭。他最后被秦三世杀死。关于他的身世,有很多种说法:司马迁在《史记·蒙恬列传》中说:“赵高者,诸疏远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详细]


贾谊 (前201~前168)

贾谊(前200年~前168年),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河南郡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是当时的第一大才子。贾谊自幼刻苦学习,博览群书,18岁时,就以博学能文而闻名,得到河南郡地方长官吴公的赏识,吴公举荐贾谊给汉文帝,文帝非常喜爱贾谊,任之为博士,掌管文献典籍。此时,贾谊年仅20余岁。他在诸博士中最为年轻,但以见识广博赢得大家的尊敬,也受到文帝的重视,不到一年即被擢升为太中大夫。贾谊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法令……[详细]


秦二世胡亥 (230~207)秦国国君

二世嬴胡亥(前230年—前207年,在位时间前209年—前207年),也称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第二十六子(最小的儿子)、太子嬴扶苏的弟弟。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途中时,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逼死哥哥扶苏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后,宦官赵高掌实权,并逼死李斯。在埋葬秦始皇时把全部工匠封死在了陵墓里。秦朝的-激起了前209年的陈胜、吴广起义。前207年被赵高逼自杀,时年24岁。以平民之礼葬。(维基历史……[详细]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草木皆兵下一篇:安如泰山
相关人物介绍
历史事件_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相关人物介绍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与韩信的关联背景
与韩信的关联背景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与韩信的关联背景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