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郭丰民

潮阳区

郭丰民潮阳区 广东汕头市潮阳区人物

郭丰民,祖籍广东省潮阳县。1930年5月生于上海,出身于一个败落的商人家庭。出生后不久即随父母到原籍--潮阳铜钵盂居住。

四五岁时离开潮阳,再次来到上海。

1942年在上海光华大学附属小学毕业,曾先后在圣芳济中学、大同中学念书,后进入了德国人在上海创办的华德中学。

1945年抗战胜利后,华德中学被同济大学接收,作为其附属中学。郭在同济附中毕业后,进入了同济大学法学院。

抗日战争胜利后,郭丰民在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助学救济工作,以后又参加"反饥饿、反内战"运动觉悟逐步提高,终于在1948年2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1948年底,郭的组织关系从基督教青年会转到了同济大学。

1950年被调进外交部,并随即被派去我过驻瑞士使馆工作。从1950年到1960年底,他在瑞士工作了十年。

1960年他被调回国,并被下放到涿县农村劳动了一年。

1962年,郭被分配到外交部西欧司工作。1966年春被派去江苏声南通参加"四清"。年底回外交部后,继续在西欧司工作,但不久就靠边站了。1969年被送去湖南"五七"干校。他在"五七"干校劳动了大约四年。如果把他参加革命后,历次下放和去农村劳动的时间累积计算,他总共在农村度过了六年多的时光。他常说这也有好处。在湖南"五七"干校期间,他把《反杜林论》反复阅读了好几遍,还读了列宁关于黑格尔逻辑学的笔记等著作,得益匪浅。尼克松第一次访问北京后,外交部决定重建在"文革 "中停办了的国际问题研究所。

1973年郭被调回北京,接着在研究所工作达十年之久。曾先后担任西欧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79年评定学术职称时,被评为研究员。

1981年郭被任命为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两年后,1983年,外交部决定调他回本部工作,任西欧司司长。1985年又被任命为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使。

1988年,郭回国任外交部港澳办公室主任。于1990年3月被派往香港,出任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首席代表,和联络小组中方成员在一起,为促进香港的繁荣稳定和政权的顺利交接做了大量工作。

1994年10月24日,郭在香港中华总商会为他举行的饯别宴会上发表了演讲,回顾了他在联合联络小组的工作。他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态度阐明了中国政府遵守协议、增进香港繁荣稳定、保证政权顺利交接、维护香港居民长期利益的原则立场。这一演讲在香港各界引起了广泛好评。不同政治倾向的报纸都详细报道这一演讲,不少报刊还予以全文刊登。

郭在香港工作了四年多。他的外交风度和才能,获得香港不少人士欣赏。他于1994年11月离香港回北京后退休,但没有完全脱离香港事务。他继续担任外交部港澳事务办公室顾问,并且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他出席了午夜在香港举行的政权交接仪式。他说,能够亲身参与洗雪百年民族耻辱的世纪盛典,这对一名中国外交官来说,是最大不过的荣幸。
  郭丰民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国大使 1985.04-1988.04

  同年(公元1930年)出生的名人:姜春云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周光镐下一篇:佘畯南
心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明代潮汕文化巨擘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明代历史人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潮阳区
广东汕头市潮阳区人物
潮阳区
广东汕头市潮阳区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