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欧内斯特·卢瑟福

公元1871年-1937年,新西兰著名物理学家,原子核物理学之父

欧内斯特·卢瑟福公元1871年-1937年,新西兰著名物理学家,原子核物理学之父 大洋洲新西兰人物

欧内斯特·卢瑟福(英语:Ernest Rutherford,1st Baron Rutherford of Nelson,1871年8月30日-1937年10月19日),新西兰著名物理学家,知名为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学术界公认他为继法拉第之后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

卢瑟福首先提出放射性半衰期的概念,证实放射性涉及从一个元素到另一个元素的嬗变。他又将放射性物质按照贯穿能力分类为α射线与β射线,并且证实前者就是氦离子。因为“对元素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他荣获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

卢瑟福领导团队成功地证实在原子的中心有个原子核,创建了卢瑟福模型(行星模型)。他最先成功地在氮与α粒子的核反应里将原子0,他又在同实验里发现了质子,并且为质子命名。第104号元素为纪念他而命名为“鑪”。

1871年8月30日生于新西兰纳尔逊的一个手工业工人家庭。并在新西兰长大。他进入新西兰的坎特伯雷学院学习。23岁时获得了三个学位(文学学士、文学硕士、理学学士)。1895年在新西兰大学毕业后,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的奖学金进入卡文迪许实验室,成为汤姆孙的研究生。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为原子结构的研究做出很大的贡献。1898年,在汤姆孙的推荐下,担任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物理教授。他在那儿呆了9年。于1907年返回英国出任曼彻斯特大学的物理系主任。1919年接替退休的汤姆孙,担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1925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1931年受封为纳尔逊男爵,1937年10月19日因病在剑桥逝世,与牛顿和法拉第并排安葬,享年66岁。

主要成就

他关于放射性的研究确立了放射性是发自原子内部的变化。放射性能使一种原子改变成另一种原子,而这是一般物理和化学变化所达不到的;这一发现打破了元素不会变化的传统观念,使人们对物质结构的研究进入到原子内部这一新的层次,为开辟一个新的科学领域——原子物理学,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实验被评为“物理最美实验”之一。

1919年,卢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他从氮核中打出的一种粒子,并测定了它的电荷与质量,它的电荷量为一个单位,质量也为一个单位,卢瑟福将之命名为质子。

他通过α粒子为物质所散射的研究,无可辩驳的论证了原子的核模型,因而一举把原子结构的研究引上了正确的轨道,于是他被誉为原子物理学之父。由于电子轨道也就是原子结构的稳定性和经典电动力学的矛盾,才导致玻尔提出背离经典物理学的革命性的量子假设,成为量子力学的先驱。

人工核反应的实现是卢瑟福的另一项重大贡献。自从元素的放射性衰变被确证以后,人们一直试图用各种手段,如用电弧放电,来实现元素的人工衰变,而只有卢瑟福找到了实现这种衰变的正确途径。这种用粒子或γ射线轰击原子核来引起核反应的方法,很快就成为人们研究原子核和应用核技术的重要手段。在卢瑟福的晚年,他已能在实验室中用人工加速的粒子来引起核反应。

  欧内斯特·卢瑟福相关世界上最伟大的100位科学家

  同年(公元1871年)出生的名人:俾斯麦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路易·艾黎下一篇:姆拜尼马拉马
公元1871年-1937年,新西兰著名物理学家,原子核物理学之父
大洋洲新西兰人物
公元1451年-1504年,卡斯蒂利亚的女王
欧洲西班牙人物
公元1833年-1896年,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
欧洲瑞典人物
公元1856年-1939年,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欧洲奥地利人物
公元1822年-1884年,现代遗传学之父
欧洲奥地利人物
公元前330年-前275年,古希腊数学家
欧洲希腊人物
公元272年-337年,古罗马帝国皇帝
欧洲意大利人物
公元1694年-1778年,法兰西著名学者、作家
欧洲法国人物
公元483年-565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皇帝
欧洲意大利人物
公元1088年-1099年,中世纪四大拉丁神父之一
欧洲意大利人物
公元1485年-1547年,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位名人
欧洲西班牙人物
公元1451年-1506年,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位名人
欧洲意大利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