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县历任县委书记(按任期倒序) 苏干秋:2023年9月—至今(现任,曾任贵港市卫健委主任,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建设) 周仕志:2017年7月—2023年9月(后任贵港副市长,任内北帝山创国家4A级景区,2021年GDP突破300亿) 潘汉胜:2015年6月—2017年7月(升任贵港市委常委,主导武林港扩建,2016年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张福维:2011年6月—2015年6月(调离后任广西社科联副主席,推动华润水泥产业园落地) 韦志鹏:2006年7月—2011年6月(壮族,后任贵港市政协副主席,2007年建成平南二桥) *早期任职(2000年前):1996年贵港设市后首任书记梁镇燊(1996.01—2002.09,拓荒建县),2002年韦志鹏接任,此前隶属玉林地区时期书记待补。* 平南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平南县历任县长(按任期倒序) 杨大东:2020年2月—至今(现任,曾任桂平市委副书记,2023年稻虾种养面积达10万亩,产值超15亿) 周仕志:2016年5月—2017年7月(转任书记,主导龚州公园开园,2017年获“中国诗词文化之乡”) 蓝 胜:2011年6月—2016年5月(后任贺州市副市长,建成平南高铁站,南广铁路2014年通车) 潘汉胜:2006年7月—2011年6月(转任书记,2009年武林港吞吐量突破500万吨) 梁镇燊:1996年1月—2002年9月(首任县长,1998年开通平南至广州集装箱航线) *早期任职:1958年前隶属容县专区时期县长多为韦姓、陈姓,具体名录及任期待考。* 地名由来 平南之名始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因原南平、西平县合并,取“永平郡之南”得名。县域自南朝宋设武林县(425年),唐置龚州,宋废州存县,历为浔州府治要地。民间另传“陶侃平交南封侯”“县境广平向南”两说,以《今县释名》“郡南”说最具史据,2023年出土的唐代龚州碑刻印证行政沿革。 主要景点 1.北帝山旅游区(国家4A级):以“峡谷、峰林、溪瀑”著称,主峰海拔1158米,玻璃栈道悬空300米,2023年新增高山滑雪场,年接待游客超80万人次,入选“广西十佳景区”。 2.龚州公园(城市文化地标):占地1200亩,含袁崇焕纪念馆、状元阁等人文景观,种植2000株百年荔枝树,春季“荔枝花海”成网红打卡地,2024年承办全国诗词大会分会场。 3.大安古建筑群(国家AAA级):保存明清骑楼、粤东会馆等300余间,“大安校水柜”(消防演练)列入国家级非遗,每年端午“龙舟赛”吸引10万观众,2023年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4.大五顶森林康养基地(自治区级):10万亩原始次生林,负氧离子超2万个/cm³,开发森林徒步、星空露营项目,2024年建成广西首个高山草药温泉,夏季避暑客群占比60%。 特产与非遗 石硖龙眼(国家地理标志):种植超200年,果大核小、甜度达22°,2023年培育“无核石硖”新品,鲜果出口东盟,产业链产值突破20亿元,母本园(大新镇)成研学基地。 平南三利小刀(广西老字号):始于清光绪年间,传统夹钢锻打工艺,刀刃可削发断铁,2023年开发“龚州文创刀”,年产量500万把,非遗工坊年接待体验者3万人次。 大安粤曲(自治区非遗):融合南音与本地采茶调,粤东会馆古戏台每周公演,2024年推出沉浸式粤曲夜游,《平南十绣》入选广西文旅精品剧目。 富硒稻虾(新兴地标):稻田养虾面积10万亩,虾稻共生模式获农业农村部推广,“平南稻虾米”硒含量0.18mg/kg,2023年出口香港5000吨,创汇800万美元。 平南牛歌戏(濒危非遗):以牛鞭、彩扇为道具,唱词俚俗诙谐,现存《文龙与肖尼》等20余剧目,大鹏镇传承队2024年获国家非遗保护资金,纳入“广西戏曲进校园”项目。 (注:平南为“中国石硖龙眼之乡”,2024年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产值破150亿,雄森动物大世界(4A)成亲子游首选,大安粉葛、丹竹梅菜等乡土美食入选《广西味道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