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不寒而栗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不寒而栗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不寒而栗】成语典故及主人公介绍

[释义] 寒:寒冷;栗:发抖。不是因为寒冷而发抖。形容恐惧到了极点。

[语出] 《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

西汉武帝的时候,有个名叫义纵的人。他姐姐义殉是个医生。她因医好了皇太后的病,皇太后很宠爱她,义纵也因此得到汉武帝的任用。他先在上党郡一个县中任县令,后又升为长安县令。他在任职期间,能够依法办事,不讲情面,也不怕得罪有权有势的人,当地的治安有了很大的改变。汉武帝认为他很有才干,就调任他为河内郡都尉,后又升为南阳太守。

当时,南阳城里居住着一个管理关税的都尉名叫宁成,这人很残暴,利用手中的权力横行霸道,百姓们都很害怕他,甚至连进关、出关的官员都不敢得罪他。人们都说,让宁成做官,好比是把一群羊交给狼管。宁成听说义纵要来南阳任太守,有些不安。等义纵上任那天,带领全家老小恭恭敬敬地站在路边迎接义纵。义纵知道宁成这样做的目的,对他不理不睬。一上任,义纵就派人调查宁成的家族,凡是查到有罪的,就统统杀掉,最后,宁成也被判了罪。这一来,当地有名的富豪孔氏、暴氏因为也有劣迹,吓得逃离了南阳。

后来,汉武帝又调义纵任定襄(在今内蒙古)太守,那时,这个地区的治安很混乱。义纵一到定襄,就将监狱中二百多个重罪轻判的犯人重新判处死刑,同时将二百多个私自来监狱探望这些犯人的家属抓了起来,说他们想要为犯人开脱罪行,也一起判处死刑。

那天,一下子就杀了四百多人。尽管那天天气不冷,然而,住在这个地区的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吓得不寒而栗。

义纵执法严峻,但也存在肆意残杀的问题,司马迁《史记》把义纵归入酷吏一类。

成语【不寒而栗】相关人物

汉武帝刘彻 (前156~前87)西汉第七位皇帝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 -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汉武帝十六岁时登基, 为巩固皇权,汉武帝设置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详细]


宁成 西汉酷吏

宁成 ,南阳穰人,为人作为下级时一定要欺负上级,对待下级又苛刻严酷。郅都为济南太守,宁成为都尉。郅都作为汉景帝时的著名酷吏,名声很大,刚直不阿,不畏权贵,敢于执法,为人苛刻,下属都惧怕他。这点和宁成很相似,这也是他们能成为好朋友的重要原因。然而史书中又记载虽然宁成的苛刻执法同于郅都,但是廉洁却不如郅都,可以说是贪婪苛刻。景帝召致中尉,负责京城治安,相当于首都卫戍司令,实际权力还要更大些。到武帝时……[详细]


义纵 (?~前116)

义纵(?—前116),西汉河东郡(今山西省晋南地区)人。生年不详,卒于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是西汉中期以严厉手段打击豪强地主的著名“酷吏”。西汉酷吏。河东 〔今山西夏县西北)人。纵少为盗,其姊义姁以民术幸于王太后,经太后推荐,得任中郎、补上党郡中县令,治政严酷,县中无逃亡事。迁长陵及长安令、河内都尉和南阳、定襄太守,依法办事,不避权贵,娴于杀戮。至定襄,一次就报杀400余人,郡中吏民皆不……[详细]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才高八斗下一篇:初出茅庐
相关人物介绍
历史事件_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相关人物介绍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与韩信的关联背景
与韩信的关联背景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与韩信的关联背景
成语典故及主人公和历史背景介绍
语文备考必记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