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标新立异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标新立异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标新立异】成语典故及主人公介绍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冯怀)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埋于二家之表;立异于众贤之外。”

东晋时期,佛教学者支道林结交王羲之、谢安等名士。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论玄理,研究《庄子》。《庄子》是战国时期庄周写的一部哲学经典著作。晋代的向秀和其后的郭象两人完成了对《庄子》的注释。《庄子》的第一篇《逍遥游》是这本书最深奥难懂的地方。当时,许多名士都曾深入研究这篇文章标新立异的意思,但都不能超出郭象和向秀的见解。支道林曾经在白马寺和冯太常一起聊天,谈到《逍遥游》时,他提出了一种比郭象和向秀的见解更为全新的看法,也与当时众多名士的观点迥然不同。支道林的这些见解都是众多名士苦苦思索而不能够想明白的。后来,人们在解释《逍遥游》时也就借鉴了支道林的这些观点。

成语【标新立异】相关人物

谢安 (320~385)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

谢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字安石,别名谢太傅、谢文靖、谢东山,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谢安曾从王羲之学行书,他的书法非常出色,尤以行书为妙品,著有《兰亭诗二首》《与王胡之诗》等作品。谢安曾挫败桓温篡位之意,也是淝水之战东晋方决策者,封爵建昌县公;但战后因功名太盛而被孝武帝猜忌,前往广陵避祸。385年谢安病逝于建康,享年六十六岁,追赠太傅,谥号文靖,追封庐陵郡公。人物生平出身豪族谢安出身于……[详细]


王羲之 (330~361)东晋著名书法家

书圣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王羲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代表作有《黄庭经》《乐毅论》《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其中《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公元361年,王羲之卒于会稽金庭,葬于金庭瀑布山。人物生平入木……[详细]


向秀 竹林七贤

魏晋间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字子期。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人。生卒年不详。少颖慧。与嵇康等友善。向秀本隐居不出,景元四年 (263)嵇康被害后,在司马氏的高压下,他不得不应征到洛阳。后任散骑侍郎,又转黄门散骑常侍。向秀好老庄之学。当时《庄子》一书虽颇流传,但旧注莫能究其旨统,向秀作《庄子隐解》,解释玄理,影响甚大,对玄学的盛行起了推动作用。但向秀未注完《秋水》、《至乐》。稍后,郭象在《庄子隐解……[详细]


郭象 (252~312)西晋时期玄学家

郭象,字子玄,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西晋时玄学家,官至黄门侍郎、太傅主簿。好老庄,善清谈。注《庄子》,别成一书,“儒墨之迹见鄙,道家言遂盛焉”。流传至今。郭象注《庄子》是文学史上的一桩公案。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有详细记载:文学家向秀为“竹林七贤”之一,也是黄门侍郎,少好老庄之学,撰有《庄子隐解》一书,发明庄子奇趣,深得《庄子》神髓,时人以为庄周不死矣!但秀死子幼,无力保护秀注。义遂零落。郭象见秀……[详细]


支遁 (314~366)

支遁(314——366),字道林,以字行世,东晋名士又尊称为“支公”、“林公”。俗姓关氏,陈留(今河南开封南)人,一说河东林虑(今河南林县)人,年幼时随其家迁往江南。由于家人世代信奉佛教,他从小深受影响,对佛理逐渐存在深刻的解悟。尤其对《道行般若经》、《慧印三昧经》理解精深。后来到京师建康(今南京),立刻引起名士王濛的注意,说他对玄理认识的精深微妙,功夫不在王弼之下。融通神理第一人25岁时,知道林……[详细]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班门弄斧下一篇:百感交集
相关人物介绍
历史事件_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相关人物介绍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与韩信的关联背景
与韩信的关联背景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与韩信的关联背景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